正文复制


贵阳日报/2024 年/1 月/31 日/第 A04 版综合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3 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坤 岳振
“‘ 村超’ ‘ 村晚’ 活力四射⋯⋯” 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2024 年新年贺词,点赞贵州“ 村超”,让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振奋、欢欣鼓舞!自去年开赛以来,“ 村超” 一脚踢开了“ 流量阀门”、火爆出圈。“ 村超”“ 村 BA”,折射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力量,彰显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样貌。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 理论宣传二人讲” 让X的创新理论更加入心见行;“ 红飘带”、《伟大转折》“ 叫好又叫座”,长征文化整体呈现的“ 双子星” 熠熠生辉;“ 万桥飞架” 以恢宏壮丽映衬时代之美、以桥梁之冠彰显发展之兴;“ 四大文化工程” 扎实推进、旅游产业恢复“ 井喷” ⋯⋯多彩贵州气象日新,文化的力量如浩荡潮流浸润心田、似战鼓擂响催人奋进。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多彩贵州人气兴旺、活力满满、烟火气升腾的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强化思想引领、守正创新,大力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有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貌一新、岁岁常新,贵州力量极大凝聚,贵州精神充分彰显,贵州形象更加鲜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X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2023 年 10 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 七个着力”“ 九个坚持”“ 十四个强调” 共同构筑起X的创新理论文化篇的恢弘格局,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华章,2023 年,贵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X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力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省委常委会和省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举办为期 7 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多次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会,始终坚持“ 第一议题” 抓学习、“ 第一遵循” 抓贯彻、“ 第一ZZ要件” 抓落实,坚持全面学、重点学、专题学,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欲事立,须是心立。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创新完善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全面推广列席旁听制度,引导X员干部及时跟进、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省各级X组织和X员、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聚焦“ 学、干、改”,把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和“ 惠民有感” 作为检验主题教育的重要标准,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重实效善创新推进理论宣传,理论武装既接“ 天线” 又接“ 地气”。
X的二十大闭幕后,贵州迅速开展“ X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推动大会精神落
第 1 页 共 4 页

地生根、开花结果。认真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 年版)》等书籍学习宣传发行。
“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不是让我们坐起等、坐起要,成为懒汉⋯⋯” 在绥阳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风华镇虹桥社区,一场“ 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实践” 的二人互动式宣讲热烈展开。
全省各级X组织持续创新运用“ 理论宣传二人讲” 等形式,教育引导基层、机关X员干部以及青年学生、群众、社会各阶层人士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023 年,共开展宣讲 13.1 万余场,覆盖听众 1178.3 万余人次, 贵州“ 理论宣传二人讲” 被中宣部表彰为 2023年“ 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理论研究宣传阐释重高度、有深度。开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重大专题研究,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等一系列理论研讨会, 《中国屯堡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稳步增长、成果质量不断提升,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智库索引智库建设最佳案例和智库研究优秀成果奖,提升打造《“ 黔” 进的力量》、“ 贵在有理” 理论宣传品牌,创新推出“ 悟思想伟力· 看实践创新” 专刊,推动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承创新、立心赋能
文化事业产业枝繁叶茂
“ 贵州是创作的沃土,是投资的理想之地。” 2023 年 12 月 18 日,贵州在北京举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招商引资座谈会,号召知名文艺工作者积极走进贵州,推出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文艺精品力作。电影《排雷部队》《二十四道拐》 ,动漫电影、电视剧“ 少年王阳明” 系列之《月明飞锡下天风》,电视剧《江山》《大明长风》等重点项目签约。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 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刻理解“ 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枝繁叶茂。
文化传承持续深入——
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
“ 四大文化工程”,以 128 项具体举措,系统化集成化品牌化推动贵州文化传承创新。
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 红飘带”,通过“ 艺术+科技” 的创新表达形式,讲述理想与信念的远征,传承红色基因,观众感慨“ 这一抹红色,是从未忘却的纪念”“ 我们X的优良传统在高科技的加持下更让人感到震撼”。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成功入选“ 2022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 一部埋藏于地下的两晋南朝至宋明时期的‘ 黔中通史’ ”。《贵州文库》《阳明文库》《贵州学者文丛》编辑出版扎实推进。贵州文旅 IP 形象“ 多彩宝” 在北京正式发布,生动展现贵州“ 山水有灵境、衣饰有千面、处处有佳节” 的多彩风貌。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历史大剧《丁宝桢》、革命题材电视剧《大道薪火》 、纪录片《梵净山》等在央视持续热播。京剧《阳明悟道》主演冯冠博夺得梅花奖。在 2023 第十九届中美国际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上,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电影《云上南山》分别获“ 最佳电视纪录片” 一等奖、“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 奖。举办“ 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全国文艺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打造“ 贵拍无忧” 服务品牌,成立一站式的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
文化惠民务求实效——
创新举办 2023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以 14 项主体活动、15 项配套活动打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