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海日报/2024 年/2 月/4 日/第 006 版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用古韵留住游客 以文旅推动传承
海城区委宣传部调研组
近年来,海城区地角街道新营社区流下村因势利导转变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激活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用古韵留住游客,以文旅推动传承,流下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基本情况
流下村依山傍海,倚靠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面向紫霞湾。位于北海市西区冠岭路以南、海门高尔夫球场北面,拥有近 300 年的历史,全村面积约 200 亩,辖居民 106 户 468 人。村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保存良好的古老民居建筑、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
2018 年以来, 海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围绕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体要求,通过规划先行、多元发力、蓄力赋能等举措,将流下村打造成为北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 年荣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荣获“ 自治区‘ 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 文艺村”“ 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称号,获评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023 年获“ 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称号等。
主要做法
X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 海城区结合流下村的资源优势, 以保护古村落为重要抓手,以打造山海文化艺术村为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当前,流下村已形成以高端民宿、特色美食、艺术文创、海上运动四大板块为主的特色产业,形成了“ 保护—传承—发展—提质” 模式,促进流下村长效发展。
规划先行,提升乡村风貌颜值。出台《流下村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加强对古村落建筑的保护,对院落式民居加以艺术化、创意化利用,提升村庄整体品质。大力实施流下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近 700 万元,开展环境整治、污水治理、“ 三清三拆” 行动,建设村小广场、小公园、停车场、绿化亮化、排污排水等,村民房前屋后建造了“ 微花园”“ 微果园”“ 微田园”,村庄绿化率超过 80%。改造后的流下村,道路干净整洁,瓦房错落有致,庭院素雅别致,老房子变成了特色民宿、餐饮、研学及文创的聚集地,整个村庄透着质朴清新的文艺气息。村庄“ 颜值”提升,保留原貌改造的庭院店铺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大量游客,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多元发力,做好融合发展文章。以全力打造“ 山海艺术村” 为切入点,依托流下村毗邻市区、依山傍海的优势,融入时尚简约的设计理念,按照“ 修旧如旧” 的思路对庭院进行改造,最大限度保留原有风格,引进一批高端民宿业,探索“ 民宿+旅游” 新业态,以民宿产业为支撑、以旅游为依托,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目前,流下村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项目 23 个,资金投入达 5600万元,其中,邻舍设计师酒店、半山半海、花田久第等 5 个精品民宿项目,以及花虎小面、暮年、有间院子等特色餐饮项目投入运营。如今,流下村 80%的民房已被外地投资商租赁,用于民宿业和相关设施,花艺工作室、文艺风小店铺、咖啡酒馆、乡村酒吧、主题餐饮等遍地开花。
蓄力赋能,厚植古村文化底色。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振兴反哺古村落保护,充分开发流下村旅游资源,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