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11 版特别报道
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记者 董碧娟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
结构性减税降费为发展助力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表示,近年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不断深化拓展 “ 政策找人”, 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2023 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及相关行业受益占比超四成,中小微企业受益占比超六成,有效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分行业看, 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9495.3 亿元,占比 42.6%;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14264.2 亿元,占比 64%;分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纳税人受益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16864.6 亿元,占比 75.7%;分政策看,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降费 6509.8 亿元,小微企业减征所得税政策新增减税 1788.8 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工业母机、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新增减税 1208.5 亿元,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新增减税 391.8 亿元。
戴诗友表示,新的一年,税务部门将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增强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的重大任务。戴诗友表示,这充分表明了X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戴诗友说,税务部门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攻坚克难,狠抓各项税制改革举措落地,更好发挥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今年,税务部门将加强税收改革和政策研究完善。 “ 我们所有的税费制度改革都务必锚定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来谋划推进。通过改革来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戴诗友表示。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健全完善绿色税制体系,全力呵护“ 绿水青山”;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完善“ 一带一路” 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不断加强税收多边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 税路通” 跨境服务品牌等。税务部门将始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积极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王世宇:
税费优惠支持科技研发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是落实这
第 1 页 共 4 页
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王世宇表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显而易见。2023 年 3 月,国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 100%,并明确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上述两个行业符合条件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再提高至 120%。同时,按照国务院部署,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在原有 10 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两个时段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新增 7 月预缴申报期作为政策享受时点,引导企业更早更及时地享受政策红利。
从 2023 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看,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 1.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6%,其中制造业企业享受加计扣除金额 1.1 万亿元,占比近六成。税收大数据显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企业的利润率为 7.4%,高出全部企业平均水平。
为了让政策落实更加精准,税务部门及时编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 版) 》,发布两批 20 个政策即问即答,创新形式加强培训辅导,方便纳税人及时享受政策。同时,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时点、有侧重地开展政策精准推送,多措并举实现“ 政策找人”,帮助创新企业及时享受政策。
系列政策精准直达,推动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3 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较 2022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且逐年提升,反映出近年来创新产业产出成效显著。同时,2023 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4%,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 2.9 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比重较 2022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 新三样” 产品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同比增长 22.4%。
王世宇说,下一步将认真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畅通“ 政策红利引导—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的链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具体而言,一是要持续加大支持科技研发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把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 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增强科技研发税收优惠的确定性;二是要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逐步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费政策支持体系;三是要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探索丰富针对研发成果收益的税费优惠政策, 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提升科研“ 软实力”,深度对接产业“ 新赛道”。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黄运:
确保制造业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制造业是壮大实体经济的关键力量,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制造业
也是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
“ 近年来,下调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加大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力度等‘ 重磅’ 减负措施接续推出。税收大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企业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 9495 亿元,占比超四成,位居行业前列。数目庞大的税费‘ 红包’ 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黄运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持续为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信心,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黄运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扛牢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主责,持续优化“ 政策找人” 工作机制,加强宣传辅导,并积极帮助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制造强国建设蓄势赋能。同时,要强化风险防范,狠打骗享行为,“ 双管齐下” 确保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修改完善《税收征管操作规
第 2 页 共 4 页
范》 ,形成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操作标准,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制造业发展。在各省落实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基础上,推动京津冀、长三角、东北、西南、中南、西北等区域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