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学导报/2024 年/2 月/20 日/第 B04 版理论学术
微观视域下“两个结合”与思想ZZ教育的关联探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岚
摘要: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总结,开辟了新征程上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新时代思想ZZ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以“两个结合”为思想ZZ教育守正创新的内容导向。从宏观角度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与思想ZZ教育相结合形成理论研究的文章众多,但从“两个结合”本身所涉及的对象及其与思想ZZ教育的逻辑关系进行阐释的文章尚有空缺,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对“两个结合”中的对象与思想ZZ教育的关系进行探析,阐释其内在逻辑关联。
关键词:“两个结合”;思想ZZ教育;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明确“两个结合”与思想ZZ教育的微观主体
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两个结合”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X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可见,“两个结合”论断中可“结合”的对象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个,而思想ZZ教育本身即为主体,因此本文将围绕思想ZZ教育与“两个结合”进行探析。
二、探析“两个结合”与思想ZZ教育微观主体间关联
思想ZZ教育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两个结合”则可以帮助解决思想ZZ教育“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探究“两个结合”与思想ZZ教育的内在关系就要厘清“两个结合”的对象分别与思想ZZ教育有什么关联。
首先,从结合对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思想ZZ教育与其一脉相承。根据 2005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思想ZZ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的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同出一脉[2],彼此之间不可分割,各二级学科各不相同,又相互交叉。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ZZ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统一性,价值功能方面均具有教育性,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是思想ZZ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其教育内容。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史”和“论”[2],思想ZZ教育则在教育性基础上,对指导思想、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思想ZZ教育更侧重于通过自身解决社会和人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其次,从结合对象中国具体实际来看,思想ZZ教育的发展正是脱胎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原始社会时期,氏族部落为了延续,以宗教活动进行早期的思想ZZ教育,如图腾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可以加强氏族信仰和团结的活动;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的统治者从安邦治国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教化道德、德育为先的思想,论证并巩固其封建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经济ZZ关系的变革,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