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4 年/1 月/8 日/第 001 版
治水兴水护安澜 惠民利民促发展
——全市水利工作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徐浩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一年砥砺奋进,全市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项目建设、水利惠民、防汛减灾、护水长清、治水管水等重点聚力发力,书写了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提速攻坚 水利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大雪时节, 在渭河咸阳城区段渭滨公园生态修复工程, 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作业,
这项去年 10 月开工的民生工程,迎来了重要建设节点。
渭河咸阳城区段渭滨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渭河左岸,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水系以及生态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渭滨公园西门中轴片区提升、景观水体整治、荷花池改造等项目,全力打造全民共享、城河交融的生态景观系统。
“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渭滨公园西门中轴线片区提升项目。” 工程负责人刘经理说,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优化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一河两岸” 综合景观。
这只是去年我市水利项目建设提速攻坚、稳中求进的一个缩影。
——亭口水库及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去年 1—10 月完成投资 8 亿元,枢纽工程已完工,库区淹没区土地组卷报批工作正在开展。
——彬长矿区输配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32 亿元,敷设管线 11 公里,七星台一级、二级泵站、泾河倒虹工程已完工。
——引汉济渭北塬城乡供水工程总投资 28.9 亿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3.82 亿元。
……
去年以来,我市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累计落实各类水利建设资金 16.59 亿元,新建项目 215 个,续建项目 257 个。
攻坚克难 河湖治理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 这是继去年之后,卷羽鹈鹕第二次现身咸阳湖!这里生态环境好,才能吸引来这些珍稀鸟类。” 2023 年 12 月 6 日,在咸阳湖景区,一名摄影爱好者激动地告诉记者,“ 现在卷羽鹈鹕已经成为咸阳湖的‘ 明星鸟’ 了!”
当日,阳光明媚,2 只卷羽鹈鹕在咸阳湖湖面上游弋、捕食,引得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去年, 依托中、 省水利发展资金、 坡耕地等重点水土保持项目, 我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48.61平方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93%。与此同时,着眼于全流域治理,渭河、泾河等 8 条河流“ 一河一策”(2021—2025 年)方案已报相关市级河长审定,三水河、清河、冶峪河、漆水河已通过市级河长审定。整治全市河湖“ 清四乱” 自查自纠问题 26 个。
优化水网 城乡供水保障全面提升
2023 年 6 月 30 日,兴平市西吴水厂建成通水,其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兴平市城区、兴平
高新工业园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及西吴街道、阜寨镇等周边镇办群众 23 万人饮水问题。
民以食为天, 食以水为先。 去年以来, 我市实施饮水安全项目工程 52 处, 服务供水人口 22.39万人。落实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 1540 万元,维修养护工程 342 处,服务人口 82.4 万人。
第 1 页 共 3 页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是乡村惠民的命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持续推进乾县西片集中供水、礼泉县新时片区等 14 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项目,提升 19 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加快实施三原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长武县老城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管网
改造 70 公里。
——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加强水费收缴管理,维修养护农村
饮水工程 385 处,服务人口 89 万人。
如今,一处处水厂、一座座水池、一条条管道,满载着汩汩清泉,带着民生温度,流进千家
万户。
行稳致远 依法治水能力稳步提升
去年“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期间,我市积极组织开展“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依法治水、
惜水护水意识,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保障。
水清岸绿,来自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