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兴安岭日报/2024 年/1 月/22 日/第 002 版综合
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
——2023 年全区民政工作综述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绍涵
2023 年,我区民政部门以“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为工作宗旨,聚焦群众关切问题、聚焦特殊群体,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民政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用数据温暖特殊群体
关爱特殊群体,提高低保、特困标准。2023 年,我区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 689 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 11622 元/人年; 城乡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提高到全自理7554 元/人年、半护理 8154 元/人年、全护理 8754 元/人年,持续保障城乡“ 一体化” 成果,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取暖补助及价格临时补贴等全部实现参照城市标准执行。
及时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023 年,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2023 年 9 月,按照 1110 元/户的标准,为 10314 户城乡低保家庭、分散特困供养家庭发放取暖补贴 1144.8 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冬季取暖的压力。截至 11 月底,发放社会救助资金9532.74 万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资金 8165.61 万元,发放城乡特困供养资金 1021.75 万元,临时救助资金 345.38 万元。
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地区民政局制定下发《推进全区困难群众参加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的实施方案》 ,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出资,资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人口参加“ 惠民保”。2023 年,各地政府已将资助资金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可惠及 1.5 万名困难群众。
用服务提高社工效能
2023 年,我区积极发动社工站、社会组织及志愿者扎实开展“ 关心我的特殊困难老人邻居”志愿服务活动,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截至 2023年 11 月,参与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有 32 个,志愿者 360 人,受益人数 2486 人。
全面实现临时救助“ 全省通办”。取消临时遇困群众申请地限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临时救助“ 全省通办” 政策群众知晓率,省内遇困群众在我区内均可提出救助申请,符合条件方可得到救助。截至目前,全区临时救助 2666 人次,其中“ 全省通办” 救助 7 人次。开展流浪乞讨救助巡查 900 余次,救助 35 人次,实现安全救助。
提高社会工作效能。深入开展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