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66 9
2024年4月
目 录
一、理论调研文章
沈阳工业大学陶芮韩影邢云:
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意义、原则及路径探析 1
蒲彦鑫张艺恬袁明霞:
基层减负背景下乡镇政府“越减越负”现象透视及破解路径研究 8
丹寨县委X校曹春梅:
基层减负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基于丹寨县的个案分析 12
云南省委X校罗添仁施雁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X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回顾与展望……19 5.郑州大学ZZ与公共管理学院孙发锋:
基层减负政策执行:审视与改进 23
杨亮崔立伟贾磊杨慧:
国有企业基层减负赋能长效化机制研究 34
二、经验做法文章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问题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 40
江西省委督查室:
亮剑”形式主义致力基层减负 43
推动基层减负增效黑龙江建立乡镇(街道)职责清单 47
汉中市减负办: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出实招见实效 50
阳泉市城区区委宣传部:
阳泉城区积极探索基层减负新路径 54
郴州市“七减”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 57
黄陵县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60
贵州各地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出实招松绑促实干增效 62
黑山县持续发力推动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 65
怀化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66
基层减负:健全长效机制 69
让干部轻装奋进 72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77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白河县供电分公司尚聪王举:
数字赋能助基层减负 80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高鑫:
基层减负应有道 84
基层减负增效的“和平智慧”实践 85
深化运用“4354”机制推进基层减负提升治理能力 87
农行湖北分行推动“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 92
江口巡察“五个聚焦”护航基层减负提质增效 93
牢记嘱托,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 95
三、评论类文章
仲音: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97
新华社记者: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持之以恒 99
中国农网评论员:
为基层减负重在“持之以恒”… 100
南方日报评论员:
持之以恒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 10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英:
为基层减负给实干赋能 104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曹茜茜:
为基层减负赋能,为实干培厚土壤 107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朱永华:
工作都要奔着解决问题去 108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欧阳金雨:
让基层干部少“为难”、好干事 109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欧阳金雨:
“减负”重在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层层加码 111
中央再提基层减负有何深意把一线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112
中央X校宋雄伟:
加强作风建设,切实为基层减负 115
谭卫平: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实干加油 117
张洋:
为基层减负要常抓不懈 119
赵成: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 121
辛湘平:
用心为基层减负倾力给实干赋能 123
巴音郭楞日报记者苗向光:
用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坚定行动为基层减负 125
常德日报评论员:
在落实“基层减负”中展现常德作为 127
郴州日报评论员:
把为基层减负进行到底 129
昌吉日报评论员:
为基层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 131
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意义、原则及路径探析
沈阳工业大学 陶芮 韩影 邢云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X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X的大敌、人民的大敌。”[1]500形式主义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X和人民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滋生在基层运转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严重侵蚀基层政权,破坏基层治理生态。X的十九大以来,X中央将自我革命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深化拓展基层减负,不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取得新成效。X的二十大以来,X中央更是把纠治形式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整治,进一步凝聚了新征程基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得到了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普遍拥护。地方和部门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中央精神得到较好落实,基层减负效果初步显现,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劲头正在迸发出来。同时,对当前取得的成绩也不能高估,因为离基层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在落实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一、基层形式主义的表现及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2]24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毒瘤”,源于X员干部理想信念不足、干部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多重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表征。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形象化地给形式主义“画像”:“形式主义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3]368由于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因而形式主义易改头换面,“看似新问题,实则旧表现”,派生出贯彻落实机械式、调查研究走秀式等在内的“形式主义十大新表现”[4]。从横向维度来看,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用“形式”呈现“内容”、用“过程”代替“落实” 和用“外表”掩盖“问题”三种样态。将这三种划分置于基层治理背景下,即
形式主义从基层纵向维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基层政策制定环节“过场式”、政策执行落实“推诿式”和工作评估考核“留痕式”三个基层工作演进阶段中的形式主义[5]。站在宏观层面,结合两个维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基层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过程上的形式主义和结果上的形式主义两个方面,突出表现为“虚多实少”。
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效能发挥的“绊脚石”,是基层减负道路上的“拦路虎”,基层工作中出现形式主义势必对基层健康运转产生不良影响。基层形式主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基层X员干部、基层工作和干群关系三个方面。首先, 从基层X员干部角度看。形式主义影响最大的就是基层工作者。形式主义的基层工作呈现高压态势,限制了X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提高,阻碍了X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决心和恒心。特别是基层形式主义容易腐蚀X员干部理想信念,极易滋生腐败。其次,从基层工作角度看。形式主义造成了基层工作的复杂化,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各项政策落实受阻,影响了基层工作各环节的协调性,制约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再次,从干群关系角度看。基层形式主义与X的群众路线相背离,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与关切时效性、满意度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干群关系,极易造成不良的基层ZZ生态和社会风气[6]。
二、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
基层是X中央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整治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环节。基层治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出现了“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和“过度考核、留痕” 的现象[7],形式主义旧问题出现新表现,导致基层工作推诿扯皮、趋于应付乱象迭生。X的二十大以来,X中央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不断整治形式主义, 有利于在基层工作的关键环节破解文件下达、执行和考核评估中的难题,从根本上简化办事程序,消除繁文缛节,减少无效会议文件,保证基层工作在运转过程中按照“会议虽少,次次讨论实事”“表格虽小,个个内容充实”的要求有序开展。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工作中重复事项日益减少,基层更加重视日常工作开展的“少、细、精、快”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2]78随着X中央对形式主义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上级政策传达更具时效性,基层会议召开更讲内容性,文件事务处理严把质量关,基层切实做到减压不减责, 基层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坚定不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能否在这样的系统工作中释放基层工作活力和创新力,事关X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成效。基层干部的创新活力是基层工作健康开展的关键因素,X中央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有利于让广大基层X员干部“瘦瘦身”,“轻装上阵”、摆脱压力,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落实行动上,更用在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上,让基层干部敢为、有为。新时代基层减负政策不断优化落地,有利于改善基层ZZ生态,营造良好的X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持续摆正基层干部政绩观,显著提高参与基层建设热情,确保基层整体的工作活力有效释放,特别是利于激发基层干部提升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干事创业恒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刹住不正之风,减轻基层在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的繁重任务,特别是有效整治“文山会海”现象,切实为基层松绑、为基层减负,有利于最大限度释放基层工作活力和激发改革创新热情,为迈向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充足的基层力量。
将基层治理与X的自我革命高度融合,是全面从严治X向基层有效延伸的突出表现。基层X组织是基层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但由于基层工作压力, 特别是当前基层面临着提升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严峻挑战,面对上级政府严格的工作考核督查,基层工作缺少协同性和联动性,主要表现在基层X建工作重视不足、基层X组织出现弱化、涣散、组织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8],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危险,严重威胁基层“肌体”。因此,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 进一步推进基层减负,有利于基层规范职权范围,减少不必要、重复性工作, 为开展X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时间、精力,确保X的基层工作适度、合理向X的建设倾斜,并向推进基层X组织的自我革命靠近。基于此,切实整治人民群众极为反感的形式主义,让各项政策制定立足人民立场,有利于为基层X组织激发群众动员力、基层创造力、工作执行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基层X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进而保障X的基层建设事业有动力来源, 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X向基层拓展延伸、推进X的自我革命向基层深入提供了
重要途径。
三、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基本原则
坚持X建引领是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推进基层减负的首要遵循,同时也是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履行基层职责义务的应有之义,为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凝聚基层统一共识提供了坚实的ZZ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X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X建工作,推进以X建引领基层治理”[9]。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X的建设历程,在此过程中,坚持X建引领,是将X的ZZ、组织优势与基层治理效能相融合的重要前提,为形式主义整治和基层减负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才、资源保障,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方向指引。新时代,X中央把整治“四风”放在X的建设重要位置,以全面从严治X为主线,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特别是X的十九大以来,X中央根据X的建设特别是基层X组织建设实际,立足化解基层重治理轻X建的难题,用X的建设汇集基层治理合力,把X的建设贯穿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环节,让X的领导根植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全过程, 用X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谋划基层减负新布局,实现X群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X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坚持以X的建设走稳走实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立足人民所需是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创新基层工作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基层减负工作的根本价值立场。形式主义的存在直接造成了基层工作的冗杂,无形中增添了人民群众与基层工作之间的屏障,导致基层治理难以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41。新时代X中央从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出发,出台一系列政策,从严、从实解决影响群干关系的形式主义,提高基层工作实效,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办事难、层层加项、职能部门“互相踢皮球”等难题,不断提升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效能。站位人民群众立场,了解人民群众急难需求是当前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衡量,是工作开展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新时代开展的一系列基层减负工作,逐渐实现了基层工作与群众满意度、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的统一。新时代形式主义整治工作要想取得顺利进展,达到基层减负的效果,就必须把惠民、为民的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
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基层减负全环节,把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基层减负工作干部考核、政策调整的基本参考。
坚持“靶向纠治”,是大力整治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关键原则,“靶向纠治”实则是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效导向三者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整治,是面对形式主义和基层治理紧迫形势的态度和破解难题的重要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X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靶向纠治”最直观的表达。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找问题, 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突出和集中的问题要全面把握。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形式主义凸显顽固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旧问题正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因此,要全方位、多层次剖析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以及影响因素,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靶向纠治”,针对具体问题解决具体的形式主义表现, 在源头上实现基层减负。新时代,基层工作更加重视调查研究,更加瞄准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更加关注X群关系。哪里有形式主义问题哪里就有相对应的整治政策和措施,并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强调靶向纠治,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领域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是当前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土壤,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基本思路和必然要求。
四、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推进路径
开展X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X提升X员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必然要求,同样适应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X员干部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力军,决定着基层治理实效。基层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观歪曲、推诿扯皮等,因此要充分运用X内集中教育这一方式,展现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优势, 着眼于整顿基层队伍,清除歪风邪气、“刮骨疗毒”。一方面,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X内集中教育契机,锤炼基层X员干部ZZ品格,提高ZZ站位,坚定基层工作者理想信念,特别是增强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意识,摆正基层干部工作政绩观,不断提高抵制形式主义的自觉性、执行力、责任心,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ZZ生态。另一方面,基层工作要凸显出X内集中教育的自我革命精神,确保基层整治形式主义持续发力,引导基层干部
要有敢于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魄力和勇气,并以钉钉子精神抵制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基层要把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摆在重要位置,把弘扬X的优良传统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从根本上剔除形式主义的形成因素,并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基层工作者跟着学的教育模式,让X内集中教育成为基层减负的“推动器”。
新技术应用现代化治理,衍生智慧治理新模式。技术治理正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创新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层烦琐的办事审批流程、冗杂的政策文件降低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形式主义正是利用这样的时机产生,因此扭转这样的工作局面,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治理模式,将新技术同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切实推进基层减负。基层要加速推动智慧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实现智慧治理与新技术革命深度融合[11]。为此,要积极引进专业型、知识型人才,积极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化创新,利用电子化手段优化基层工作方式,用现代化媒体、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等赋能基层治理,在多个环节减少人为干预, 从源头清理产生形式主义的恶土,积极推行“少走一公里”专项改革,精简办事环节和工作材料,实现跑流程向信息传递转变,将工作流程便捷化、简单化, 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更加迅速高效。同时,要整合基层相关资源,积极构建基层工作大数据信息共享系统,避免重新统计和重复性工作。要把新技术应用到基层常态化工作中,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线上会议、线上考核等,把工作痕迹留在线上,推动基层向数字化治理、办公转型,切实为基层工作者预留更多时间,为基层减负松绑。
依据基层工作实际,完备基层工作体制机制是防止形式主义产生、反弹的重要之策,特别是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问责和考评机制创新,“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 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12]。问责和考评结果直接影响着基层干部的态度,因此,新时代基层要避免无效问责、过度问责,让干部受到科学考评的有效激励,杜绝将问责、考评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问责、考评“治病救人”的作用。基层要严格规范程序制度,建立起严格的问责和考评标准,要制定符合基层实际发展目标的科学、合理的问责纠错机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绩效考核目标,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根本参考,
拒绝问责、考评“一刀切”。要坚持公平、客观、透明的问责和考评原则,用制度把“表面漂亮就行”“说得过去就好”等的不良风气扼杀在摇篮里。同时, 要赏罚分明,以激励为主,体现基层人文关怀。基层工作中要避免矫枉过正, 有非原则性失误要采用合理方式引导,让实实在在有作为的干部得到褒奖,让“慢作为、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惩戒,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基层干部敢担当、有作为、真抓实干。
强化基层工作监督,增强形式主义预警和反馈是阻断形式主义产生,防止基层工作负担大,促进基层治理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从当前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整治情况来看,形式主义苗头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千奇百怪”的新表现形式仍然层出不穷,基层减负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因此,基层要在发现问题、强化监督上下狠功夫、用大力气;要贯穿人民立场,形成政府内部、外部多主体协同监督的新体系,不断提升对形式主义、基层工作多乱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要加强常态化工作监督,从审批、执行、总结等多环节进行监督,盯紧乡村振兴、X的建设、民生和谐等重点领域;要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持续推进“第三方评估”,冲破“人情网”,切实推进基层调查研究,“撒网抓鱼”, 保证形式主义整治工作、基层减负工作在合理程序内进行;要充分发挥地方人大、政协、纪委等重要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相互联动的“内部监督链”,自查问题、自行制定整改方案;要自觉接受群众、媒体等社会监督,让基层工作公开透明;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监督工作,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 让群众敢讲话、讲真话,在群众监督中广泛收集形式主义问题线索,并以此为依据督察督办。同时,还要实现线上线下联合监管的刚性约束,切实杜绝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基层减负背景下乡镇政府“越减越负”现象透视及破解路径研究
蒲彦鑫 张艺恬 袁明霞
引言
2018年我国首次提出“基层减负”这一指令,并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2020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再次发布《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真减负、减真负”问题,将基层减负上升为一种系统的国家行为。基层是将上级指挥命令贯彻行使的最直接渠道。从更长远的意义上来说,基层减负增效能够让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然而,基层减负工作虽然赢得了广大基层干部的认可,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地方和部门过分追求漂亮数据,导致基层减负形式化;依赖传统工作模式,导致基层减负反复化;放责放权不放资源, 导致基层减负碎片化。要促成基层减负的长效发展,必然需要精准发现问题所在,制定相应举措,以此基础行动,促使充分有效地开展基层减负工作。
一、文献综述
基层政府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基层地位,其内涵包括“X政领导、部门管理、属地负责”的基层权责关系[1],由于行政和官僚等级正转变为复杂的公共治理环境[2],权责结构失衡以及总体能力相对薄弱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加大政策执行偏差[3],基层政府作为整个行政体制与社会发展关联最为密切的部分, 是行政体制与社会交汇的节点[4]。基层减负旨在减负增效,通过健全考核制度[5],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搭建“物质+服务”的关怀激励机制[6],避免部门要求冲突,阻拦基层干部的随意借调[7],抚慰基层干部因官僚繁文缛节引起的显著的负面情绪反应[8],从而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减法,达到提升工作质量与效果。基层属于“夹心层”,处于“上挤下压”境地,既要面对上面的督查考核问责,还要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9],以及众多部门机关与干部公文往来考评检查,如果干部缺乏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人格,对人民的利益漠然置之,对群众的疾苦冷眼旁观,在工作上官气十足,计较于个人的得失[10], 表面上政府看似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却是空转无行政效用,于国于民皆无实际功效[11]。在此行政文化下,群众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12],干部工作中“走走过场”便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基层减负越减越“负”是因担心未留痕迹被问责的避责执行,一方面,基层减负过程中的问责制可以对乱作为、文山会海
等形式主义进行规制;另一方面,问责失去精准化、科学性,又会导致基层不敢为、被动应对等避责形式主义执行,反而又加重了基层负担,导致基层治理低效[13]。
二、基层减负背景下乡镇政府“越减越负”现象成因分析
基层减负政策作为影响基层减负工作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获得成效的基础前提,是促进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但目前指导我国基层减负工作的政策却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减负的改革落实。考虑到实施地区与部门的差异,一般政策只会明确大方向、大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办法,需要落实基层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但一旦基层跟进不及时,政策就很容易被“悬空”。在访谈中,被访谈者提到减负“政策给的是一个非常宏观的东西,对于我们就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 它没有一个做法,那我们上级在这方面(政策)也是不到位的话,那可能我们落实就不到位”、“政策比较空”。由此可见基层减负政策内容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法起到良好的指导工作的功能,同时在上级与基层工作之间也发生了落实困难的传导,从而导致减负工作成效的不理想。
权责不等是指拥有的权力与应有的责任不对等导致无法作为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干扰了基层政府工作者的工作进度,也在很大程度消减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中央指令下达后,任务一层一层向下传递,但其中诸多未解决或未阐明清楚的问题被忽视,最后便都堆积到了基层,基层政府权小、人少、事多, 项目任务不堪重负,检查监督应接不暇,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从形式上“完成”上面交办的各项任务,重压之下的基层政府不得不以形式主义“匆忙应对”。访谈中基层工作人员谈及这方面时说“同样的数据他们可能会重复的去让我们去采集,然后他们数据完全就是我们给过的数据,让我们这样重复的去返工”,也说明上级总是下达重复指令,增加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各种指标成为了基层的负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工作人员认为要求报送各类报表、数据、材料较多,从中我们能了解到减少不合理的大量指标要求成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一环。
形式主义是基层减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将工作层层加码,“文山会海”、
工作“留痕”等给基层政府与基层工作人员带来许多没有必要的工作,是导致基层负担大的核心问题,目前基层减负工作中形式主义的问题仍亟待解决。“文山会海”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为显示对上级布置的工作重视,不少部门通过“文山”对工作层层加码、在“会海”里喊高调式“留痕”, 使基层干部疲于应对,更助长了“虚落实”、“假落实”的问题。工作部门之间“要求双向发文件,一边要求重点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要求必须要有会议记录,要有档案质量,那就肯定需要留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基层减负中进行控制会议总量的工作后,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会议相比以往更多了,并且仍然存在着对解决实际问题效果不佳的问题, 会议“留痕”成为了仅仅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工作,其中不乏工作水分的存在。
三、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议事协调机构高效运行,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已成为构建减负体系的重要基石。统筹规范督查考核制度,设置一套科学严密的评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