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兴安岭日报/2024 年/3 月/4 日/第 002 版综合
锚定目标抓关键 真抓实干见成效
——阿木尔林业局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力
2023 年,阿木尔林业局牢固树立“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 的理念,紧紧围绕集团总体发展目标,不断夯实“ 稳” 的基础,凝聚“ 进” 的力量,推动了一系列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大事,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办好了一系列造福职工、群众满意的实事,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夯实主责主业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资源管理不断加强。深入开展“ 清风、绿网” 等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推进“ 一长一站两员” 工作,开展原麝种群调查评测工作,布设红外线自拍相机 50 部。推广使用“ 资源脸谱” 管理模式,高标准完成湿地公园护河堤工程。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森防工作圆满收官,创新开展了“ 超龄扑火队员转岗” 工作,首次开展防火直升机索降演练,构建起了“ 天、空、塔、地” 一体化预防体系。生态修复稳步推进,实施森林成沟系经营,高标准完成各项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 24.36 万亩。强化种苗质检和苗圃管理,将病虫害防治引入管护站。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有效利用营林抚育剩余物 7000 余吨。
释放优势资源
稳中求进发展产业
旅游产业步伐加快。兴安、龙河林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专班跟进北极明珠气象雷达塔项目建设,目前,85 个基础桩浇筑工作已竣工。创建“ 53” 品牌,提高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设立旅游收入专项管理账户,全年旅游综合收入 196 万元。寒地产业不断壮大,设立 200 万元产业支持资金,成功申报漠河市产业发展资金 152 万元,7 个项目与高校专家进行对接,与集团产业处合作编制青松黄芪和龙河赤芍两个项目,北极岛获批省级野生赤芍保护基地,北药在田面积达到 8052 亩。数字经济稳定增长,网红电商走单 11 万余单,实现收入 2400 万元。组建林特产品馆微信小程序团队,101 种林下产品上架销售。
聚焦提质增效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效能日渐提升。将 2023 年确定为“ 质效提升年”,对集团 64 项制度和林业局 170 项制度、216 项工作流程进行认领、熟知、掌握、执行,组织开展 4 次管理制度及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完成 2021 年以来 703 份合同分类、统一编号及归档,各项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进一步迈进。落实精细管理制度,强化人员管理,对在册不在岗、长期不上班人员进行清理,在全局树立实干奋发、奖勤罚懒的工作导向。全年通过节约用电、控制热损、追缴热费、剩余物利用共节约资金 200 余万元。高效推进项目建设,4 个续建项目和 6 个新建项目全部竣工。
紧盯急难愁盼
不断增进职工福祉
扎实兜牢民生底线,实施“ 环境改善工程”,新增专用垃圾箱 137 个,维修局址灯箱 221 组、路灯 487 盏,解决 154 户居民关心的墙体发霉、裂缝和地面下沉等问题。新建 11 座瞭望塔房,
第 1 页 共 2 页
历时 5 个月为 26 座瞭望塔全部打出深水井,按照“ 六统一” 要求,完成瞭望塔、管护站基础设施提升,在集团星级管护站评比中,有 3 个获得五星级、3 个获得四星级、4 个获得三星级的好成绩。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实施“ 安全维稳工程”,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2023 年初以来累计排查安全隐患 72 个并全部整改到位,为职工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注重源头矛盾化解,累计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 63 件次、103 人次,办结率达到 100%。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