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007 版健康周刊
书写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高质量答卷
——2023 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袁森
2023 年是咸阳卫健事业强基补短、拼搏进取的一年。
这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以“ 人民满意” 为标准,聚焦“ 补短板、重实干、争一流”,以主题教育和“ 三个年” 活动为抓手,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统筹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奋力书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时代答卷。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提升 2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 全省深化医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市”。
时间见证铿锵脚步,岁月铭记奋斗历程。
奏响高质量发展“ 奋进曲”全市卫健事业实现新跨越
2023 年,咸阳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传捷报:三原、彬州、淳化慢病防治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全市示范区达到 6 个。市中心医院被命名为首批省级法治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12 个、省级 42 个,建立专科联盟 12 个。
项目建设跑出“ 加速度”。2023 年,全市卫健系统实施年度投资 19.8 亿元的 37 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按计划推进。
城区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在高新区、经开区谋划建设综合医院。支持市中心医院争创省区域呼吸疾病医疗中心、市一院争创省区域眼科医疗中心,推进陕中附院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陕中二附院中西医协同“ 旗舰” 医院试点和彩虹医院、民大附院创建三级医院,延大咸阳医院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中心和二一五医院全国“ 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 建设有序推进。
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效应对。成立专班,每日会商,统筹资源,46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提供床位 4335 张, 培训医护 2.7 万人次, 全力救治患者, 平稳有序度过秋冬季呼吸系统疾病感染高峰。与西安建立联防联控和定期会商机制,组建专家库,召开联席会 3 次。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流感、布病等 37 种乙、丙类传染病重大疫情发生。市县两级挂牌成立疾控局并任命局长。市卫健委和市疾控中心被评为全省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法治建设和依法规范执业有序开展,行业监管持续发力,开展医疗乱象治理督查 13140 次,查处案件 497 件,行政处罚 81 万余元,颁发消毒和涉水产品证 34 件。市卫健综合监督执法支队 1 例公共场所案例被国家疾控局评为优秀案例。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生物实验室安全检查全覆盖,安全生产检查医疗卫生机构 856 所、托育机构 235 家、培训 3600 余人次,整改隐患 920 处,完成紧急医学救援 23 起、重大活动保障 49次。
中医药蓬勃发展。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四五” 行动
计划》 ,完成三原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验收,5 县启动示范县创建。建设省级中医药康复和治未
病中心 3 个,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 4 个,中医特色专科 6 个。科创评级扎实开展,乾县等 7 所中
医院通过二甲中医院评审,武功、兴平中医院通过二乙评审。举办中医药技能培训 24 期、3500
多人。资源下沉服务群众,“ 千名中医下基层,优质服务百日行” 出动专家 1256 人次,服务群众
6.8 万人。
第 1 页 共 3 页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去年 6 月,礼泉县的张女士在县医院做完手术后,转回当地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既节省了开销,还方便了家人照料。
2023 年,我市加大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力度,县、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这一年,我市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64 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完成章程制定,16 家落实总药师制度,11 个县市“ 五大中心” 基本实现全覆盖。培养省级医护骨干 76 人,培训市级专科护士 325 人。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23 个。十六年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基层服务网底不断夯实。武功和旬邑县域医疗次中心加快推进,118 个乡镇卫生院达到“ 基
本标准”、11 个达到“ 推荐标准”。市级三级医院 96 名主治医师在 11 个县开展对口帮扶,江苏省
34 名医疗专家在永寿、长武、旬邑、淳化 4 县驻点帮扶。
这一年,群众就医体验不断增强。全市 38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实行 19 项检验结果互认,患者等待时间平均缩减 2 小时。三级医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持续提升,“ 三代办” 服务 4.3 万人。市一院开通 96512 便民热线。
深化医改工作纵深推进。这一年,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持续推进。市一院与秦都医院、市中心医院与渭城人民医院城市医联体试点加快推进。 11 个县市 15 个县域医共体启动建设, 彬州 “ 三统筹三改革三强化和 1 院 4 区” 模式、泾阳县医共体内部三统一、乾县“ 心电一张网” 等做法得到省上肯定。
“ 三医” 联动有效落实。全市 64 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实施 DRG 实际付费。彬州、永寿、泾阳开展“ 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 试点。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医院。
健康咸阳建设稳步推进
全生命周期保障更加有力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
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这一年,健康咸阳建设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新认定 8 类健康细胞示范点 264 个,推广典
型案例 45 个,全市健康细胞达到 42.7 万个。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乾县、兴平、长武、彬州
国家卫生创建通过评估,申报国家卫生镇 16 个。认定市级卫生单位 53 个、卫生镇 5 个、卫生村
78 个。
全民健康更有保障。淳化健康县试点建设成效明显,三原、彬州、淳化慢病防治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全市示范区达到 6 个。全年采集食品样品 530 份,上报风险隐患 35 条,监测采样完成率 100%。
重点人群保障持续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95.6%。老年人、高血压等重点人群签约率 73%。1837 个行政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成率 100%。职业健康防护检测帮扶企业 260 家。1097户 3864 人因病致贫对象全部动态监测,4 种慢病签约 4.2 万人,30 种大病专项救治 1.29 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率 4‰以上,在册规范管理率 80%以上。
这一年,我市稳妥实施人口战略,印发《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依法推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实。深入开展医育融合,成立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建档托育机构 235 家,兴平荣获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区。着力提升妇幼服务水平,规范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建设,新生儿出生“ 一件事一次办” 一网贯通。全市免费产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96.6%、97.3%,农村妇女“ 两癌” 筛查率 100%。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219 家,省级医养结合中心 15 家,礼泉县永康医院荣获全省十大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第 2 页 共 3 页
……
2023 年,我市主题教育和“ 三个年” 活动深入开展,举办读书班 3 期,专题X课 10 次、研讨 5 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12 次,宣讲报告会 15 场次,检视班子问题 12 条,调研课题 6 个,工作质效持续提升。基层X建成效明显,开展X建培训 3 场次 360 余人,谈心谈话 30 余次。市妇幼院完成基层X组织改选。市一院眼科X支部荣获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X支部。市卫健委被健康报社等评为全国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行业整治扎实推进,全市 3662 家医疗卫生机构排查出过度医疗、不合理用药、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1257 个,全部整改,集中整治线索 36 条、修订制度 109 项。三甲医院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半年下降 11.5%,二级医院下降 16.2%,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这一年,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调配干部 30 名,招聘医务人员 410 名、引进高层次人才 5 名。发展X员 65 人,为 78 名一线医护人员申办省级资格证书。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机关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市卫健委被评为陕西省全民健身模范单位。第 34 批援苏丹医疗队和市中心医院刘强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表彰。
……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新的一年,全市卫健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卫健委的支持指导下,奋发进取,勇立潮头,全力推动卫健事业不断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