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兴安岭日报/2024 年/3 月/6 日/第 002 版理论
踔厉奋发 砥砺前行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松岭精彩篇章
松岭区委副书记、区长 吴军
2024 年地委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使命、战略任务和各项要求,逐一进行了细化落实。松岭区政府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用实际行动筑牢“ 身在最北方· 心向X中央” 的ZZ忠诚。
认真落实地委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守好用好绿水青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把生态保护得更好” 的嘱托,践行“ 两山” 理念,正确把握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坚持政企携手、优势互补,共筑松岭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格局。要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的ZZ责任。坚持森林防火“ 地企协同、防扑一体、联防联控” 机制,严守“ 三个不发生” 底线。坚持林长、河长、田长“ 三长制” 一起落,防火、保护、培育和治理“ 四个环节” 一起抓,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确保问题不反弹。常态化开展巡护和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功能违法行为,加强外来物种防控,持续做好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要积极探索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摸清各类林下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开发潜力等情况,探索建立有偿使用机制,协同林业推行“ 林场+职工群众” 的统一采集模式,为精深加工提供原料支撑。围绕林药产品开发,对现有具备收储、加工能力的企业强化政策服务,推动道地药材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加快认证标准、追溯体系建设,用好电商平台,提升松岭林下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认真落实地委关于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部署要求,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松岭资源富集、生态良好,发展生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统筹发展寒地医药、新能源、特色旅游等生态产业,全力推动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一是做强生态主导型产业。接续储备大子扬山林场、达金林场、葫芦岛林场 3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抓好寒地生物医药特色产业,持续升级天源药业、珍源药食两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生产规模扩大至 5500 亩,争取 2024 年种植中药材达到 4.5万亩。探索“ 龙头企业+林场+基地+合作社+职工农户” 多组合发展模式,推动道地药材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种植。继续跑省进京、专班驻点,持续推动钼矿项目手续办理。全程跟踪推进,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密切关注重点企业林格贝、德暖各项指标变化,力保企业稳定生产。围绕林格贝主导产业谋划产业链全景图谱。 持续为古里、 林峰等重点临规企业提供晋规指导服务,助企业早日晋规。二是做好特色旅游产业。推进完善嫩江源、飞龙山、鲜卑源 3A 级旅游景区设备设施,跟踪服务好嫩江源景区通电项目竣工,同时推动 A 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开发自主经营民宿行业,系统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聚焦“ 全域发展、四季皆旺” 目标,做大做强“ 踏春、揽夏、赏秋、品冬” 系列旅游活动品牌,持续“ 引爆” 旅游市场,从而有效带动住餐业和零售业快速增长。
认真落实地委关于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部署要求, 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树牢 “ 项目是第一推动力” 理念,坚持“ 谋、招、落、建” 一体化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松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是强化政策资金争取。抢抓政策机遇“ 窗口期”,围绕我区三条产业链条,分行业、分系统、分领域认真梳理,带头向上沟通、积极对接争取,实施“ 深化项目建设年” 行动,精准把握中央资金、政府专项债等下放节点,最大程度争取资金支持,为我区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二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充分利用好“ 准备之冬”,动态储备项目 63 个,总投
第 1 页 共 2 页
资 13.1 亿元,重点推进总投资 1.4 亿元的 8 个特别国债项目向上申报工作。三是强化项目开工准备。全力做好 2024 年 7 个重点项目开复工准备,强化要素保障,打造“ 全生命周期” 服务保障链条,以“ 开春即开工” 引领全年投资持续攀升。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招商引资“ 四率”目标,紧密跟踪金星能源液化气站项目、安程能源加油站开工建设。就谋划的鲜卑祖源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旅游康养项目,实施精准招商,鼓励引导林格贝、古里火山矿泉水已落地的招商企业,围绕自己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开展招商,支持企业扩大规模、拓展领域。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让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最大限度发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红利效应,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认真落实地委关于用心用情为林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部署要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 十件民生实事” 和千件万件“ 微民生” 小事为抓手,全力以赴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分类帮扶和跟踪服务,全面落实省、地人才振兴政策,用好新时代松岭“ 人才振兴 18 条”,稳定就业存量、提升就业质量。落实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和基金分担机制,全面推行养老、工伤、失业同步参保,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二是突出抓好公共服务。全面打造优质均衡教育。推进“ 三医” 联动改革,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建立医疗合作关系,邀请省地专家到松岭区义诊。完善松岭区公办养老院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行生态树葬工作,推广好“ 落叶兴安、保护兴安、满意兴安、魂系兴安” 的生态树葬松岭模式。完善基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文娱生活。三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造区址老旧供水供热管网,保障“ 两供” 设施安全,实施平房老旧电气线路改造三期工程,进一步消除城镇防火和居民用电风险隐患;实施自然排水改造项目,逐步提升城镇排水防涝水平;更换城关镇老旧健身器材,满足职工群众日益上升的健身需求;开展城镇道路坑洼破损、照明暗盲区两项整治,确保职工群众出行安全。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有效开展企业包联服务,积极开展政务服务事项“ 四级六十同” 标准化工作,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 全区通办”“ 全省通办”,持续办好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不断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