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7 日/第 003 版要闻
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为促消费畅循环作出合肥贡献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
本报记者 许霞
“ 展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被誉为‘ 触摸世界的窗口’ ,在畅通经济循环、撬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接受了国际商报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合肥市通过会展经济带动消费升级、畅通循环、吸引投资的做法和成效。
据罗云峰介绍,合肥市连续 8 年获评“ 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2023 年合肥市共举办展会活动 640 场,同比增长 220%;展示面积 37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87.5%;参展参会观众达 585万人。
高品质办展激发消费潜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罗云峰看来,展会是连接供给与需求、流通与消费的重要平台。一场场“ 会展+产业” 的展会,让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从幕后走向台前,也让消费者看得明白、买得方便。
“ 高品质的办展,就是用高品质的供给激发高品质的需求,激发更多有潜能的消费。” 罗云峰表示,合肥市通过举办各类高品质的展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绿色、健康、环保、时尚、新潮的消费场景,培育壮大了新型消费,打造出新的消费增长点。
以 2023 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为例,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专项展之一,本届展会共有 95 家新能源汽车品牌、1000 多辆汽车参展,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 造车新势力” 与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老牌车企竞相登场,全方位展示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最新成果。罗云峰透露,这场展会共迎来观众 53.5 万人次,销售车辆 18037 辆,销售额超 31.7亿元,获得购车意向信息约 21 万条。
“ 会展作为‘ 消费者的乐园’ ,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使商贸、文旅、物流等行业加速发展,汇成一系列连锁效应。” 据罗云峰介绍,2023 年合肥市会展行业直接收入约 89.5 亿元,带动综合收入约 820 亿元,有力拉动居民消费,扩大消费潜力释放;住宿、餐饮业方面的拉动效果更为明显,全市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 22.8%和 16.6%。
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枢纽作用
大型展会还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2023 年,合肥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展会突破 60 场,同比增长 2 倍,展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城市美誉度加速提升。
“ 合肥居皖之中、承东启西,是联通南北,以及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罗云峰认为,从所处区域,以及交通、物流、成本等各方面来看,合肥都是一座非常适合举办各类展会的城市。
目前,合肥基础设施完备,已形成“ 米” 字形高铁网络,北沿江高铁、引江济淮工程持续推进,中欧班列以及海铁、公铁、空陆联运等资源深度融合,物流运输大通道全面打通。罗云峰认为,基于这些优势,合肥市可以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高品质办好各类展会就是
第 1 页 共 2 页
一个重要切入点。
“ 第十四届国际园博会,我们打造了城市新地标,擦亮了合肥新名片,开园以来组织了 15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单日游客最高 40 万人次,外省游客近 20%,累计接待游客超 700 万人次,创园博会历史新高。” 罗云峰举例说。
“ 举办一个展会、引进一批项目”
展会也是聚拢人气、扩大影响、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 通过展会活动搭台、技术资本路演、供需对接合作吸引上下游企业关注,促成一系列优质项目落地,实现了‘ 举办一个展会、引进一批项目’ 的目标。” 罗云峰举例道,2023 世界制造业大会共组织 974 家企业参展,展出产品 3000余件,一大批全球制造业代表性技术和成果集中亮相。展会期间,合肥市达成重大合作项目 62个,投资总额 617 亿元。此外,中国· 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展会通过市场化招商,邀请 600 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参展,促成 36 个、总投资超 113.6 亿元的项目现场签约。
办好一个展,带活一条链,扮靓一座城。罗云峰强调,下一步,合肥将聚焦市场化办展,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影响的行业展销会、供应商大会、产业链大会,力争展会综合收入突破 1000亿元,推动展会活动转为展会经济、会展流量变为发展增量,全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为激发消费潜能、畅通国内大循环作出更多合肥贡献。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