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民日报/2024 年/3 月/9 日/第 003 版两会访谈
打造粮食生产样板 建设农业强市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市长吉建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3 月 7 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市长吉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周口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农业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吉建军介绍,周口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粮食生产样板。周口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 2000 万亩以上,连续 6 年产量稳定在 180 亿斤以上。近年来,周口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053.9 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84%。2023 年,周口市全力打赢“三夏”攻坚战,积极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玉米单产实现周口历史性新突破,秋粮总产 78.81 亿斤,创历史新高。
建好国家农高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全链条布局、集群式发展,围绕小麦、玉米、甘薯三大产业,构建种质创新、科学种植、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物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吉建军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数字金融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周口国家农高区;国家级小麦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先后获批建设。同时,周口市引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等科研团队 7 个、博士 34人,加快构建小麦全产业链创新研发体系,打造小麦全产业链生产的“周口样板”。
吉建军介绍, 周口市依托粮食生产能力优势、 内河航运优势和现代仓储物流体系优势, 从 “粮头食尾” “农头工尾”破题,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现代食品制造业,加强功能食品研发创新。全市年加工转化粮食 80 亿公斤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 87.9%,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 180 多家,全市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 270 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534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8 家、省重点龙头企业 80 家。围绕打造十大百亿元级特色优质产业集群,全面启动“一县一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突出科技创新与应用,形成“一区多园”发展局面。
“2023 年,周口粮食总产 180.52 亿斤,稳居全省第一,周口国家农高区加快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乡镇全覆盖。”吉建军表示,“2024 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夯实基层基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率先建成农业强市。 ”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