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图们江报/2024 年/3 月/19 日/第 001 版
增进民生福祉 书写健康答卷
——珲春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李莹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卫生健康事业事关千家
万户。
近年来,珲春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按照建高地、强基层、补短板、提能力、优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坚实行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珲春市各公立医院均成立了运营管理小组,开展专业
化指导和分析,推行日间手术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规范医疗行为。
市人民医院以“ 五大中心” 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网络,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及骨与关节软组织慢性病可视化精准微创诊疗中心、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体系、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建成运行,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
为推动医联体建设提质增效,市人民医院加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珲春医院牌,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联盟,延边医院全年派出专家 187 人次来珲春开展诊疗服务。市中医医院依托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关系,2023 年向上转诊危重、疑难病人 5 人次。同时,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服务提升行动,通过不定期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巡诊义诊、科普宣传、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实现“ 小病解决在社区,疑难病症进医院” 的健康目标。2023 年累计派出医务人员 69 人次,开展义诊 27 次,服务群众 807 人。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珲春市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医学领域顶尖水平专家教授定期来珲春开展诊疗活动,累计出诊专家 17 人次,诊查患者 207 人次、手术 5 例;开展义诊 1次,诊疗 161 人。
珲春市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新模式, 2023 年申报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全部完成,通过在敬信镇防川村建设中医药科普长廊、设置户外中医药宣传展板、示范性种植中药材、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等方式,助推中医药健康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珲春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带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升。进一步优化村医队伍,全市 107 所村卫生室全面推行村医“ 积分制” 管理,春化镇中心卫生院王丽被评为全省“ 最美乡村医生”。
为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23 年,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5160 份,建档率 92.08%。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42 个,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 121748 人,其中,65 岁以上常住居民、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均达 90%以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脱贫人口签约覆盖率达 100%。老年人健康体检 21883 人。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实现重点人群管理 5761 人,提供服务 458185 次;次重点人群管理 2646 人,提供服务 199271 次。
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础;珲春要跨越,健康是保障。一条条健康制度的完善,一项项服务能力的提升,折射出珲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以及卫生健康建设带给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 1 页 共 2 页
站在新起点,珲春市以“ 领” 的担当、“ 创” 的精神、“ 闯” 的劲头,努力让人民群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