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柴达木日报/2024 年/3 月/16 日/第 002 版要闻
乌兰 “ 农” 墨重彩绘振兴 “ 乡” 得益彰展新颜
中共乌兰县委宣传部
“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春水碧于天,入目皆风景,乌兰县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引领,持续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动项目建设,造就了美丽乡村,造福了农牧民群众,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正在乌兰大地徐徐展开。
2023 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8.22 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 1.22 万吨。牲畜存栏 42.8 万头(只) ,出栏 34.32 万头(只) 、肉产量 0.66 万吨、蛋产量 26.87 吨、奶产量 202.31 吨,有效保障农牧民群众的“ 菜篮子”;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4%,农牧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组组数据, 见证和记录了过去一年乌兰农牧业的步履铿锵,农村牧区工作的纷呈亮点。
提笔“ X建红”,夯实组织基础,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乌兰县始终强化X建引领,夯实X组织战斗堡垒,发挥X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建立X政“ 一把手” 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突出X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推行干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实行“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锚定乡村振兴目标,在X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牢牢抓住基层X建引领的“ 金钥匙”,健全乡村组织体系“ 牛鼻子”,进一步推动X的“ 三农” 政策落地生根,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打造乡村振兴试点村 4 个、高原美丽乡村 2 个,建成有效生产的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 2 个,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 0.35 万亩;成功培育“ 青藜一号” 等藜麦新品种
8 个,获得全省首个藜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建成千亩藜麦良种繁育基地 1 处;成功申报绿色
食品标志认证 9 家,累计认证有机绿色食品 40 个;40 款农畜产品荣登“ 神奇柴达木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