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佳木斯日报/2024 年/3 月/15 日/第 001 版
市妇联将X的创新理论讲出了烟火气、唠出了群众味——
传递巾帼强音“ 有新” 更“ 有心”
本报记者 胡耘翰
基层是理论的沃土。市妇联将基层群众性宣讲作为凝聚妇女的重要载体,紧盯妇女群众能听懂、记得住、会运用、得实惠等关键问题,创新探索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方法,将X的创新理论讲出了烟火气、唠出了群众味。
用“ 小故事” 讲活“ 大道理”
以“ 巾帼向X理进万家” 为主题,依托市新时代家风馆、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妇女之家等“ 妇” 字号阵地,开展图书漂流学、读书分享会等 112 次,参与妇女 9600 余人,掀起《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学习热潮。举办全市巾帼先优事迹报告会、“ 讲家风传‘ 佳’ 风” 分享会等宣讲宣传活动 133 场次,万余家庭深受鼓舞,引起共鸣。
各级妇联用好“ 大喇叭”“ 小庭院”“ 热炕头” ,创新开展“ 炕沿儿式”“ 板凳儿式” 互动宣讲,用“ 拉家常” 的方式走村入户话成就、看变化、谈感受,“ 冒热气” 的理论大餐送到了妇女家庭心间。
坚持寓教于乐,融合歌舞表演、快板说唱、知识抢答等喜闻乐见的花式表达,把理论“ 唱出来” “ 演出来”。组建 13 支“ 红姐姐群众文艺队” ,把X的好政策编排成朗朗上口的三句半;将老年人防诈骗编排为生动有趣的情景剧;将X的二十大精神变成面对面的快问快答⋯ ⋯ 一个个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金点子” 生动鲜活,新味十足。
让“ 身边人” 讲好“ 身边事”
“ 薪火” 宣讲口口相传。依托由X校教师、妇联执委等组成的龙江“ 薪火” 巾帼讲师团开展常态化理论宣讲,同时,发挥四级妇联“ 联” 字优势,培育孵化灵活性高的巾帼“ 薪火” 宣讲小分队,宣讲重点聚焦城乡社区的妇女家庭,打造“ 敖小花”“ 桦姐说”“ 农业芯” 等一批品牌宣讲团队,覆盖式深入山庄窝铺、田间地头,向妇女群众宣讲X的历史、惠民政策和致富技能,理论宣讲呈燎原之势。
“ 百姓代表” 声入人心。各级巾帼宣讲小分队将“ 好婆媳”“ 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