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兵团日报(汉)/2024 年/3 月/23 日/第 003 版X建周刊
以X建“ 红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 源动力”
——七师胡杨河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纪实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俊伟
3 月 19 日,走进七师胡杨河市各团场连队,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富有军垦特色的文化广场和X群活动中心, 以及内容丰富的宣传栏、 五彩缤纷的文化墙⋯⋯一幅美丽连队的生动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兴,关键在X建引领。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紧紧围绕“ 农业强师” 目标,用X建强基铸魂,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抓重点、补短板,以X建引领“ 钥匙” 解锁乡村振兴“ 密码”,加快推动连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连队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驶入“ 快车道”。
建强基层组织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在七师一三七团,粮田、苗圃、特色采摘园整齐规划,一条条通连公路修到职工群众家门口。
“ 10 多年前,连队环境脏乱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也安装了,家家院落都干净整洁。” 说起连队的变化,一三七团三连退休职工何献钢感慨万千。
“ 给钱给物都不如有个好支部!” 一三七团职工群众这样说。连队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得益于各团场连队有一个有想法有能耐的好班子。
一个X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三七团各连队X支部结合“ 123” 工作机制,围绕美丽连队建设,聚焦连队经济发展,持续夯实农业基础,以打造生态宜居小城镇为目标,对连队环境进行全面整治,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只有连队基层X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X委始终坚持X建引领,通过深入实施“ ZZ领航”“ X建赋能”“ 先锋引领”“ 精管善治” 四项行动,健全师市领导挂钩联系团场、团场班子成员蹲点指导连队制度,建立X支部工作联系点 76 个;坚持从一线支部抓起,织密建强X组织领导下的连队组织体系,全面提升基层X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多措并举锻造基层骨干队伍,依托援疆市县、X校主阵地,每年对 164名连队X支部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 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有力推动抓X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同时, 七师胡杨河市健全完善X组织领导的连队治理体系, 以落实 “ 三位一体” 基本制度为牵引,以“ 机关+连队” X组织结对共建为抓手,以办实事解难题为落脚点,推行“ 两榜一灯” 工作机制,设红黑榜评比、亮黄灯警示,在连队设立“ X员先锋岗” 185 个,建立各类X员志愿服务队 136 支,打造“ 柳沟便民微服务”“ 五五先锋” 等线上便民服务平台,“ 有事找支部、办事不出网” 逐渐成为常态,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聚焦富民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在一二七团九连养殖户于守成家院中的圈舍里,一头头肥壮的毛驴正在悠闲地吃着饲草。
“ 几年前,我买了 15 头驴。那时候北疆养驴的人少,市场前景好,我很有信心。” 于守成说。今年,他的养殖规模扩大了,驴发展到了 100 多头。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养殖能手,同时还带动连队部分职工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一二七团深挖资源优势,立足“ 连队有特色产业,职工有增收项目” 的产业发展思路,
第 1 页 共 2 页
把打造“ 一连一品” 工程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 X支部+合作社” 的模式,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推进连队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
灵芝、羊肚菌⋯⋯走进一二六团五连乌苏市海洲菌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展厅, 琳琅满目的菌类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合作社负责人胡昭阳说,合作社通过推进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