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伊春日报/2024 年/3 月/22 日/第 003 版要闻
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 强化高质量发展节水保障
伊春市水务局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控
制性要素。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 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强调要“ 加强需求管理,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根据地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整区域空间布局,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引导人口流动,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水务局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强化水资源的利用管理,以节水优先为前提,全力谋划好市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生活、生产效益。打破了过去把水当作可以无限索取资源的旧思维,扭转了过去水资源的使用要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观念,将人与水的关系纳入正确的轨道上来。既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
明确可用水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用水资源
我市结合辖域内主要河流及重要支流的生态水量,确定地下水位、水量管控指标,明确可开发利用的地表水量、地下水量,扩大非常规水利用量。同时,按照确定的可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研究提出每个县域城市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控制性指标,确保人口规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当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市水务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项目,淘汰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针对农业这一用水大户,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严控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