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永州日报/2024 年/3 月/13 日/第 001 版
绿水青山绽笑颜
——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华兵 通讯员 陈良
2023 年,我市持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向X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永州水环境质量首次排名全国第 10,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 94.5%,同比提高 6 个百分点;污染防治经验做法获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市委在五年一次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坚定扛起“ 守护好一江碧水” 的源头责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四年国控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二十的市州,十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案例推介,“ 湘江源头”“ 千年鸟道”“ 烟雨潇湘百里生态走廊” 等生态品牌美名远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永州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
扛牢ZZ责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 X政同责、一岗双责”,调整升格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等综合议事机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 双主任”,亲自研究部署、带头调研督导。2021 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9 次。今年 1 月市政府与省生态环境厅签署推进美丽永州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协力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永州市“ 十四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永州市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永州落地生根。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工作责任的通知》 《关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硬性措施的通知》,在全省创新实行生态环境保护“ 七个一律” 硬性要求。创新实施“ 河长制”“ 林长制” “ 田长制”,统筹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市人大执法检查、市政协民主监督、生态环保监管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成为了全市人民的共识。
紧盯目标任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锚定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蓝天保卫战聚焦工业源、建筑工地源、道路移动源、生活面源四大污染源,制定十大领域实施方案,实施九大攻坚行动,2023 年我市环境空气优良率排名全省第 3,综合指数和 PM2.5 平均浓度均排名全省第 5;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质提升七大专项治理行动,县市区X委“ 五人小组” 领导包保负责重点流域水质改善,重点突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尤其养殖污染防治。 2021 年至 2023 年我市 52 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比分别改善 3.64%、9.99%、3.07%,2023 年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 100%,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农用地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超标地块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