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文物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04 版综合
宜昌:全力推进“ 两线” 范围矢量化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湖北省宜昌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75 处、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126 处。2021 年 11 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划定公布了“ 市保”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22 年底, 宜昌市已全部完成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 “ 两线” 范围空间信息采集工作,并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实施管控和保护;2023 年底,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均已完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空间数据采集工作。
提高站位,主动作为
在开展空间信息采集工作之前,宜昌市只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村组地址和 GPS 坐标,暂无全市文物矢量数据,既不便于项目设计单位初设阶段避让文物,也不利于文物部门进行“ 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许可” 审批,成为高效开展文物行政审批工作的堵点。
如何既高效服务项目建设,又有效保护不可移动文物?2021 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 ,就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通知》 ,就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出具体要求。为进一步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2021 年 11 月,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实施“ 宜昌市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空间数据采集” 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全市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及“ 两线” 范围进行矢量数据采集。
精心组织,确保质量
为扎实做好空间数据采集工作,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此项工作,并明确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