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卢新宁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2023年5月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现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推荐理由:
北大“才女”。她于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在校考研,主攻中国古典文献学。高起点、高学历、高层次、高品位使她的文学素养和文字能力有了高提升。在2012年时,她作为北大中文系友代表,参加了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典礼,发表了题为《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致辞,因其文质兼美,成为网络“爆文”,至今赞赏之声仍然经久不息。文学硕士毕业后,直接到中国新闻界的顶峰——人民日报社工作,成为一名记者,在教科文部工作13年,历任编辑、副组长、组长等职务,期间发表了不少优秀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言论,实现了由北大“才女”向新闻“精英”的转变。2003年,被破格聘为高级编辑。
评论“掌门”。2004年起,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2009年任主任。
在评论部工作10年内,始终践行着“追求比一天更长的生命”的人生和事业的誓言。人民日报评论部是人民日报“核心”部门,经常要对时局表明“身份”, 亮出“态度”。文章既要旗帜鲜明、严谨缜密,又不能死板面孔,满篇官话; 既要文采熠熠、气势磅薄;又要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很难! 因此, 这10年的历练加速了她的成长成熟,也收获了骄人“战绩”:她在报社支持下创办新闻时评栏目《人民时评》,于200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所写网络时评《华南虎能否成为一个契机?》获中国新闻奖;连续两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网评人”;还曾主持人民日报言论专栏“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以及人民日报“何振华”署名评论的撰写工作。同时,她也是“任仲平”署名评论写作小组的主要成员(“任仲平”是一个创作集体,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其所撰写的《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光荣属于伟大的奥林匹克》以及主持撰写的《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等评论文章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其中,《选择,凝聚在信仰
的旗帜下》还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她撰写的论文《从ZZ宣传到ZZ传播》,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章“高手”。她的文章特别是评论文章的风格,可以用她对《人民时 评》栏目的观点来概括:“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左宗棠语)。“择高处立”,是着眼高端,着眼大局,着眼大处;就平处坐”,是要脚踏实地, 坚持平民思维、百姓视角、大众容易接受的评述风格;“向宽处行”,是视角宽阔,题材宽泛,说话的宽松,栏目的路子宽广。她坚持通过网络检验真知: 曾多次主动做客强国论坛,接受网友的意见建议;也经常上网观看评论,及时了解网友对自己作品的反馈。她多年淬炼而成的敏锐思想和锐利笔锋形成了独特的文字特点:平实不平庸,尖锐不尖刻,指出不指责,强调不强加。同时, 她又是一位理论大家,曾提出过“寻找最大公约数” “打通两个舆论场”“从ZZ宣传到ZZ传播”“ 让ZZ有美感 、让观点有灵魂”等评论理念,在新闻评论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目 录
1995年
爱泼斯坦专访采写体悟:写出自己 1
1998年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牢记X和人民的重托… 4
2001年
传统文化迎候激情… 7
科普需要更多智士仁人:“哲人石丛书”引出的话题… 10
历史博物馆:激活古老文明… 14
让历史文化走向大众… 18
2003年
野性的呼唤… 21
环保:别忘了市场这只手… 23
2004年
皮影戏电影… 26
有人说,现在,轮到海洋了… 28
不需要节约了吗?… 33
请把空调上调1℃… 35
待机能耗:我们忽略了什么?… 38
区域环境合作高层国际论坛综述:打造“绿色长三角”… 41
2005年
汉语,我为你不平… 44
让年轻人走近历史… 46
行动起来 节约能源… 48
2006年
愿年味儿天长地久… 52
开辟更多的民声通道… 54
让“民声通道”更畅通 56
“山西省会在哪里?” 57
青藏列车:在渴望中出发… 59
国学需要怎样的“时装”?… 61
用改革推进和谐之路… 63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介绍:追求比一天更长的生命… 65
2007年
26.2007,我们充满期待… 72
当春节开始走出国门 74
打造网上和谐文化… 76
警惕全面小康成果被“颠覆”… 78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80
让道德不再“孤立无援”… 82
农民工找到新归属:广州环卫工覃振凤的追“星”路… 84
为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87
节日,渐渐明朗的“中国表情” 89
传统节日:“激活”比“法定”更重要… 91
“华南虎事件”能否成为一个契机?… 93
从韩相辞职看官员荣耻 95
道德的力量… 97
2008年
“百姓的事就是国家大事”… 99
是什么让“绥德事件”由坏变好 101
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 103
“非暴力”谎言掩盖不了暴力罪行… 105
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107
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109
参与写作《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体会:
在寻找“最大公约数”中形成共识… 117
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 123
热烈祝贺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光荣属于伟大的奥林匹克…125
北京,打开通向明天的大门… 127
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上):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 129
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下):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 137
《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写作体会:“三十年风云一纸书” 143
强国论坛座谈交流:“任仲平背后的故事” 146
为博物馆免费开放喝彩 150
中国的机会世界的机会 152
2009年
强国论坛座谈交流:“言说时代”的人民日报评论 154
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上):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171
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下):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 178
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探析:从ZZ宣传到ZZ传播… 185
在中国传媒大学“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上的演讲 195
关于评论竞争的思考,兼谈“任仲平”的追求:X报评论的历史方位…202
在舆论新格局中增创新优势… 207
2011年
让“艺术鲜花”植根“生活泥土” 209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X成立90周年(上) 211
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X成立90周年(下)………219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作体会:重塑现代ZZ话语体系……225
社评,艰难的说服… 233
2012年
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237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一:转型十年中国理念 239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上):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 247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下):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 255
《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任仲平写作体会:
成就报道应有全球意识、问题意识… 263
2013年
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侧记:中国有梦青春无悔… 267
十八大以来新局面新风气新进展述评: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 274
“穿越”在两个舆论场 282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X中央开创外交新局述评:
让我们共同的世界更加美好… 285
2014年
看X报评论如何过冬… 297
人民日报评论数字化生存的思考:保持X报评论的“新媒体敏感” 300
我们离“看不见的宣传”有多远?… 304
2015年
在海丝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讲好丝绸之路的现代故事… 306
在“X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高端对话”上的发言… 309
《一道背负:日本父子的侵华战争责任对话》序:背负,才能最好地放下…311
2016年
在第八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评论员对话会上的演讲:
构建发展与复兴的“东亚价值观” 313
在媒体融合与资本市场高峰论坛的致辞:用好资本平台助力融合发展…317
写在习近平主席主持G20杭州峰会之际:从杭州再出发… 319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327
“中国印记”为何值得期待… 329
X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观察之一:理论创新,不忘改革初心… 331
在X报总编辑年会演讲: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 338
在首届中拉媒体领袖峰会上的演讲:以交流合作拓宽相互理解之路… 345
给融合加点催化剂… 348
让ZZ有美感 让观点有灵魂… 350
推动构建“东亚价值观” 353
2017年
致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为新江苏构筑“巧实力” 355
在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内容+”将成为媒体融合关键词… 358
在第二届X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上的致辞:迎接X报评论“众筹时代” 362
在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打造具有媒体特色新型智库…365
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让新闻现场激荡历史回声… 367
寻找生命的渡口… 374
卢新宁的《北大致辞》为何广受赞誉,经久不衰? 376
2018年
海外传播力论坛致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助推海外传播力提升 379
在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正式上线仪式上的演讲: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办“人民号”?… 381
在全国X报网站高峰论坛上的致辞:砥砺前行新时代深度融合新作为…384
当舆论能力成为“时代刚需” 387
关于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实践的思考:主流媒体如何巩固主流地位… 389
在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演讲:融合: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394
在2018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的演讲:媒体融合如何“合而为一”………397
在“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慈展会国际公益峰会上的发言… 401
提升“四力” 打造大评论… 403
新闻人的思想火把… 406
2019年
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图片展上的讲话… 409
在“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香港)大型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以爱国之情 为报国之行… 411
2020年
在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成立典礼上的致辞:
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香江文化气象 413
2021年
在“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国建造主题展上的致辞(新闻整理稿) 415
2023年
在2023年度国际湾区高峰会议上的致辞(新闻整理稿) 416
爱泼斯坦专访采写体悟:写出自己
(1995年)
作为记者,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机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尽力用手中的笔向更多的人描述、介绍这些,并追求某种真实——重要的是这种真实通常是借助我们的手揭开的。
这使我们的职业有了某种神圣和庄严的意味,也使我们在拿起笔叙述这些事实时应格外谨慎——在事实之外,我们的叙述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读者接受真实的程度。
威廉·大卫·斯隆说过:新闻未必是枯燥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不少人认为追求客观真实的新闻只能遵循某种样板中的规定,一味地依照某种规则成为千篇一律的面孔,并且认定新闻很难创造个人风格。
斯隆认为事实不是这样。他说新闻是可以写好的,并且可以写得很杰出。但我们必须像对待其它写作一样,来看待新闻写作。重要的是要看读者能否从你的新闻作品中感到一种围绕事件和人物的氛围或情调,并且深受吸引。
斯隆的话有助于打破我们的某种偏见,尤使我这个并非科班出身的新闻后进获益匪浅。我理解一名记者在书写事实的同时必须慎重对待给出事实的话语, 慎重选择最适于表现事实的属于自己的表达风格。这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写成了《“中国是我的家”—访爱泼斯坦》一文。
我面对的是一位史书般的老人。作为新闻界前辈,他已经有65年的写作生涯;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比我还早9年——虽然他长着一双棕色的眼睛。采访爱泼斯坦这样的名人,禁不住使人会有一种小小的惶恐,这使我在走近爱泼斯坦之前,急切地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他的情况,以不致在面对他时不知所措。
我查遍了报社图书馆,但一无所获。后来才知道,爱泼斯坦的著述基本上都是用英文出版的。在与爱老工作过30多年的《今日中国》杂志联系后,我幸运地获得了三页纸的介绍,虽然这些资料对于这样一个老人而言太简单、太单薄,但有胜于无,仍使我很是欣喜,并且认认真真记下了其中对我有用的重要部分。我揣着这几页纸在4月13日下午走进了爱泼斯坦先生的家。
爱老的中国话讲得并不流畅,但这并没影响我们之间的沟通。他和蔼、幽默、安详,而且善解人意,充满了对人世的洞察和豁达——只有拥有丰富的阅历和长久的思考习惯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们谈起了过去,80岁的老人反
应敏捷,记忆犹新。我不再拘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不像一次采访,倒像聆听一位温厚长者讲故事。他讲到七七事变的第一声炮响,讲到他所经历的数千次轰炸,讲他们如何剪开铁丝网、绕过警犬,从日寇集中营死里逃生,讲充满危险但也充满欢乐的延安之行。这一切,我过去只是从书本上见过,而现在是听一位身临其境、身经其事的老人重述。爱泼斯坦先生很高兴我在许多关于他的事件上有所了解,在交谈中我的一些提问多次引起了他的话题,他还拿出照片和书指给我看当时的情景及有关记述,这使我有了很多感性的体味,并且因此获得了不少珍贵的细节,例如延安之行的照片上爱泼斯坦的笑容格外灿烂。
临别时,爱老送了我一本他24岁写的新闻著述《人民之战》,并告诉我, 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在出版他的另一本书《突破封锁访延安》。回到报社的当晚, 我向出版社同志索借此书,第二天拿到了它。4月20日是爱老80寿辰,专访须在此之前见报,我必须在短时间内看完这两本书,这是我了解爱老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4月份我一直在值夜班,每天下午编稿,晚上夜班,早晨休息,时间很是紧迫。3天后,我抽空粗略翻完这两本洋洋几十万字的新闻著作,受到了更深的感染——为爱泼斯坦的品格、文风以及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追求正义与真理的精神。
我所要写的是那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人,是中国革命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是一个记录历史也书写历史的老人。几天来的采访和阅读,使我感到了一种历史的凝重感,而培根说“历史使人理智”,面对这样的人生,你不能用轻巧华丽的笔触去描绘。当我动笔的时候,当我选择语言的叙述方式时,那种凝重使我本能地拒绝了某些语句,“你只要把本来的那个他写出来就已经色彩缤纷,他不再需要任何渲染”,我这样对自己说,并且尽力去做。在行文中, 努力使自己的叙述尽可能地平静,而试图让读者自己在字里行间,在种种事实面前,感受爱泼斯坦不同寻常、波澜壮阔的生命激情。
80年极其漫长的岁月里,爱老有许多堪书堪颂的情节,但篇章所限,不容罗列,必须慎其取舍;而即便是择其华彩后,因时间跨度大,也仍易陷于单调的罗列。为此,在写作方法上,我作了一些处理,在每个章节加入现时场景, 以冲淡故事的冗长感。
这篇专访发表后受到了一些好评,这种鼓励使我能在今天更多地回望自己, 获得某种启示。记者也许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能够身临其境地深人体会发生在各种人物身上的不同经历和独特命运,也能够凌空而起、超离其上、不动声
色地讲述生活的万般情致,这样他才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视点,一个真实而充满意味的视点,这种视点因此易于被读者接受,并且由于独特的叙述风格引起他们的兴趣。事实上,在读爱泼斯坦的新闻作品时,我时时能够感到这些,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在写《“中国是我的家”》这篇专访时的方法,并且影响了我的文风。如果说我的这篇文章赢得了一些好评,那么应该感谢爱老,感谢他的风格对我的感染和启发——我们都从报纸上看到他那篇朴实美妙的生日致谢辞,并且深深为之折服。
我还要特别感谢范敬宜总编辑,看完这篇专访后,他几乎未加删改,并且肯定了“个人风格”,这决非意味着我的文章真地形成了风格或是已经不用修改——事实上它还很是粗糙——而是他借此机会表示了总编辑、社领导对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希望:在牢记种种严肃的宣传使命和政策规定的同时,仍然还应该而且需要拥有自己的色彩,仍然可以写出属于你自己的风格,我想这一点远比他对我文章的肯定更有意义。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牢记X和人民的重托
(1998年6月15日)
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我所在的人民日报社表达一个普通记者的敬意和祝福。
7年前,当我走出大学校门成为一名人民日报记者时,曾有人不无羡慕地对我说:恭喜你,你站到了中国新闻界的顶峰,这使当时的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如今,导引我成长的人民日报迎来了它的50诞辰。在今天的这个庆典上,面对这么多的领导和前辈,我再次感受到作为人民日报一员的幸运,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一种压力——如果说50年来风雨沧桑的人民日报给了我们一份引以自豪的荣耀,那么站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身为一个年轻记者,该怎样做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它的优良传统,使这份荣耀不致被辱没?
这些年来,我们的报社一直在强调“高出一筹”。这是作为“全国报纸排头兵”的人民日报对自身的要求,是作为“X和人民的喉舌”的人民日报对自己的期盼。在我理解,这种“高出一筹”首先要求人民日报记者具备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人民日报老社长邓拓“永远与X和人民站在一起”的磊落言行;是冒死写出真实的范长江“新闻记者必须有正义感”的执著信念;是李庄、田流等人民日报老记者坚信在X的领导下“靠人民吃饭,靠真理吃饭”所树立的“记者的修养和品德”。这种境界,大言之是指在任何时候坚持X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有正义感,不苟合,具有一种人格力量;小言之是在喧嚣纷杂的世界里坚守阵地,珍惜X报的声誉,不流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几十年来,人民日报社的许多同仁在不同的年代实践着这种境界,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国农村率先推行“包产到户”的是在浙江永嘉县,而他们迈出这历史性一步的理论依据则是我们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当时的永嘉县委正是凭借着1956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那篇文章力排众议,最终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写那篇报道的只是我们报社的一位普通记者,在那个时代敢于刊登这种真实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实事求是的言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让我们看到了X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勇气。
我还听说过这样两件事。前两年,我们报社的一位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到上海某国有大企业采访,采访到了第四天,企业的领导真诚地说:“看来你真是来采访,而不是拉广告的。”事情虽小,但在新闻界风气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下,用行动展现了人民日报记者的素质。
还有一件事是关于我们报社一位老编辑的。前几年在参加报社“东南西北中”大型专题报道中,这位老编辑去甘肃采访,这个消息被当地一位与他保持十几年联系的通讯员知道了,这位通讯员搭车在沙漠里穿行了十几个小时守在一个他必经的路口,只是为了能见上这位老编辑一面,当面向他道声谢。十多年里我们的这位老编辑多次给这个从未谋面的通讯员写信,就他的来稿讲解有关新闻知识。那天,他们在丝绸古道上的见面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让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和通讯员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送送稿子发发文章,而是真正的鱼水之情,从他们身上折射出X报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
上面的这几个我听来的普通故事,因为没有向当事人核实,或许不够准确。但这样的故事能在人民日报这个地方流传,而给我讲这些故事的人又都是与我一样对他们充满敬意的年轻人,本身就说明了我们人民日报社的风气。事实上, 在我们的身边像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在今天我们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集体里, 许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朴实的行动实践着一个X报工作者的追求,在他们平凡的身上闪烁着崇高的境界之光。作为一个年轻的记者,我庆幸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不是因为它的地位,而是因为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已经形成并拥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一笔丰富的精神资源。作为记者我们无权让这笔资源化为个人资产,而应从这样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牢记X和人民的重托,达到人民日报记者应当追求的境界。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历来讲究的人品文品俱佳,是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德才兼备”、“五个根底”、“六种作风”。有了这样的境界,有了这样的自觉追求,才能真正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地把我们的工作,与X的事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
半个世纪以来,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年代,几代人民日报人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这种境界。他们是为我们高山仰止的老前辈,也是今天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同仁,多少年来,他们牢记X的嘱托,把祖国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用手中的笔实践了自己的理想。如今,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空前壮丽的历史活剧,身为X报记者,我们有幸处在社会大舞台的前端,并且得以亲身参与这场伟大的实践,这是何等的幸运!一位新闻界前辈这样说过: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愿我们能够用心体味“人民日报记者”这几个字的分量,愿我们用积极的行动实现我们的追求,以无愧于人民日报曾经创立辉煌的50年历史,无愧于我们伟
大的时代,无愧于我们伟大的人民。
博物馆里川流不息的观众, 古迹遗址前人头攒动的游客。在历史的烛照下—— 传统文化迎候激情
(2001年1月8日)
在国外频频掀起中国文化热潮的“中国黄金时代文物展”,近日在祖国首都遭遇热情。1月1日下午,这台更名为“世纪国宝展——中华的文明”的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纪艺术馆首次亮相,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半天内有
近千人观赏了精美绝伦的国宝。
联想起这一两年其他文物展览的盛况,有关专家欣喜地感叹:传统文化颇有当年“严肃音乐复兴”之势。
生活风尚
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季告诉记者,今天的观众对于文物考古展览的热情是以往不能想像的。
以历博为例,2000年举办的展览几乎都有出乎预料的表现。年初“龙的艺术”展览在北京与台北同时进行,集中展示了新石器、青铜器、明清瓷器、玉器等等关于龙的文物,没想到这个“贺岁展”在两个城市同时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热潮。摩肩接踵的“龙的传人”从那些数万年前的粗大石器,千百年前的精美铜器玉器中,静心体味先人的气息。观众评语中,一句“从中体味那传之久远的民族精魂”,让布展的专家们几欲泪下:这种理解准确地传递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敦煌艺术大展”堪称去年最火的展览。两个月时间里,30多万观众带走了对丝路之珠辉煌历史的崇仰之情。那些天,高峰日达8000观众,创造了历博建馆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那种扶老携幼的场面生动地诠释着人们对于古老历史文化的强烈热情和旺盛需求。因为这种热情与需求,正在改建的历史博物馆克服种种困难,于年底推出了“珍藏特展”。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最新统计,去年共有680万人次的观众,又创历史新高。有关负责人介绍,1997年以来,故宫观众年年递增。无论寒暑,总有川流不息的人流涌进这红色的宫门,最后带着满意陶醉的神情离开。
无数博物馆、遗址就这样成为人们假日游览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周口店、涌向兵马俑,在祖先留下的遗迹旁,沐浴传统文化的气氛,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
媒体热点
这两年来,举凡文物考古、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重大事件,都成为媒体倍加关注的重点。在网上网下多种媒体的交相和应中,一向生涩冷僻的古代历史文化,细致亲切地弥漫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点击各大网站,搜索这一年备受网友关注的重大文化新闻,便会发现,关于考古的发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古代历史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傲居榜首。圆明园国宝回归、西部文物状况、舟山古城保护、老山汉墓发掘、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展,直至三星堆考古,这些话题曾在所有著名网站的醒目栏目出现,引发过千万“网民”的热情。
保利博物馆回购圆明园国宝后,应网友们的热切要求,人民网“强国论坛” 专门请来有关专家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场面热烈;在此之前,“强国论坛”邀请文物专家和政协委员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设网上论坛,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在与网友的现场交流后,专家们对于网友提出问题的水平、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以及强烈的感情大加赞赏、甚为感佩。
对于传统文化的报道,也当然地成为各大报章的重点,它们以“独家报道”、“特别报道”的形式,占据了重要版面。即使是一些偏重于社会生活的报纸, 也在读者期待的目光中,将这些报道图文并茂地置于醒目位置,不惜篇幅和版面。
在今天人们关切的目光中,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正渐渐复活着它的一颦一笑,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精神渴求
人类需要历史,需要可以感触、可以体味的历史,需要在必要的时刻,重新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从而使现在与未来在历史的泽被下,更加明亮和坚实。正是在历史的烛照下,千百年来我们民族所凭信的精神支柱、文化的根源,才能得以绵延不绝。
这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从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抬眼,关注那些乡野之中风尘仆仆的考古学家;这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观众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奔向博物馆里的那些文物珍品;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像夏商周断代工程那样严谨晦涩的学术研究,会引起如此多国人的牵挂。
近些天,北京在西黄城根道路改造工程中发现了明清皇城城墙基础。消息传出后,发掘现场每天都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的围观,不少原来住在这里,后
来搬迁到房山的群众,也闻讯特意回来,问这问那。住在附近的百姓主动为发掘人员端茶送水;有的还将自家收藏的清代地图送给文物部门。群众感叹:当时真不该拆了这些珍贵的城墙,现在虽然只剩下墙根,但一定要保护好……此情此景,令考古发掘人员为之动容。
珍惜自己的历史并且有能力顾视、守护自己的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章节。近两年来,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所遭遇的热情令人欣慰,一位学者由
此感慨:“回望历史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每一个现代人在面对未来时必需进行的心智操练——因为历史性是现代性乃至人性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对于我们这个跨入新世纪的文明古国而言,古老的历史文化的滋养,是中华民族
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
科普需要更多智士仁人: “哲人石丛书”引出的话题
(2001年2月20日)
或许因了这个话题,才能够在京城逼人的寒冷中,迎来如此多专家学者的参与。
年届八旬的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王绶琯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何祚庥院士, 中国科普研究所郭正谊教授、李元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金吾伦教授、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吴彤教授……30多位学者冒雪参加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京举办的“哲人石丛书”科普出版座谈会。
从白雪漫天到暮色四合,“哲人石丛书”引发的“科普”话题让长达5个小时的研讨始终处于热烈的气氛中。其间,王绶琯院士的一句话引起共鸣:“整个科普领域处于需要智士仁人的时候,需要有责任心的人担此重任。”
从青少年科普到成人科普
“哲人石丛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主策划引进的中高级科普丛书, 这套丛书自1998年推出以来,已经出版了“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当代科学思潮系列”三大系列共30种图书,被新闻出版署列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唯物论和科普知识重点选题”,多次夺奖,一些书不断重印,创造了国内颇有影响的科普品牌。在科普图书出版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能有此佳绩,原因很简单:定位准确。
“成人科普”的大旗,帮“哲人石丛书”找准了读者。
长期以来,我们所说的科普总是自上而下的,往往是针对文化水平低以及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实际上,“科普是无人不需、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多年专注科普工作的卞毓麟先生认为,科学传播可以分为几个层面,一是科学交流,主要指发生在科学家之间的科学对话; 一是科学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教育期间接受的训练,具有强制性、系统性和时间性;一是科学普及,这是整个大众人人皆需的,即便是专业科学家也同样存在科普的课题。
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感兴趣程度非常不平衡,对传统知识的了解程度之高,与对现代科学知识了解程度之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于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水平很低,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意识。座谈会
上,许多专家指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成人科普” 迫在眉睫。科普工作者特别是出版单位应当看到广大民众之中蕴藏的巨大需求, 扩大科学传播的力度和范围。
从出版家到大众传媒
在科学走向大众的艰难历程中,图书出版和大众传媒是十分关键的两个环节,遗憾的是目前这两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毋庸置疑,随着国家对于科普政策上的重视,科普出版出现了局部繁荣, 但这与整个图书领域的发展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社长翁经义因此说,科普出版有鼓舞人心的一面,也有惨淡经营不断经受考验的一面。在红红火火的各种书市和订货会上,科普图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更表现在科普出版人才上的严重欠缺。北京大学刘华杰副教授指出,出版业内人士在把握科普选题时明显力不从心,目前全国几百家出版社中只有十多家在科普图书出版上有点影响,有能力的策划人才更是稀缺。他强调,科普出版背后有三块知识背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普图书的出版者如若缺乏这三方面的理论训练,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科普精品,还会产生对科学的误解,导致“伪科学”书籍的盛行。
来自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不久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京郊开了三天会议,议题是让在前沿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向科技新闻记者介绍最新的进展以及热点问题,促成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对话”。“对话”过程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一方面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专业的科学家并不多,另一方面从事科普宣传的记者有科技专业背景的微乎其微。这两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对话”的阻隔,如果连科技记者都不能理解科学的过程,又怎能将科学准确地传递给民众?
在我们这个时代,大众传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百姓是通过像电视、报刊这样的大众传媒获取信息的。因此大众传媒是科普诸方面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力量,科学界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许多新闻记者原有的科技背景不够,而科学知识的补充速度又低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因此无法适应对现代科技前沿的及时报道,更无力应对科学技术的专业性与新闻传播的普及性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科技报道较之20年前有相当规模的发展,地位也显得重要得多,但是,从报道内容来说,多偏重于技术与工作,真正阐述科学精神和思想的新闻不多。
《科学时报》总编辑刘洪海因此呼吁,新闻记者必须紧跟时代,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在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更多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
从专家中心到公众中心
座谈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李大光提出的“科普工作必须从以专家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赞同。
李大光说,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公众产生了某种惶惑和不知所措, 这种疑惑不仅针对新的科技,也针对这种新科技带来的社会新变化,他们需要得到更加完整的答案。过去的科普作家习惯于自上而下,满足于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用通俗语言就科技而科技,这种形式当然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公众的需求。今天的科普必须站在公众的角度,让科学家与社科学者、人文学者携起手来,共同探讨科技所带来的令人兴奋、也让人困惑的社会话题,将人类知识的总体、科学人文学家群体眼光放在公众的身上。这是科普工作的世界性的新趋势。
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感慨,科普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人们对科学知识有一种内在的需求。人们本能地希望对自己生存的世界有所把握,希望了解科学,通过科学了解世界。科学传播抓住了这一需求,就找到了工作的本质。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李竞教授于此甚有心得。4年前李竞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科普演讲团,这期间,从行星大十字、狮座流行雨,到天地大冲撞、地外文明,李教授的讲题总与公众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相关,因而深受欢迎。
从专业科普到社会参与
科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仅仅有政府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在国外, 科技团体大众传播企业及民间基金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都不同程度参与科普活动,一些国家在民间还有专门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为己任的科技团体。
在我国,科普还被认为是科协的主要责任,其他科技团体、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尚不够热心。中国科技信息所武夷山研究员指出,类似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他们是通过采取一些硬性措施,才使得这种形势得以扭转。如规定大学设立的一些科技中心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开展一定的科普工作。美国航空航天局不仅要求其九大研究中心搞科普,而且在某些大型计划,如“发现”号行星科学航天计划的“项目机会预告”中,要求研究机构在
申请项目中,必须同时提出一项开展相关科普的方案。我们国家也应采取强制政策,充分发掘可供利用的科普资源。
王绥琯院士倡议科技界、新闻界、出版界形成一条战线,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特别要充分利用退休的科学工作者,不要让资源闲置。卞毓麟则提出国家应制订政策激励科学家热心科普工作,如在评估一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时, 也应该有一些相应的指标,比如:你是如何向公众介绍你所从事的工作的?如果这条是零分,总分就应该不太高……
5个小时的座谈会,几乎没有人主动退席。严肃认真的气氛、争先恐后的发言、热情洋溢的建议,让人充分体会那沉甸甸的使命感。这种使命包含着这样的理解: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科学素养,将会导致民族文化中科学精神的缺失; 只要唤起更多关注科普的智士仁人,就能催生鲜艳的科学人文花朵。
历史博物馆:激活古老文明
(2001年12月18日)
最近两三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报章上看到文化展览火爆京城的消息, 比如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比如敦煌艺术大展,比如金色西藏展,比如大唐风韵、盛世重光。
这些新闻的背后,都有个读者十分熟悉的名字: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中的那些热烈的场面和感人的细节,都发生在那座人们熟悉的建筑之中,它使庄严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平添了几分历史文化的喧腾,也使一度沉寂的历博重新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来自时代的压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窗口”。
几十年来,这个窗口展示着我们祖先辉煌灿烂的创造,接续着过去与现在。作为全国博物馆的领军之将,历史博物馆是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科研重镇,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地,也是首都北京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
然而这个文化符号,在20世纪末遭到了严峻挑战: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历博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历博有了更新的考验。
一个小细节可以说明。历博副馆长李季曾满怀热情邀请自己的朋友参观历史博物馆,结果一个朋友委婉地表示:参观你们历博没有6个小时下不来,时间太长,也太枯燥。另一个则干脆拒绝:历博有什么可看的。我小学时候就看过了。
确实,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历史博物馆只有一个常设展览《中国通史陈列》, 并且任门外沧桑巨变面孔不改。天安门广场寒暑数易,人们的服装流行式样都变了好几茬,可进入历史博物馆却一切如故。
当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博物馆是不用考虑观众感受的。更不会关注社会的反响与为公众服务的效果。在那种体制下,历博的事业发展主要靠国家,“经费等待政府拨款,工作等待上级安排,展览等待观众找来”。
而此时,国外先进博物馆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新气象,不断让历博人感到震撼。90年代中期,历博年度事业经费大致只相当于上海博物馆的1/10。不论在陈列条件、库房设施,还是在安全防范、文物保护等硬件上,
历博均已相当落后。而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专业人员结构,也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历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一方面,单靠国家拨款,只能维持职工基本工资需要,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高水平展览的举办和引进;另一方面, 在其它兄弟省市博物馆改革创新的比照下,历傅正在丧失一个国家博物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改革的动力
历博的改革从更新观念开始,将“观众”放至一切之先,将“经营”提到工作中心。过去仅仅强调博物馆是公益单位,实际上,博物馆同样存在着经营的问题。博物馆作为文化商品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如果没有观众,社会效益也便无法体现。
如何吸引观众?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提出,必须在将博物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树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意识,把博物馆的展览与展览馆的其他产品,如书刊、资料一起,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高品位的文化商品,纳入文化产业的思维中去。
从当初计划经济下“展示”静止不动的“文化产品”,到市场经济下“经营”有一定特殊性的“文化商品”,这种观念上的飞跃,带动了历史博物馆整个经营理念和运营机制的巨变。
它要求博物馆首先必须改变封闭于公众之外的状态,关注社会需求,根据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设计文化商品;其次要像厂家商家推销自己的商品一样,去推销自己的文化商品。而后,还要计算投入产出,追求最佳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结合。
回头想来,近年来博物馆始终被列为国家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 改革在整体上有一定的章法。在观念变革的带动下,陆续推进的博物馆运行机制改革、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后勤改革,都围绕着一个重心: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观众,经营产业。
比如作为历博的重要部门展览部,任务是“有计划地推出高水平的展览”。但这里的“推出”不再像以往一样,只要通过政审开展,展览部的任务就算完成,而要求“全程跟踪”。展览部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作为负责人,既要在选题上关心公众需求,关心热点,也要在展览后关心观众反应,关心票房。
来自历史的潜力
历博X委书记谷长江给大家算了笔账:几十年时间,历博平均每年只有50 万观众。北京市人口是1200万,一个人一年来一次需要24年;全国12亿人,一人来一次要2400年。这是历博的潜在市场。
而历博有38万件馆藏文物,当时展览的文物仅仅是5000件左右,不到1/70, 将展厅文物全部转换需要76年。这是历博拥有的资源。
“历史”的潜力,是历博向观众提供生动的“文化商品”的保障。对博物馆来说,展览是它与社会交流的纽带。不断推出新的展览,表明这个博物馆不是历史标本,而在与时俱进。
2000年的龙年恰逢千年之交,历博敏锐地看到了“龙文化”热中潜藏着商机。于是两岸历博首次携手,为“龙的传人”举办《龙文化特展》,并首次使用促销的手段。大年初四那天,从早上5点半就有人在门口排队,历博成为那个年节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2000年夏的《敦煌艺术展》使历博人又经历了一次情感冲击。这次展览经过了更为周密的市场策划,最终在京城形成了“人气比天气热”的场面。观众最多的一天达8000人,创历博历史之最。拥挤的人流从南边的售票处蜿蜒到北边革命博物馆的门前,为减缓展厅的压力,售票员不得不两次中断售票。
面对此情此景,历博人感慨万千。看惯了门前冷落的博物馆,习惯了工作人员比观众多的过去,再看看今天的盛况,才知道博物馆原来也可以做成这样。
从未做过任何广告的历史博物馆,开始在公共场合宣传自己。在地铁、王府井和西单等繁华地区做灯箱广告,在机场杂志、报刊上介绍最新展览信息, 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宣传网站。
这期间,细心的观众发现,历博一改昔日“官商”面孔,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取消入口处延续十几年的1元存包费;向观众提供免费展览介绍; 展览中认真听取观众意见,连夜进行调改……
来自国家的魄力
三年的改革,使历史博物馆有了发展的活力。但作为非营利的公益事业, 博物馆毕竟很难在财政方面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得到根本改善。在理顺了管理机制之后,它所要承担的文化任务需要更多的物质支撑。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国家决定在未来的5 年里,对中国历史博物馆进行前所未有的大力度资金投入,用于建设一流的国家博物馆。这个行动,反映了一个文明古国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表明了我国政
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决心。幸运的观众将在历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
历史博物馆将举办各种大型文物展览。除新改版的常设展览《中国历史陈列》外,每年还要同时展出3-4个经常更新的、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古代文明的专题历史陈列,如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中国古代民族文物展。
每年还要推出2-3个较大型的精品式文物特展和2-3个丰富多彩的小型专题展览。让观众来到博物馆,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每年引进和输出1-2个高水平的展览。最近几年将举办埃及、希腊、罗马文明展,让我们的国民不用出国,便能感受其它古老文明的魅力。
未来几年,历博将继续征集历史文物精品。新石器彩陶、成组的古代玉器、战国及汉代简牍、汉代玻璃器、两晋南北朝石佛造像等,进一步充实历博藏品目录。还将建立现代化文物保管设施、信息工程体系、多媒体观众导览系统、国际一流的博物馆藏品科技保护中心,加强考古与文物的学术研究;推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丛书》、《中国古代文物大系》、《海外中国重要文物辑录》等文化巨著。
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家博物馆献给观众的精神食粮,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最好缩影。
五千年文化积淀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资源,百集电视片《中国博物馆》激活逝去的岁月——让历史文化走向大众
(2001年3月19日)
也许仅仅说“震撼”还远远不够。
100个中国古代社会的话题,数千年文明演变的历程,行程37万公里的外景拍摄,前后近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2040分钟、102集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中 国博物馆》连缀起一个东方古国的辉煌。
没有枯燥的解说、呆板的格调、生涩的术语,严肃的博物馆活跃起来,有了气韵;静止的文物丰润起来,有了呼吸。光与影、声与画,先进的影视手段让五千年的文化中国跃然眼前,雄浑厚重,而又意趣盎然。
“这是用镜头写就中国文化史的艺术精品,是用现代手段弘扬历史文化的成功尝试”,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座谈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们惊叹;“你们为全国人民办了件大事、喜事1面对这部“文教大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震撼和兴奋”中称赞。
源自100个博物馆的往事
《中国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广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全片从全国1800多家博物馆中,精选了100家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博物馆为素材,寻找小的切口截取历史事件,从印刷到冶炼,从茶叶到民宅, 从戏剧到盐业……使102集巨片由一个个富有文化个性的历史细节组合而成,生动亲切地构筑了引人入胜的时空,让观众随着镜头进入其间,细致入微地体味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变迁。在整整3年的时间里,摄制组从台湾到西藏,从中原到边疆,跨越了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地理距离;历史跨度则上至恐龙时代, 下迄1840年,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到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让所有消逝了的,重又回来;早已远去了的,再次清晰起来。”与以往的同类记录片相比,在构思、手法、叙述语言上都具有开创性。它不仅仅是透过文物看历史,而且将历史与现实、馆内与馆外,古与今,融合一体,用现代人眼光观望历史。在两位历史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解说词,融进了对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突现了人与历史的对话。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师大、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担任该片的
顾问。不仅仅是文物部门参与其事,还集中了博物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强大的顾问阵容,保证了选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得这部文化大片充满了流畅的文化气韵和深邃的思想力度,成为吸纳当代最优秀技术成果的艺术精品。历史学家毛佩琦感叹,这部巨片拍出了活的历史。
时代呼唤文教大片
这样一部规模宏大的文化巨片一经露面,便赢得好评如潮。1999年试播时即已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
人们称赞它,在于它以丰富内涵提升了电视片市场的文化格调;在于它借助先进的影视手段,探索了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在于它激活了五千年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极具特色的文明形象立于世界之林;面对外来文化和观念的冲击,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张扬爱国主义,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鲁迅先生说,爱国需要读史,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然而,国人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了解却不容乐观,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程度非常低, 按满分100分测试,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分仅为二十几分,即使是高学历者,平均得分也只比整体平均分高出几分。
而影视作为一种强势媒体,正渐渐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专家们指出, 越是历史知识匮缺的群体,越是会趋于从这一渠道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人们的学习需求也正在悄悄地向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可视性上转变。我们必须开创灵活有趣、丰富便捷的传播方式以满足不同群体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遗憾的是,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像《中国博物馆》这样生动形象的文化专题片实在太少,形形色色的“戏说”、“野史”充斥荧屏,枯燥乏味的专题片使人厌倦,时代呼唤高质量的文教大片。专家期望,即将公演的文教大片《中国博物馆》,能像科教大片《宇宙与人》在全国掀起追慕科学的热潮那样,唤起国人关注祖国文化、了解古老文明的热情。
充分发掘五千年文化资源
“我们的历史文化中可以让我们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但我们过去做得太少了。”面对文化专题片《中国博物馆》,一向平静儒雅的专家学者抑制不住浩叹。
举个小例子,我们的《花木兰》被好莱坞稍加改造便能风靡世界,我们的祖国是人类历史上仅存的古老文明,这棵根深叶茂的千年古树的每一个枝杈, 都能幻变出精妙的文化硕果,只可惜我们利用的远远不够。
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感慨,“守着如此优秀的文明,如此珍贵的遗产, 却让他们沉睡不醒,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必须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 向国人展现祖国文化的瑰宝,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
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白天说,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利用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古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强不息精神。深圳之所以花大力气摄制这样一部文化巨片,就是要落实这一指示,进一步发掘数千年优秀的中华文明,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学史养德,以德治国。
五千年文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资源。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中国文化不仅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力量,也是赢得世界注意力的一张王牌,是创造经济价值的独特资源。今年是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在国外的许多先进技术、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们理应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贡献给世界,这既是中国赢得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应尽的义务。
专家们说,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这个年轻的城市却敏锐地抓住了历史文化的主题,造就了充满文化个性的民族文化精品,这是我们时代的骄傲, 也是深圳的骄傲。
著名学者余秋雨则将《中国博物馆》看成一种象征,他说,“中国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在中国文化的杰出时候,总有浩浩荡荡的文化人行走在路上;当中国文化萎缩的时候,他们又退回书斋。今天,这部巨片以漫长的地理距离告诉我们,中国文化新的行万里路的时代就在眼前。”
但愿更多的国人能够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获得滋养;但愿古老的历史文化在走向大众中获得新生。
野性的呼唤
(2003年10月10日)
看了普氏野马回家的漫漫历程,让人有一种感动,也有一种悲哀。
漂泊异乡的普氏野马重归故里,悍健硕的野马奔驰在自己美丽的故乡,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景。然而,谁能想到,在一望无际的准噶尔盆地寻找失落的野性竟会如此艰难。
新疆的野马,有过那么多辉煌的记忆:自古宝马产西域,只因西域马高大健硕、速度惊人、耐力持久,汉武帝曾将伊犁的“乌孙马”命名为“天马”, 历朝历代也都把新疆视为宝马良驹的产地。今天的普氏野马,也该有天马行空、一日千里的洒脱,该让壮士击节、诗人扼腕,令人敬慕,使人惊佩。可到如今, 这些地球上惟一活着的野生马,这些“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野生动物,竟这般让人同情,使人慨叹。
100年的人工圈养,在生物进化长长的时间隧道里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然而,却能产生这样的“效用”,这是人类的“杰作”,是征服者种下的“苦果”。人们并未意识到,对于野生动物而言,野性一旦丧失,也就丧失了自己。而生物链上任何一环的退化或消亡,都会给整个地球带来灾难。
无论如何,野马还是幸运的。作为濒危动物,野马是惟一保留着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对人类寻求生物进化规律、发展生物基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正因为此,被驯化的野马踏着人类反思的足迹,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地,重新发掘自己的野性,重新寻找自己的过去。
更多的野生动物还没有这样的幸运。它们在一些人形形色色的“爱心”下, 离开了自己的栖息地,逐渐地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消磨掉自己的本性。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动物园遭遇到一个共同的难题: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饭来张口、生活无忧,野性逐步遁去,野外生存能力差, 影响了其疾病防御能力、遗传性能与观赏价值。
因此,有动物园别出心裁地决定创办全国第一所“动物电视大学”,通过彩电、DVD向动物园里的动物进行“教育”,播放各种野生动物野外生活节目, 希望能帮助这些长期与人类为伍的野生动物找回原始野性。
他们没有意识到,让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去欣赏广阔的蓝天,去观赏自由奔
跑的同类,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而困在囚笼里的野生动物即使“学习能力” 再强,也不可能恢复野性的力量。
“没有了阳光,鲜花就没有了芬芳;没有了草原,心灵就失去了故乡。”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真正的乐园是它们能够自由地生活在它们的天然栖息地中, 没有人的干预,没有人的喧嚣,自然生息,自由繁衍。不要因为我们自私的“爱” 摧毁了它们的野性,伤害了它们的生命。而对那些陷落城市围城、与我们共同生活的野生动物,当我们走近它们时,更要学会尊重,学会感激。
国外一位著名的环保专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解放动物》。今天,一向被视为人类工具的动物,正在向人类发出有史以来最为强烈的、要求“解放”的呼吁。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动物野性的呼唤,实际上是对人类人性的呼唤。
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广开思路,在进行了两年成功实验之后, 排污权交易告诉我们——环保:别忘了市场这只手
(2003年12月12日)
让排污权像商品一样买卖,如今不再是新鲜事了。12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政策试点工作总结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竞相清点各自在“排污权”买卖上的心得和收获,并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让这种资源进行有价交易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制度创新,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手在中国推行“排污权交易政策” 试点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事实表明,这是我国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的有益尝试,也是中美两国联手进行环保合作的成功范例。
挑战酸雨:释放市场的能量
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为了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及二氧化硫排放大国。燃煤所造成的二氧化硫和酸雨危害居民健康,破坏生态系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虽然我们采取了许多强制性措施,但环境质量在总体上未有好转,每年因酸雨而造成的GDP损失维持在2%左右,而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是“罪魁祸首”。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在解决二氧化硫排放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手段:即运用法规标准政策等行政手段。然而强制性管理不易调动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进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开展排污权交易政策试点,用市场这只手,来调动电力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积极性。
这种制度的实质,在于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把排污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具体来说,首先确定一个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即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的排放量,并将该总量在各个排污单位之间分配;各个单位的排放量可以买卖,当一个企业通过污染物治理削减一定排放量时,它就可以将缩减的排放量卖出。
“一个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其他缺少排放指标的企业。这种灵活的市场手段让企业看到,只要减排二氧化硫、减少环境
污染,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和奖励。”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顾问杜丹德博士说,这确实是解决酸雨问题的一个有力途径,有利于释放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能量。
排污交易:调动企业的热情
两年的试点推行让人看到,这种排污权买卖交易确实有了实效。
作为这项政策的试点,山东、山西、江苏、河南、上海、天津、柳州和华能公司在12月11日的总结会上,用厚厚一摞材料证明这项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和收获。
这种政策,让企业把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视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看作经济要素,因此千方百计地想“盘活”,在完成治理污染同时实现利润增值,不会再对日趋稀缺的环境容量资源进行无偿占有和消耗。
江苏省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和南京下关发电厂都是这项政策的受益 者。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是因苏州市电力需求缺口较大而兴建的一项骨干发电工程,公司每年要增加2000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公司的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已没有余量。而下关发电厂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使该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实际量比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指标减少了3000吨。
一个有“存货”,一个有需求,经有关技术单位评估,这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成交:从2003年7月起至2005年,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以每年170万元的代价,从下关发电厂买回170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
这笔交易,既保证了生产发展所急需的电力供应,又保证了不因发展生产超过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既让做得好的企业得到经济回报,又推动卖方为确保每年有富余指标供应给买家,必须保证脱硫设施的良好状态,提高了企业环保的积极性。
这样的交易在过去3年出现在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各省市。与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二氧化硫总量相比,这种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制度充分体现了治理环境的“公平原则”,极大地焕发了企业的环境保护热情。
环境合作:跨越国界的事业
回首两年的实践,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李蕾处长感慨,最大的收获是试点省市在认识上的进步,排污权交易政策让人们深信“环境确实是资源,也是商品”。
另一个收获是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在环境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目前,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化环境政策在国际上方兴未艾,4年前朱镕基访美期间,确定了“在中国利用市场机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可行性研究”的合作意向。
随后,两个大国的携手让这项事业在中国有了明显的成果,对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减轻酸雨污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遗憾的是,从总体上来看,中美双方在环境领域的合作,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与中美两个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双方合作的潜力还很大。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近日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中美开始签订新一轮环境合作协议。时隔4年,两任总理访美都签署了中美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既反映了中国环境保护不变的决心,也体现了中美合作的重大进步。
正如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美环境合作事业的杜丹德博士所言: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航船,我们所能做的是携起手来,同舟共济。
皮影戏电影
(2004年2月6日)
新年刚过,恢复正常生活的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娱中,回望春节林林总总的文化新闻,一部叫《小康路上》的轻喜剧皮影电影分外引人关注:这是中国首部皮影戏电影,也是近年来少见的面向农村的“贺岁片”。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起源于两千年前的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中国皮影艺术从13世纪元代起,曾随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曾起过先导作用。歌德、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都对中国皮影戏艺术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遗憾的是,如同许多日渐衰微的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日益增多的新潮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皮影艺术也面临绝境。在“拯救皮影”的呼声下,人们开始张罗为皮影戏建造一座博物馆,并希望通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挽救这门濒临灭绝的东方艺术。
但这样的思路让人心存疑虑:难道我们的后人只能从一座座博物馆里,追忆那雕琢精美的落寞身影;只能在一份文化遗产的收藏清单中,遥想那光影之间跃动的精魂?
这正是皮影戏电影《小康路上》的可贵突破。在电影越来越向高科技靠拢的今天,这部由北京孙明强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推出的皮影戏电影,完全回归传统民间艺术,将皮影戏这门绝艺第一次搬上了荧屏,用电影这种现代娱乐形式, 重装了皮影这瓶“老酒”。在充分吸取皮影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小康路上》大胆创新,使得皮影的“平面艺术”,脱胎换骨成卡通化、艺术化、戏曲化的立体现代艺术。
我们该庆幸皮影戏这种从“一般过去时”到“正在进行时”的变化,它让今天的人们能用目光去击活古老文化的遗脉,它让沉寂的皮影能有一个走上前台的机缘。更重要的,这种变化背后蕴藏着可贵的突破:不仅是艺术创造形式的突破,更是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突破。
《小康路上》的导演毛这样说,皮影戏再有价值,如果无法融入现代生活,
无法流淌在时代的血液里,也只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价值但却没有生命, 就如同珍稀动物的标本,留给后人最多的只有遗憾。我们想做的,就是要在沸腾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它存活的土壤。
《小康路上》因此突破了以往皮影戏只讲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局限, 将视线投向了鲜活的生活,而且是农村生活,用皮影戏这种古老的农村艺术形式,表现现代农民迈向小康之路的喜怒哀乐。
《小康路上》尚未完成,就被韩国一家公司买断在韩国的发行权;看完这部影片的法国人则问,这部影片能否在卢浮宫上映?让他们感兴趣的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皮影戏电影所展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艺术,还有它所描述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
让古老文化真正“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活里,而不是“苟活”于历史的记忆中——但愿我们的文化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追求,都能有这样的突破。
江河被污染了,地下矿藏也消耗殆尽,用什么来润滑人类高速旋转的车轮?有人说,现在,轮到海洋了……
(2004年4月15日)
“你看这海,色彩变幻,丰富而强有力/像6
月的玫瑰一样美艳/像7月点点滴滴的虹光一样清新。”
一个半世纪前,美国著名散文家爱默生充满柔情地这样写道。千百年来, 像这样讴歌大海的诗歌在时间的长河中汇成了汪洋大海。
今天的人们透过波光粼粼的海浪,看到的不再是玫瑰和虹光,而是“财富和能源的富藏”。实用取代了审美,现实扬弃了诗情,最能表现人类“梦想” 的是这样的报道:“人类要向大海进军”、“世界各国展开海上‘圈地运动’, 构建‘蓝色帝国’”……
深深的海洋,蕴藏着巨大财富的海洋,已经成为人类开疆拓土的下一个方向。
“如果人类过分看重海洋的`藏宝功能',忽视其生态功能,海洋的命运将不堪设想。”海洋生态学家如此警告。
红色警示——许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今年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近来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位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开创者研究了一辈子海底生物,最近却在做一件令他痛心的事:为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树碑立传”。
刘瑞玉院士正与国内一些学者编撰一部名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著作。那些被列入名录的海洋生物,是一个个即将走向末路的生命,一批人们所熟悉的海洋生物将永远成为记忆中的名词。
“我国海域缺乏大洋性资源,本就很少有产量百万吨以上的大种群鱼类, 如今,多年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让先天不足的海洋渔业资源雪上加霜,许多海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这是中国科学院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由于过度捕捞,我国特有鱼种大黄鱼、小黄鱼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胶州湾著名的沧口泥沙滩生物多样性很高,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100多种底栖动物,现在却仅剩下四五个种类了
……
在即将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一书中,中国对虾、中国龙虾均被列
入濒危或近危物种行列,今天国人餐桌上的红色大龙虾基本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而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硕大的唐冠螺也被列入濒危物种,不仅在海南岛采不到,即使是在远离大陆的西沙群岛也不见了。
远在威尼斯的意大利生态管理专家罗伯特• 丹沃教授也为海洋生物的命运忧心忡忡。他在来中国的一次海洋生态保护演讲中告诉我们,在我们孩提时代就产生过无数遐想的大海之中,还有1000万种生命未被人类认识,而过度捕捞正在让这其中的许多生命消失。
罗伯特• 丹沃教授说,他的故乡威尼斯是个海岸城市,以前很长时期,威尼斯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旅游度假区也越来越庞大,结果是海滩越来越小, 海水污浊,海草退化。而世界各地不少沿海城市,都对海洋做了同样的错事—— 地中海丰富多样的海草系统因捕鱼、旅游、滩涂开发和海岸建设正在不断恶化; 礼品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美丽的珊瑚逐渐变少,大面积的珊瑚礁被毁掉;在过去50年间,由于过度捕捞致使大型食肉类海洋动物(如金枪鱼和鳕鱼)的数量减少了90%……
“人类不应当因为自己的错误使海洋生物在我们还来不及认识它们的时候就消亡了。”罗伯特• 丹沃教授说,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发展,也要给子孙保持一个完整的海岸生态系统。
黑色忧患——海洋中“死亡地带”急速增多
前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地球海洋的“死亡地带” 正在逐渐增多,这将是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2003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死亡地带”已经接近150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多,它们对全球鱼类带来的巨大威胁相当于过度捕捞。
黑色的死亡阴影笼罩着蓝色的大海。“死亡地带”没有氧气,没有鱼类, 没有生命。导致“死亡地带”的罪魁祸首是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工厂工业垃圾、汽车排出的废气以及人类垃圾污染等,这些污染物质刺激了浮游植物和微小海藻的生长,而这些生物的死亡腐烂会消耗大量氧气,最终导致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深受“死亡地带”折磨的有墨西哥湾和美国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海湾。“死亡之爪”也在伸向其他海域,包括波罗的海、黑海、亚得里亚海、泰国湾以及黄海等等。在过去10年间,海洋“死亡地带”的面积翻了一番,超过7万平方公
里,相当于一个爱尔兰。
“人类仿佛处于一个巨大的全球化学实验之中,化学肥料的低效和过度使用、未经处理的垃圾以及工厂和汽车不断排出的废气等等,导致了这个全球性的实验。”面对人类“欲罢不能”的疯狂行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 特普费尔感叹。
其实,我们早就已经听到了大海的警报。以我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 我国海域内很少发生赤潮,20世纪90年代年均发生30余次。赤潮频率的增加正是我国近海污染的恶果。沿着曲折的海岸线,我们的85000多家工矿企业每天排放工业废水46亿吨,各大城市每年排放生活污水15亿吨……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被誉为“百鱼摇篮”的渤海曾拥有 600余种生物,而今,污染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致使很多生物种类灭绝,渔 业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辽东湾的大辽河口四周,密布着营口市400多家工厂的 排污口,平均每天排放工业废水240万吨,原盛产于此的对虾,现已基本绝迹。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家拉利• 克劳斯说:“生态系统的巨大改变不可能不
带来连锁反应,最坏的后果是,海洋最终将成为没有生命的死水。”
蓝色期待——海洋经济呼唤良性发展
“中国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目前沿海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 以上。如果我们不能将海洋经济推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年来,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所长相建海的心中总是沉甸甸地压着这个问题。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聆听着别国构建“蓝色帝国”的构想,有感于海洋变本加厉的污染,相建海内心的焦灼与日俱增。在经过各种努力之后,相建海和他的同事们将第六届亚太地区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争取到我国的浙江省舟山市召开,期望能够通过一个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国际
会议,为中国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海风。
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这个将于今年11月30日举办的国际会议的同时,相建海他们还筹划与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4中国舟山国际海洋经济论坛。
相建海说,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但目前我们的使用和开发还停留在粗放阶段。
“必须在开发海洋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要充分利用海洋生
物技术,使我国的海洋经济有一个高起点。”中国的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海洋生物科技为子孙后代在海底留下一块“丰产田”。
一年前,国务院颁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时,特别提到“重视环境,保护资源,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
如今,面对沿海各省雄心勃勃构建“海洋强省”的愿望,面对世界范围狂飙突起的“蓝色经济”旋风,面对“向海洋要资源,向海洋要能源”的口号, 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在污染了大江大河,挖尽了地下矿藏之后,
我们会怎样面对海洋?面对占据地球3/4面积的海洋? 蓝色的大海波涛翻腾,等待我们的回答。
海水淡化让咸水变“甜”
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世界海水淡化日产量是3000万吨,而我国日产量约为3万吨,还不到世界日产量的千分之一。
一则公益广告说,“节约一滴水,就有了一个希望!”应该说,人类对水危机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然而,水资源毕竟有限,仅仅“节流”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开源”———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创造”水,让“咸水” 变“甜水”。我国沿海地区虽占国土面积的13%,却居住着40%的人口。据统计, 北方沿海地区,如大连、天津、河北、山东等地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00立方米左右。发挥临海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从1997年起,我国加大了投入力度,连续上了几个千吨甚至万吨生产线, 沿海各省市也都有了海水淡化的计划和投入。
如今,大连长海县、山东长岛县、浙江嵊泗县等地的海水淡化工程,已经为我国的海水淡化之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大连市长海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其县政府所在地的大长山岛镇人均占有水量只有465立方米。该县曾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求增加淡水储量,但是受岛屿地理和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根本解决淡水供应问题。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后,淡化水的总产量达到每天1500吨。
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沿海地区的居民对海水利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果有淡水资源可以利用,大多数人就不会用通过海水淡化而产生的淡水。对海水淡化在意识上的“疏远”,是海水淡化技术难以向产业化过渡的原因之一。
缺乏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使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早、规模小、发展慢”的局面。将海水利用产业统一起来,进行有序协调和统筹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此外,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还处于“攻坚”
阶段。应用海水淡化技术,是临海各国用来开发辅助水源的常用办法之一。美国、日本、西欧在这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为打破目前美、日等国的垄断局面,提高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海洋局等部门正在开展膜组器
(海水淡化核心设备)产业化项目研究,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 以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同时,我国还在海水淡化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海水淡化、海洋资源利用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海水淡化及利用技术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天津举行。
不需要节约了吗?
(2004年4月28日)
最近,国务院作出部署,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节约” 这个似乎生疏的词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曾经因为物质匮乏而节衣缩食,曾经因为白手起家而厉行节俭,现在好不容易生活好了,又大力倡导节约, 有这个必要吗?
2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13亿人的温饱基本解决。在有些人看来,不再需要锱铢必较地算计,不再需要集腋成裘地筹谋。不少人追求的是高档的装修, 高质量的生活,随心所欲地“一次性消费”……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艰苦创业,勤劳节俭,那些曾经让我们景仰的品质、感动的精神,似乎尘封于记忆深处。
我们真的不需要节约了吗?
在尽情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之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承载我们幸福的这片土地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许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的过高消耗换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过度的消费方式带来了生活的快速改善,也带来了生态的不堪重负。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一方面是人均资源捉襟见肘。我们的土地以脆弱的生态状况,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人均自然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可耕地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水资源为1/4,森林为1/7,石油储量仅为2.3%……
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们每创造一美元国民生产值所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水资源消耗, 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了 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现有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已相当吃紧,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相当脆弱。
倘若我们为一代人的享受断送了未来发展的根基,我们的民族会不会因此而面临困境?倘若我们为一时的富裕毁掉了中华文明的母土,十几亿之众的人口又将去何处寻找失落的家园?
厉行节约,是我们应对资源短缺的唯一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
种生产伦理,节约可以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节约原料,减少能耗,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收益。作为一种消费伦理, 节约可以推动我们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确立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永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树立崇尚适度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厉行节约,也是我们跨越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进入了新的结构升级阶段。人均占有住房面积的增加,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的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的飙升等等,一切随之而来的变化都会使人均资源消耗呈增长趋势。而城市化速度加快带来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 还在要求更多的资源支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幸福的生活传之久远, 我们需要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回荡在中华大地,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调已成“能耗大户”。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 为了节约能源——请把空调上调1℃
(2004年6月4日)
去年夏季,我国2/3的省市拉闸限电,缺电阴影笼罩大半个中国。在人们痛定思痛地反思“电力瓶颈”,倡导能源节约之时,千万不能忘了空调这个“耗能大户”。
冰天雪地的冬季,身着单衣坐在办公桌前仍觉“燥热”;烈日炎炎的夏天, 西装革履地出没在写字楼里依然难挡“风寒”。这样的场景不仅城市上班族在工作中多有经历,普通老百姓在生活里也时有体会——商场空调“让夏天像冬天,又让冬天像夏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空调温度失当的结果,是浪费本已紧缺的电力资源。”在夏季用电高峰来临之际,有关专家提出,空调节电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电高峰,如果将空调的温度调高1℃,仅北京市即降低峰值电力负荷10%,节电2.5亿—3.2亿度。
空调已成“能耗大户”
对于今天的城市居民而言,空调早已不是“奢侈品”。目前,我国家用空调拥有量已在9000万台左右,不少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甚至是“一屋一台空调, 一家多台空调”。然而,伴随着空调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空调的用电负荷也在逐年猛增,并且“水涨船高”地成为我们今天家庭生活中的“能耗大户”。
与此同时,我国商用中央空调拥有量也在逐年攀升。据统计,目前全国商用空调拥有量在120万—150万台左右。这些空调,是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建筑商贸现代化的一种标志,也是吸引人们前往消费、商用的必备条件。为了增加“吸引力”,不少饭店、宾馆往往将温度控制得很低,比如,北京大多数公共场所,夏天空调温度均设置在22℃左右,在“抵御”炎炎烈日的紧张运转中,空调的电耗更为严重。
空调用电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数据表明,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空调降温负荷均已占到电网总负荷的1/3 左右。目前我国家用空调的年耗电量为400亿度以上,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夏季高峰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整个城市用电负荷的40%。空调耗电量大、受气温影响大、使用集中,直接导致用电高峰时段电网压力大、电力供应严重不足,
造成了令人头痛的“电荒”。
调高1℃意味什么?
“如果把空调在习惯温度的基础上调高1℃,可节约6.25%的用电负荷。一座300个房间的宾馆冷空调调高1℃,将解决几十户人家的用电问题。”
在日前的一次节能工作会议上,专家的提议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别小看了空调节能的潜力。去年夏天,持续高温的上海下了一场暴雨,结果市区用电负荷就下降了100万千瓦,技术人员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大雨带来的清凉让许多居民关掉家中空调或调高了温度。
科学的测算能让人更明晰地看到聚沙成塔的力量:一台1.5匹分体式空调机如果温度调高1℃,按运行10小时计算,能节省0.5度电。
比如在上海,全市约有530万户家庭,如果都把空调调高1℃,就可以减少26万度用电负荷。目前,我国星级饭店已经突破1万家,大型商场超过1000家。按照每座宾馆、商场的空调系统制冷耗电量分别为每年150万度、107万度计算, 如果对600家大型星级宾馆饭店和500家大型商场开展节能工作,将温度提高1℃,每年即可减少耗电量1.45亿度。
环保专家还算了这样一笔账:每节约1度电,就相应地节约了0.4千克的标准煤,4升净水,同时减少0.272千克的碳粉尘,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3千 克二氧化硫。更不用说,从“耗电大户”空调入手节约用电,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节约了可观的金钱。
如何让空调“节约用电”
也有人对调高温度有些疑虑,室温调高1℃,人们是否会感到舒适度降低了?
节能专家指出,体感温度的临界点是33℃,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夏季在24℃—28℃,冬季在18℃—22℃。而在空气相对湿度50%、 温度25℃时,人体感觉是最舒适的。
开中央空调制冷时,将室温调高1℃,可省电10%以上,如此微小的变化并不影响人体的舒适感,但却能为整个社会的用电安全做出贡献。家用空调制冷时,若将室内温度设在25℃—28℃之间,约比低于25℃的状态减少6%的耗电量, 节电效果也非常明显。
“吃电”大户——空调在使用上也有窍门。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盛夏最好设定室内与室外温差为4℃—5℃,也就是27℃—28℃,这样既能节电,
又能防止温差过大而感冒。
家用空调还可以“睡眠”,即设定在人们入睡一定时间后,空调自动调高室内温度,使用这个功能可以起到20%的节电效果。还可以根据室内人数合理调节温度和风速,或者是避免太阳直射进房间里。另外,也不能忽视空调滤网的清洁,最好一两周清洗一次,这样送风通畅,可以降低能耗,对人的健康也有利。
因为空调耗电的“前科”以及它节电的潜力,如今许多城市已经行动起来, 从调高温度入手,降低空调电耗。在6月6日—11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到来之前, 上海要求今夏包括商务楼在内的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不低于26℃;广州规定, 商场、宾馆空调温度低于25℃的商家,将受到批评;深圳已经将机场温度由24℃ 调高到25℃,北京的奥运会签约饭店6月3日提出了“空调节能倡议”……
那么您呢,作为一个普通居民,能否也为节约能源做点什么,将家里的空调温度适当调高?
即便处于关机状态,只要电源插头没拔,就在浪费电能—— 待机能耗:我们忽略了什么?
(2004年6月8日)
每天,我们都这样生活:看完电视,按一下遥控器就可以放心离开;用完电脑,关掉屏幕和主机就结束了操作。我们还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身边的其他电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音响、DVD……
可是,你知道吗?大多数家电产品和办公设备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在消耗能量!只要电源插头没有拔掉,电脑照样有4.8瓦的功耗,电视机有8.1瓦功耗。
记者近日从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了解到,这种情形消耗的电能已占中国城市家庭电力消耗的10%左右。仅北京市300多万户家庭每年就要为此支付1.8亿元。如果算上企事业单位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损失的电能将更为惊人。
“隐形军团”蚕食能源,破坏环境
这种日用家电产品在待机功能状态下的电能消耗,有个专业名词叫“待机能耗”。
随着家用电器、视听产品的普及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具备了各种形式的待机功能以方便用户使用,比如音响、DVD、无绳电话、手机充电器等都已不再装备完全关机装置。为了避免频繁插拔电器插头的麻烦,或是为了保存对电器使用状态的设置,许多用户宁愿让大量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人们并不清楚,遥控开关、持续数字显示、网络唤醒、定时开关等各种待机功能在让电器用起来更为方便的同时,也给电器增加了一项额外能耗——待机能耗。电器在待机状态因为长时间通电白白浪费了大量能源,它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效能耗不同,待机能耗基本上是一种能源浪费。
由于缺乏了解或是贪图便利,如今,无数人依然放纵着这支时刻伴随我们左右的能耗“隐形军团”。一项家庭待机能耗调查表明,有88%的用户为了方便而不把电视完全关机,有74%的用户因为没有关机选择和图方便而不把音响完全关机。
经过统计测算,家电普及率较高的城镇居民每户每月因家电待机空耗达20
—40度电(1度即1千瓦时)。相当于这些家庭每天都在使用着一盏20瓦到40瓦的“长明灯”。由于我国电能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因此待机能耗在吸食能源的同时,也制造着环境压力——
以每户每月流失40度电计算,相当于为此白白发电而浪费了16千克标准煤、160升净水,同时排放了碳粉尘10.88千克、二氧化碳39.88千克、二氧化硫1.2 千克、氮氧化物0.6千克。在我们一时方便的背后,社会为之付出了惊人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
“标准与认证”,降低待机能耗
不仅在中国,待机能耗的迅速增长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待机能耗占到了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民用电力消耗的3%—13%。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对电器开展产品认证和制订能效标准成为降低待机能耗的最常见方式。
2000年在国际能源署的倡导下,各国提出了用10年时间将全球所有电器产品待机能耗降到1瓦的“1瓦计划”。欧盟与一些大型视听产品、PC、手机制造商签署协议,承诺逐年降低待机能耗,到2009年将大部分设备的待机能耗降至1 瓦。美国环保局和能源部也发起了能源之星计划,推广普及低待机能耗产品并取得良好效益。据国际能源署专家估计,到2006年美国每年仅待机能耗可以节约40亿度电,减少电费支出3.08亿美元。
而2004年12月31日,欧盟的待机能耗标准也将正式生效,届时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将不能进入欧盟市场。
中国已不能置身事外。2002年初我国唯一的节能产品认证机构——中标认证中心开始对彩色电视机的待机能耗开展了节能认证,现已经扩展到打印机、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传真机、DVD等产品。目前已有青岛海尔、TCL、四川长虹、联想集团、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富士通、福建实达电脑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业的部分产品通过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批待机能耗低的电器产品。
这一举措拉开了我国政府重视和解决产品能耗问题的序幕。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正准备进一步扩大节能产品的认证范围,以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同时,一项关于我国政府机构节能的专项研究正在进行中,产品的能耗水平将成为我国政府机构节能采购的重要依据。
举手之劳,节电从拔掉插头开始降低待机能耗不仅意味着消费者节省用电开支,更直接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保压力。因此,降低待机能耗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能源不足、电力紧缺的形势已是非常严峻。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向待机能耗“宣战”,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入到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除了在购买电器时,优先选购通过节能认证的低能耗产品之外, 对那些已经购买的未经节能认证的电器,在使用上更应加以注意:当电器不用时,随手拔掉电源插头,或是配置一些带开关的优质电源插座,便于电源的关闭。对于降低能耗而言,这些方法可谓“亡羊补牢”。
专家指出,在电器中,待机能耗较大的依次为PC主机、音响功放、电饭煲、VCD、DVD、组合音响、录像机、打印机和电视机。我国城市家庭仅彩电一项的待机能耗就相当于我们国家几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总额——以每台电视机每天待机2小时计算,待机耗电就达0.02度,我国现有电视机保用量3.5亿台, 则一年的待机耗电高达25.55亿度。
如果我们都能从点滴做起,从随手拔掉电视电源插头开始,举手之劳,我们就可以为社会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13亿人的共同努力定会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区域环境合作高层国际论坛综述:打造“绿色长三角”
(2004年6月21日)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虽然日日不见君,用君污染水。”
一首被修改的著名古诗,反映了频频发生在江河流域“跨界污染”的现状。6月18日在杭州举行的“区域环境合作高层国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深入剖析“跨界污染”的根源,倡议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江三角洲率先打破行政边界,开展区域环境合作,打造“绿色长三角”。
区域环境合作为何如此紧迫?
上游排污,下游叫苦。这边治理,那厢污染。
环境问题无地界,而履行环境管理职能的政府却有辖区之分,这就造成了环境保护“画地为牢”的现实困境。在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环保协会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本次论坛上,专家们用众多事实说明了“跨界污染”和行政分割体制之间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导致中国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现行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只要求本地政府对本地环境负责,这很容易形成‘只扫门前雪’的现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齐晔分析指出,这是导致“跨界污染”久拖不决、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