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王建军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2023年8月
目 录
2004年
1.在青海省X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1
2007年
2.在西宁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潜心研究总结谋划 以更高水平迎接新的挑战…………………………………4
3.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8
2008年
4.在省委常委班子解放思想专题学习讨论会发言:
以更加开放、更加开明、更加务实的精神推动西宁工作实现新发展………11
2010年
5.在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大会上的讲话……………………………………………13
2011年
6.在省委X校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18
7.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大开放 大创业 大发展 大和谐……24
8.在省委X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好心态 尽责任 能团结 开创事业成就人生的金钥匙………………………28
9.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督导会议上的讲话……………………………32
10.向着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目标迈进……………………………………………37
2012年
11.在2012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文风、学风、作风……40
12.在2012年省委X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X员、X性、X纪……47
13.加强政法建设需强化三方面意识……………………………………………53
2013年
14.在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4
15.在2013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抓好学业、干好职业、推动事业……………………………………………59
16.在2013年省委X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想法、说法、做法是从政基本功……………………………………………66
2014年
17.在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72
18.在2014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组织、群众、个人……82
19.在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92
20.在青海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98
21.在2014年省委X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经历、阅历、资历……101
22.在首个“扶贫日”活动上的讲话……………………………………………109
2015年
23.在省直机关X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
24.在2014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自信、自觉、自由……115
25.在2015年省委X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经营家庭、修明家教、涵养家风……………………………………………123
2016年
26.在2016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敬畏纪律、克己自律、习惯他律……………………………………………130
27.在2016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139
28.乡村美,看“颜值”更看“气质”…………………………………………149
29.用纪律镕铸为政标尺…………………………………………………………151
2017年
30.在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153
31.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向领袖学习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158
2018年
32.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担任青海省委书记……………………………163
33.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166
34.在与新一届团省委班子座谈时的讲话 …………………………………………169
35.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调研时的讲话………………………………………………172
36.在“全国知名民企青海行”暨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的讲话 …………………176
37.在青海民族大学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时的讲话……………………………179
38.X的领导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189
39.奋力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篇章……………………………………………191
40.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195
2019年
41.在省委X校中青年干部学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
42.主题教育调研报告……………………………………………………………203
43.切实增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209
44.以扎扎实实的作风建设新青海………………………………………………214
45.致全省教师的慰问信…………………………………………………………217
46.建设一座城镇 创造一种生活………………………………………………218
47.在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上的致辞: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220
48.在看望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受表彰代表时的讲话……………………222
2020年
49.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23
50.致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229
51.致全省各族人民应对疫情的一封信…………………………………………230
52.致全省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31
53.致全省广大企业家和建设者的一封信………………………………………232
54.在2020年省委X校春季学期班上的X课辅导报告:
谈谈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233
55.在青海大学与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座谈时的讲话:
思政课要讲出真情真诚真理真谛真言……………………………………243
56.在玉树“4•14”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46
57.在省委省政府听取专家学者建言资政意见座谈会时的讲话………………248
58.在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250
59.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54
60.在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推动地方治理向现代化迈进………………………………………………258
61.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60
62.坚定不移把新时代青海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266
63.在“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的致辞………………………………273
64.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275
65.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会议上的讲话……………………277
2021年
66.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批示……………………………………………281
67.奋力书写与全国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青海答卷………………………282
68.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287
69.在全省X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289
70.书写好新时代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293
71.2021年开斋节致全省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贺信………………297
72.在省委“5•22”玛多地震抗震救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298
73.致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300
74.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301
75.从百年X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断筑牢X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303
76.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做新时代中国版共产X宣言的忠实传人…………………………………308
77.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高水平改革推动新青海建设……………………………………………311
78.在全省市县X政领导班子思想ZZ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赢得X和人民的信任是新时代好干部的价值追求………………………314
79.十九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统一思想 统一意志 统一行动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319
2023年
80.在指导主题教育指导工作暨专项整治工作会上的讲话(新闻整理稿)…321
81.在指导广东省委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新闻整理稿)……322
在青海省X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2004年7月)
我们刚才对青海省X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进行了表彰。下面,我结合X委系统的工作,就如何进一步抓好调查研究工作,谈些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重视调研工作
对调研工作重视与不重视,标准很简单,如果停留在口头上,就是不重视;如果落实在行动上,就是重视。大家多数是做机关工作的,机关工作的职能大体上有两项:一是了解情况,二是掌握政策。了解情况是认识世界,掌握政策是改造世界。特别是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如果在我们脑海当中,没有调查研究这根弦,就不能面对日益激烈的挑战,也抓不住发展的机遇。毛泽东同志曾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些话,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辉,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和领悟。我们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尽管有分工的不同,有做领导的,有做干事的,但是大家都要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把本职的工作、分内的工作做好。对领导来讲,重视了调查研究,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有了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为干事来讲,学会了调查研究,就学会了工作,就学会了生活。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干部都要在调查研究上多想一些办法。衡量一个领导的水平高不高,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于掌握理论的程度深不深,调研的水平高不高,善不善于调研。一个有水平的领导,肯定是一个善于调研的高手。对一个干事来讲,这个干事有没有潜力,就看是不是一个调研工作的有心人。更进一步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检验我们机关作风的一个试金石,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水平的一个分水岭。
二、倡导调查实践
调查研究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谓之实践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这四个字,调查在前,研究在后。调查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务实的过程,合起来就是求真务实。所以,调查要注重实践,研究要注意悟理。调查要靠实践来支撑,研究要靠调查来支撑。只有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研才能够出成果,才能够上水平。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解放思想。领导干部最优秀的品质就是思想不能僵化,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要落伍。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更新自己的观念,观念不能陈旧。我们说与时俱进,讲的就是我们的思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好调查研究还有一个自觉性和精神状态的问题。对调研有正确的认识、有端正的态度、有自觉的行动,同时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作保证,调研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
三、改进调研方法
在人的因素既定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处理工作,第一位的是方法问题。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好的方法只能事倍功半。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第一要明确调查什么,第二要明确怎么调查、怎么去研究,第三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形成调查研究的成果。好的调查研究应该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要领会领导的意图。机关调研主要的功能就是为领导决策服务,这和写理论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是有区别的。要知道领导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二是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三是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要有敏锐性。领导的意图、群众的呼声和时代进步的脉搏三者构成调查研究的基本线条。
同时,机关调研需要掌握五个特性:一是要有准确性。给领导提供调查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准确。数据要准确,情况要准确,不要有水分。二是要有针对性。工业考虑什么,农业考虑什么,社会发展考虑什么,要有针对性。三是要有预见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要能够预测到一件事,今天不发生,明天不发生,将来肯定要发生。四是要注意处理好阶段性。这一阶段领导关心什么,群众关心什么,有什么要求。五是实效性。问题反映出来,马上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文件,形成有利于工作的决策。要做到上述五性,第一,应当平心静气,扑下身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实情。第二,要求我们手、脚、口、脑协调互动,这样才能听到实话。第三,要求我们能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寻到实招。第四,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才能取得实效。能够做到这四个方面,我们的调研工作就能上水平。
四、运用调研成果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调研的目的也全在于运用。如果你的调研、你的劳动得到了认可和运用,就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如果你辛勤耕耘、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被束之高阁,是很痛苦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调研成果得到很好的转化和运用,有三点需要十分注意:第一,要注意有效地宣传。前提是选题要好,能够引起领导和群众的重视,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成果一经形成,就有一个如何运用的问题,就像一个产品需要宣传和推销一样,调研成果也需要推销,要不厌其烦地推销。推销是一种宣传,除了明确交代的调研任务外,要想办法使调研成果转化,转化了才会有价值。转化的手段就是宣传,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得到群众的认可。如果得到群众的认可、领导的认可,调研成果运用就成功了一半。第二,要讲辩证法。我们既不能把调研成果当成桎梏,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不能把已经形成的调研成果当成教条来指导工作。一切都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用的就坚持,无效的就放弃。第三,调研成果的运用不能急躁。不是今天形成的调研成果今天就一定会得到运用,也不是说撒下的种子会全部发芽。能用有能用的道理,一时用不上有用不上的原因。要树立努力就会成功的信念,只要大家努力了、用心了,形成了有分量的调研成果,迟早会得到运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思考、多练笔、多出成果,使我们X委系统包括其他系统的调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全省的工作大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潜心研究总结谋划 以更高水平迎接新的挑战
在西宁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28日)
一、提高总结谋划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X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一次X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任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做好明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必在科学发展上有新亮点,务必在保护生态上有新进展,务必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务必在增强思想力、决策力、执行力上有新提高,努力朝着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理念更加现代,集约辐射能力更强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
二、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和西宁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迫切需要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西宁发展不足从表面上看是与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但从根本上看、从深层次看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想问题、谋发展、出思路、解难题,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谋划加快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引领新的社会风尚,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思想越解放,思路越开阔,发展才越有主见。思想僵化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创新不足是发展的最大困扰。加快西宁发展第一位的任务仍然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搞活,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要敢想,对各族群众关心的事要敢干,对有利于改善西宁形象的事要敢办,只有敢立潮头,敢为人先,才能走在发展的前列。要坚决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狭隘意识,坚决克服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困难就畏葸不前的不良作风。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大力倡导开拓创新,不断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在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在开拓创新上有新突破。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重大问题。一方面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既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领导干部,知识更新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另一方面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懂的东西还很多,提高为工作而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任重而道远。解决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X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一次X代会精神,这是当前全市首要的ZZ任务。市委认为,把X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一次X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是贯彻落实好这两个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的前提。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X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X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学习有新收获,认识有新提高,思想有新统一,工作有新进步。其次要牢固树立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根据工作岗位需要,主动更新知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肩负繁重的任务,都面临诸多的挑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具体工作,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尽可能拓展涉猎领域,才能不断增强把握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行家里手。第三,要坚持学文件、读X报、看新闻。这是当领导、做干部的基本功,也是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政策和策略是X的生命,也是干部的生命。文件就是政策和策略的集中体现,做好工作一定要认真学文件;X和政府关心的,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浓缩在X报中、X报就是X和政府声音的载体,就是各族群众心声的媒介,做好工作一定要认真读X报;国内外大事聚焦新闻联播,电视就是我们了解天下大事的窗口,做好工作一定要认真看新闻联播。
三、提高潜心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立X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各级班子做好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实践也反复证明,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工作水平。我们天天在讲要解决问题,其实更应当重视的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问题看准了,研究透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如果说西宁近两年的工作有新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事抓得准、问题研究得透、解决的措施办法有力。做好今后的工作仍需要大力提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要发现、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市委认为,首先要发现、研究、解决影响西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X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越主动、越及时,我们的受益就会越大。11月的市委务虚会对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结合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下一步要做的是深化、归纳、提炼和落实。主要包括:如何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破解项目投资难题;如何降低物价上涨压力,解决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如何发挥好园区经济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生态立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落实“五有”目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如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推进统战和人大、政协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投身于西宁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实践中;如何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特色,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如何创新体制机制,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保持西宁发展的内在活力;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明的政策建设西宁;如何推进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西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等等。对上述所列,务必做到问题要研究,机遇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落实要彻底。
四、提高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第一位的是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落实,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特别是项目和投资工作,一定要算清账,说清事,争取到;落实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人无好的精神状态什么事也做不好;落实要讲方法,有效的方法是抓关键环节,抓重点难点,具体抓、抓具体,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不松手,半途而废比不干的危害更大;落实要有好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好的机制是领导重视,多方配合,督查有效,考核严明,好机制是活力之源,也是管理之道;落实要盯住事,更要盯住人,事在人为,追究不落实的事,更要追究不落实的人,谁不落实就追究谁;落实要体现创新,有创新才会有亮点,亮点是创新的结果,也是落实的结果。西宁的各项工作都要在落实上见思路,见水平,见成效。
X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是干部队伍的建设。我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正是这支好队伍支撑着我们宏伟的事业。但是用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干部队伍还存在与肩负的使命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如有的干部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有的干部工作漂浮,大而化之,说的比做的多,遇到困难就退缩,怕事怕矛盾;有的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喜欢捕风捉影议论人,传播小道消息;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与民争利,不给好处不作为,给了好处乱作为;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只要组织照顾,不守组织纪律;有的干部律己不严,甚至以权谋私。凡此种种都应引起重视,认真对待。市委要求,全市干部都要提高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X员特别是X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X章,遵守X章,听X的话,做群众的表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按公务员法履行职责,依法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把握自己是觉悟,也是境界,最平安,也最少麻烦。把握不住自己做不好人,也做不好事,最终吃亏受损的也一定是自己。把握自己使人进步,小心驶得万年船;放纵自己使人堕落,一失足成千古恨。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2007年5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X的根本宗旨,是我们X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总书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提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非常及时、意义深远。
省委确定今年为“作风建设年”,并结合青海实际,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标准。必须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做法,使部署的工作、作出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少走弯路,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牢记X的宗旨,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意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努力在制定政策、研究工作时能够更多的照顾到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是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考验。必须始终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多思发展之策,少些非分之想,勤“照镜子”、勤“洗脸”,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努力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制定了《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重点,落实了领导责任,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全市X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X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抓好五个方面作风建设的任务上来,统一到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上来,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作风庸俗、奢侈浪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结合西宁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文件和公务活动的通知》等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端正学风,以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活动为载体,本着自觉、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进一步端正文风,严格办文制度,切实转变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风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长话短说,实实在在;有新话说新话,没新话说实话,坚决杜绝说假话。按照“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办成精品”的原则,对全市现有各类刊物进行了清理整合,取消30余种刊物。进一步端正会风,大兴务实之风,切实转变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风气。严格会议审批程序,做到凡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能合并开的会合并开,市委确定每年4月、8月、11月为无会月,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调查研究和工作落实上。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抓落实、求实效。完善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或重点单位的制度,要求市级领导每年下基层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把工作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一步端正领导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增强公仆意识,带头实干兴业,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标准,以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端正生活作风,加强对X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用《X章》和制度规范X员干部的行为,使X员干部讲操守、重品行,珍惜自己的名节,自觉做到面对诱惑知止,面对是非知止,面对己所不能的事知止,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保证干部在廉政上不出问题。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实践证明,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结构合理、设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长效机制,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还要继续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上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狠下工夫。一是强化责任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通过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X委主要领导既要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的责任。二是创新评价机制。作风建设的成效如何,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要让群众来评价,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为标准。要研究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的情况,并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好的用人导向。三是完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督促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好X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等制度,完善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坚持完善政务公开、X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把X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民主X派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形成管用、到位的监督机制。四是建立保障机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大,肩上的责任重,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自律尤为重要。要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自觉地把X的理想和宗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作为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谨言慎行,克己守法。加强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要建立ZZ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教育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教育,认真解决好领导干部理想信念、X性和道德修养这三个根本问题。要建立健全加强教育的各项制度,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载体,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更加开放、更加开明、更加务实的精神推动西宁工作实现新发展
在省委常委班子解放思想专题学习讨论会发言
(2008年8月21日)
省第十一次X代会提出,把西宁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区,使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省委的这些要求具体化、实践化,必须在全力推进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把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作为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继续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更加开明、更加务实的精神推动西宁工作实现新发展。
第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西宁目前还处在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大县域经济,围绕服务城市,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产业支撑。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西宁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围绕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第二,要继续扩大开放。西宁是内陆城市,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是最佳的路径选择。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不发展,就是西宁的实际。扩大开放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平台,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发达地区、周边城市的合作,与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的对接,多领域、全方位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招商引资是西宁的第一要务,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西宁发展新的理念。
第三,要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西宁缺乏自然资源,扬长避短,不能输在环境资源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努力把西宁建成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良好的省会城市,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这里充分涌流。
第四,要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思想本身蕴含着创新。对基层X委和政府来讲,创新的结果要体现在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授权于责任,放权于基层,还权于人民,最终以人民的拥护、人民的高兴、人民的满意作为衡量创新的标准。
第五,要坚持求真务实。解放思想是具体的、实在的。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解放思想与我们正在开展的拆迁、项目、招商、稳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结合起来,与抓好今年下半年任务结合起来,与谋划加快发展的大事、解决困扰我们的难事、办好涉及民生的好事结合起来,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大讨论活动有形式、有载体、有抓手,取得实效。
第六,要全力落实“三个更加”。做大做强西宁,更好地服务全省,必须全力落实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要求。加快产业发展,支撑更加繁荣;着眼生态环境改善,支撑更加美丽;下决心争取“四创”成功,支撑更加宜居。通过落实“三个更加”要求,推动西宁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还要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开明开放、勇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干部队伍,为实现西宁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5月18日)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也是“文明青海”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推动的关键之年。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强卫书记在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西宁代表团讨论时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刚才,小兵市长就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了总结安排,市创城办与各地区、各部门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省市相关部门和区县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中央和省驻宁各单位,西宁各地区、各部门主动肩负起历史重托和责任,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鼓舞士气、发奋图强、奋力拼搏,全力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伟大实践中来。
省“两会”期间,强卫书记强调:“文明是和谐的基础,文明是幸福的源泉。作为省会城市,西宁应在‘文明青海’建设中走在前列,把西宁建设为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这个要求,既是省委对西宁未来发展的嘱托和期待,更是对西宁地区各级干部和群众的信赖。创造文明、积聚文明、传递文明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责任,文明、富裕、和谐程度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这些年,我们在成功创建优秀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之后,
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实践“四个发展”的新举措,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新要求,在去年启动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字已成为我们承接“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工作主题。过去,我们在“五城联创”中付出了艰辛,进行了探索,创造了成就,凝聚了力量,打下了基础,不仅推动了西宁的科学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和谐,一些主要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描绘了西宁“十二五”发展蓝图。我们将围绕推动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和“一统三基”发展战略,按照“繁荣靠产业、美丽靠建设、宜居靠管理和财政保民生、建设靠经营”的工作思路,打基础、重积累、创财富、扩总量、提人均、变位次、做贡献,努力开创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的新局面。实现美好憧憬,文明城市创建是重要载体,“文明青海”建设是重要驱动力。我们要传承“创”的激情、“创”的力量,凝心聚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不断夺取文明城市创建的新胜利。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青海”,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青海”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人民满意为追求。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和工作的深度。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统一起来,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拿一块奖牌、得一份荣誉,而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幸福为追求、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造福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幸福美好和谐地生活。我们要通过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有效载体,让城市发展更具实力、更富魅力、更有亲和力。文明创建没有止境,人民满意没有上限。全国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指标,是民生;最终的裁判,是生活在西宁的220万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创建的测评标准也在不断的刷新丰富,群众的期待和满意的标准也不断提升走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创建,只有让创建的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人民持续受益的过程,我们的创建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创建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二,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青海”,需要紧盯薄弱环节,抓好文明达标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全面体现,是综合评价一座城市ZZ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评选要求最高、标准最严、难度最大的一项评选活动,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一次总测评,是对各项创建工作的一次大考验。
要对创建体系再谋划。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是一个科学体系。所有的体系都有层次有环节,市、区县和部门领导要围绕测评体系分层次、抓环节、找差距,对需要重点推进、重点协调、重点攻坚的事项要一一列出来,拎清楚,琢磨透,一项一项抓落实,一项一项抓达标。
要对创建要求再严格。文明城市创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竞争十分激烈。西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参与全国竞争,我们客观上有许多不利因素。我们既要有自信,更要有自励,以精细严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抓好创建工作。精,就是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得更好。细,就是注重细节,重视细微,在小处见精神,在细节见水平。严,就是要严密严格,工作安排要严密,督查考评要严格。实,就是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取胜。
要对创建薄弱环节再加力。在去年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17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和文化环境是我市在测评扣分最多的环节,公众对公共安全、交通秩序、社会风尚、行业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离测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这些薄弱环节都需要我们下大气力去尽快解决。刚才安排部署的“八项行动计划”,是着力突破创建难点、全面提升达标水平的基础工程,这些安排是中央和省委总体要求的具体化,务必加力,抓好落实。
要对重要问题再加强。群体性事件、环保事件、重特大安全事故等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一票否决的内容,许多城市曾经有过惨痛教训。我们要引以为诫,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物价稳控、就业安置等敏感、热点问题。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防止恶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和传染病防治,确保不出现环保事件和重大疫情。切实防范安全隐患,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青海”,需要以拼搏精神为动力,以测评争先进位为抓手
文明城市创建,比的是城市的实力、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品质,但更强调创建的状态、创建的力度、创建的成效。比实力我们有差距,比激情我们信心满怀。
要以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投入创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生动实践,是实现人民满意、提高幸福指数的价值追求。在“五城联创”中,我们经历了艰难岁月,积累了宝贵财富。实践证明,我们的干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我们的市民有觉悟、有智慧、有力量。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用我们自己的心血铸就的西宁精神,不懈怠、不自满、不停步,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力争在“十二五”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奖牌。
要以文明城市测评争先进位为抓手推动创建。中央文明办已将文明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作为文明城市评选的前置条件,每年对获得创建工作先进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这个测评是中央文明委委托国家统计局实施的一项“国家行动”,全国各城市都十分重视。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是城市的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服务,体现的是城市的和谐程度、宜居水平、幸福指数。测评以后看文明,我们差距不小。今年7月前后,将迎来第三次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能不能做到争先进位,关键看我们的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为此,当务之急是要找差距、填漏洞、补缺位,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下好先手棋、出好组合拳、打好攻坚战。
第四,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青海”,重在健全创建机制
要健全创建机制。当前,文明城市创建已全面启动,创建的目标、创建的任务已十分明确,关键要看落实。全市上下务必责任在肩,切实以长效的领导机制作保障,以长效的督查机制强动力,以长效的共建机制聚合力,以长效的管理机制打基础。创城是硬任务,要始终强化领导责任,把文明创建作为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投入上重点倾斜,组织上周密细致,行动上不遗余力。创城是庄重的承诺,要严格责任追究,加大层级管理和网格化管理,交任务、提要求、抓督查,对不作为、不负责、不落实的要严明纪律。创城是一项惠民工程,要不断加大创建投入,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创城是对执行力的考验,要切实完善督查考核机制,重点围绕死角盲区、薄弱环节、难点问题进行督查。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包点包片包面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要抓好同创共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全体市民的参与、支持和认同,要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把市民对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憧憬和向往转化为创建的巨大精神动力。要强化省市联动,共建共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西宁贯彻落实强卫书记“力争在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要求的实际行动,是西宁主动投身“文明青海”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西宁积极融入“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重大举措。省市联动、全民参与,是创建文明城市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共建为了共享,共享必须共建。为凝聚力量,形成合力,西宁需要获得中央和省驻宁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文明创建上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单位都是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生活在西宁的每位市民,都有义务积极参与。要落实“以城带乡、一体创建”,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要营造强大声势,发挥好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打造创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形成舆论强势。要抓社会动员覆盖,促惠民实事兑现,推教育养成深化,重“四大整治”见效,强社会风尚培育,努力营造全域文明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文明青海”建设,既是西宁发展的使命,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是在创建文明,更是在创造历史。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扎实的工作,追求卓越、追求完善、追求领先,为“文明青海”建设,西宁走在全省文明前列,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
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在省委X校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日)
一、为什么要谈信仰、信念、信心的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X建X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州县乡村四级换届之年、玉树灾后重建攻坚之年。今年的大事多、要事多,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的年份对我们X的事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我们的干部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谈信仰、信念、信心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信仰、信念、信心是一个管总的问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未来,没有管总的精神和意志是不行的。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它关系到X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二)信仰、信念、信心出现的问题不容回避。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转型,现实的压力,使有些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信念淡薄、信心动摇的问题。有的看不清大方向,有的立场不坚定,左右徘徊,以至出现除了自己什么都不信,除了一点浅薄的知识什么都不学的问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读经典好书的热情,中央台的新闻不看,X的报纸不读,国际国内的大事不了解、不知道,热衷于小道消息,人云亦云,思想迷茫,随波逐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深刻反思并切实解决。
(三)信仰、信念、信心是X校学习的基本要义。X校姓X,就要宣传X的ZZ纲领,学习X的政策理论,树立X的领导权威。X校是校,就要切实发挥X校校委是核心、教职员工是支撑、广大学员是主体的作用,通过X校的培训、教育、引导,让学员更好地学习理解X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在实践中转化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果,提高X性修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基于以上考虑,我觉得在今天讲一讲信仰、信念、信心,很有必要,符合学习需要,符合工作实际,很有现实意义。
二、谈谈对信仰、信念、信心的认识
(一)关于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为的准则。信仰说起来很抽象,但我们做起来必须很具体。共产X员不能信仰宗教,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信仰问题。在中国共产X成立之前,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斗争,但由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X的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斗争都失败了;从90年前中国共产X宣告成立以来,我们的X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历经工人运动、农民革命、根据地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X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前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们的X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X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X建X90年,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动态开放的、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和超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结出的丰硕果实。共产X的由来和理想,我们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X之基、立国之本,我们应始终不渝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理想信念这块阵地,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必然会去占领。由于思想教育滞后,加之社会转型变革,现在有些X员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他们在复杂的情况面前,做不到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步伐,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他们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精神萎靡不振,丧失精神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以至腐败滋生,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X群干群关系,严重损害了X的形象。我们的X是无产阶级执政X,如果放弃正确的信仰,就会失去团结和凝聚全体X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旗帜,进而危及X的执政地位,甚至亡X亡国。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显露,在青海推动“四个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面临诸多挑战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旗帜鲜明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定信仰,才能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对X忠诚。
(二)关于信念
信念,是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我们的信念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无比优越性。
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信念问题。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最根本的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以此来发展自己,应该说各有成就和坎坷,但社会主义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大,更举世瞩目。首先,纵向比: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是1952年679亿元的586倍;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是1950年62亿元的1340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9109元和5919元,是1978年343元和134元的56倍和44倍。其次,横向比: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吸收外资居世界第二,钢产量、煤产量、水泥产量、棉布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居世界第二,原油产量居世界第四。再从青海省的情况看。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亿元,是1952年1.63亿元的8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亿元,是1957年6171万元的17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5元,是1984年685元的2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3元,是1985年343元的11倍。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反映的现实意义是鲜活的,它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揭示了这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诠释着中国的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力。这一切,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是不敢想象的。因此,我们应始终不渝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过曲折,经历过反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人均产值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还很多;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坎坷,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极其重要。一个人、一个政X、一个国家对自己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会百折不挠地前进。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X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再次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活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生动实践,使我们X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ZZ优势的认识,更为我国“十二五”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早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X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坚定信念,是为了高举旗帜,肩负使命,放飞理想。
(三)关于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我们的信心就是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激励全X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保证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
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信心问题。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X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大业历经62年而日趋兴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迈得又稳又快,不可阻挡。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可以说,新中国没有选错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当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总体定位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一现实没有变。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能动摇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信心和决心。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对路子,选对方向。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心。今天的青海,也正在以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业绩,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这一发展基础的奠定,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结果。站在“十二五”开局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性思考省情特点,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要路径的新的战略思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56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面对“十二五”,青海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已经绘就,举措非常明确,号角已经吹响,现在的关键是,要坚定信心不动摇,推动发展不停步,造福人民不懈怠,下定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奋力书写青海“十二五”发展的美好画卷,共同奏响新青海建设的精彩乐章,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永放光芒,让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更加灿烂。坚定信心,是为了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勇往直前。
三、谈谈如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信仰、信念、信心是一个完整的精神境界和思想体系,是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基础。作为X的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加强学习,坚持世界观改造,坚持求真务实,做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前提。理想信念贵在与时俱进。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不断增强贯彻执行X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理想信念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既要仰望星空,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对X无限忠诚,矢志不渝地履行好X交给的任务,尽职尽责地做好人民期待的工作。
二要坚持加强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基础。学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增长的问题,更是一个提高执政能力的ZZ问题。ZZ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坚定,而理论的坚定来自学习的觉悟,学习始终是X员干部修身养性、建功立业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养成读经典看好书、看新闻听广播、读X报学文件、上网络查资料的好习惯,不断加深对X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及其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
三要坚持世界观改造。世界观改造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保证。X员看X员,看的是X性;群众看X员,看的是人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干部们每天面对着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要确保在考验面前不栽跟头、不打败仗,就务必加强世界观改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尺度,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目标。坚持求真务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就要搞好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使X的方针政策真正得到贯彻,使X的事业时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将其真正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要以事业为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把无私奉献作为最大幸福。人生有限,事业无限,为人民多做事,人生就大,少做事,人生就小。我们要千方百计为X的事业多奉献,为人民群众多干事,书写自己充实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总之,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开局之年,更加坚定信仰,更加坚定信念,更加坚定信心,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履行好,把X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在闯出欠发达地区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大开放 大创业 大发展 大和谐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日)
一、大开放
大开放,我理解,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大交流和全互动。开放空间决定合作空间,合作空间决定开发空间,开发空间决定共赢空间。从纵向看,今天的西宁开放合作成绩喜人,势头良好,给全省乃至全国展示了良好形象;但从横向比,我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甚至与西部其他省会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正视差距,从差距中看到潜力,从差距中寻找出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明的政策,向市外、省外、国外吸引人才聚智、吸引项目支撑、吸引技术引领,让开放更具包容性、更具互惠性。
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培养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努力提高西宁的外向度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要有敢开放的胆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首先是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挑战,思想有多深,观念有多新,开放程度就会有多大,思想有多解放,视野有多宽广,经济发展就有多快。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方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有先开放的意识。开放就是抢抓机遇,机遇是稀缺资源,十分有限。越开放越有机遇,越封闭越没机遇。开放是包容,封闭是排斥。包容让城市进步,封闭使城市落后。
(三)要有真开放的本领。开放也是改革,改革是开放的动力,开放是改革的闸门。不改革,开放的成果难以巩固,不开放,改革的潮流难以奔涌。改革、开放都是检验我们驾驭市场经济本领的试金石。
(四)要有全开放的气魄。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既要扩大经济领域开放、也要扩大社会文化领域开放。西宁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全领域的开放,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在西宁都要开放搞活,唯此才能为西宁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
二、大创业
大创业,我理解,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和活力,让人人有序就业,人人置办家业,人人成就事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家业是富民之基,事业是崛起之根。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强化大创业的意识,必须构建通道平台、形成大创业的格局,必须拓展培训空间、挖掘大创业的潜力,必须壮大产业支撑、夯实大创业的基础,必须提供有效服务、满足大创业的需求,必须强化改革创新、增强大创业的动力,必须培育创业精神、营造大创业的氛围。
我们要激发内生机制,越是创业活跃的地方,经济内生机制就越强,发展的基础就越扎实,经济发展就越快,社会各方面矛盾就越少。
(一)放宽政策促创业。从放宽创业准入条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优化创业环境奖励机制入手,为一切有创业愿望的人提供支持和保障,在西宁,人人有事做,社会才祥和,人人能做事,社会才进步,人人做成事,社会才发展。
(二)激励民众促创业。民众是创业的主体,要把尊重民众、引导民众、激励民众作为创业的出发点。X和政府的责任就是给民众提供自由创业的空间,调动民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政府培训广覆盖,支撑全民创业大行动,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应该成为有西宁特点的创业之路。
(三)产业引导促创业。产业是发展的基石,是就业的保障。各类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都要与民众的生计、幸福紧密相连。城市的发展进步应该离民众的生产生活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发展的速度应该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而不是让民众隔岸观景。要大力培育民生产业、富民产业、带动创业就业的产业,能够带动民生、让民致富的产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产业,只有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四)营造舆论促创业。以有收入即是就业为宣传重点,鼓励民众把获得收入和增加收入作为就业的标准,推动西宁多元化、阶段性就业方式的生成,在多样性、有收入的创业就业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众的平等、尊严和价值。
三、大发展
大发展,我理解,就是立足于西宁现有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持续、全面的科学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和延伸。对西宁来讲,当务之急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和引导,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引擎。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科学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越是发展不够,越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在发展理念上求创新。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重、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内涵发展就是速度、效益、质量最优的发展。目前,西宁正处在发展的爬坡阶段,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的矛盾交织,客观困难较多与主观能动不够的因素缠绕,首位度与比较优势欠缺的压力同时存在,只有进一步深化省情、市情认识,多一点理性和逆向思维,才能找准西宁发展的新路径,打开西宁科学发展的大门。
(二)在做大总量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做大西宁的经济总量,夯实西宁大发展的根基。做大总量,项目是关键,大项目就是大发展,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今天的项目建设水平就是明天的经济发展水平。西宁目前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要重视新旧产业的衔接,否则新兴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传统产业又加剧萎缩,就有可能出现经济短板。因此,要大力培育和引进当下立得住、未来是财富的大项目、好项目、高端项目。
(三)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出实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既要研究总量扩张,也要注重结构性增长。突出西宁特色,体现西宁优势,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西宁来讲,提升发展质量,特色在农业、要做优一产,关键在工业、要做强二产,潜力在现代服务业、要做大三产,以特色强优势,以优势强产业,拓宽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要以创城、创模为契机,努力把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对土地资源、要素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滚动开发和深度开发,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绿色成分,为群众创造绿色、清洁、安全、健康的品质生活。
(四)在统筹城乡上下功夫。构建城乡统筹规划、产业合理布局、公共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城市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平台,农村是最具发展活力的舞台,城市的功能要向农村延伸,农村的资源要有效服务城市,实现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双向互动、共建共享。要在东部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在“三化同步”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大和谐
大和谐,我理解,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增加和谐因素,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由点到面、局部到整体的大和谐。近年来,和谐西宁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转型,构建和谐的任务任重道远。
西宁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作为省会城市,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谐西宁建设的成果,在推动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建设中,让城市在大和谐中朝气蓬勃,让人民在大和谐中幸福生活。
(一)坚持科学发展是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富民之基、和谐之本。只有推动西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有实力、有条件为民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经济发展快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慢更要关注民生,投资于人是西宁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和谐之路。
(二)强化以人为本是核心。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要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一句话,只有敬畏民众、尊重民众、善待民众,才有社会和谐。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重点。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处理不同利益关系和矛盾,为社会大和谐提供精神动力。
(四)创新社会管理是关键。按照深入实施、积极实践、取得实效的总要求,打造管理平台,做好群众工作。打造管理平台要以构建两种类型、四个层级、各具特色的西宁模式为突破口,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权威性。做好群众工作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靠组织做实群众工作,靠感情做透群众工作,靠方法做活群众工作,让群众理解、让群众拥护,得到群众支持,这是衡量群众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
(五)推动民主法治是保障。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引导好、发挥好,形成构建西宁大和谐的强大合力。加强民主建设,关键是要增强民主意识,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让民主成为和谐的有力支撑。加强法治建设,关键是要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公正公平,让法治成为和谐的基本保障。
好心态 尽责任 能团结 开创事业成就人生的金钥匙
在省委X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日)
一、心态:决定人生的长度和高度
心态,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思想、意志、性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们认识世界、改造自己,要从心做起。心态决定人生的长度,也决定人生的高度。健康的心态成就健康的人生,积极的心态成就平凡的事业,反之则不然。心态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省广大干部的心态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集中体现在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已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全省上下心气顺,劲头足,激情干事,这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也要看到,一部分干部心态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大致可归为三种:一是消极的心态。表现出的是得过且过,畏难逃避,敷衍塞责;二是浮躁的心态。表现出的是静气不足,定力不够,盲动盲从;三是失衡的心态。表现出的是唯我独尊,斤斤计较,不善包容。这些心态虽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全省推动“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关键时期,这些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我认为,没有不好的干部,只有不好的心态。保持良好心态,利国利民利己。
好心态源于学习。学习是我们共产X人增强X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开阔眼界、开阔胸怀、感悟快乐的重要法宝。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成长进步,都需要学习作支撑。读书是学习,实践是学习,一切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都是学习,一切改变主观世界的行为也都是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深浅,学然后知是非,学然后知自我。学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我们只有坚持勤学、深学、博学,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履好职、尽好责,担当好历史使命,不辜负人民期待。
好心态源于工作。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会、有条件工作是人生一大幸事,既然工作,就要对得起工作。对有工作的人来说,对得起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工作有大小、有轻重、有难易,不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能干一行、爱一行,充满追求、充满激情、始终善待,一定是好心态在起作用。如何对待工作,也是检验心态的重要标尺。我们都是X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正确处理心态与工作的关系,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调整心态适应工作,千万不能让消极的心态影响工作。干工作、干好工作是我们的本分。善待工作、用心工作、鼓足干劲地工作,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出路;努力工作、勤奋工作、充满激情地工作,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的品德;快乐工作、理性工作、永不懈怠地工作,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寄托。只有人人忘我工作,才有事业蒸蒸日上。青海的昨天靠工作写就,青海的今天靠工作支撑,青海的明天靠工作开创。善待工作,用心工作,我们就能与时代同行、与成功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