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惠建林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2023年9月
★ — 1 —
目 录
2007年
1.开创管理新机制 构建和谐新平江………………………………………………1
2008年
2.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3.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重要基础…………………………………………7 4. 努力实现三大跨越 加快建设 “古韵今风新平江” ………………………………9
2010年
5.为全国深入交流搭建平台………………………………………………………12
2011年
6.通过完善机制提高X建科学化水平……………………………………………13
7.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创新求突破 奋勇创辉煌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15
2012年
8.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提振精气神 再创新辉煌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30 9.在常熟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8 10.奋力跻身现代化第一梯队……………………………………………………47 11.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50 12.努力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53 13.提振精气神 创新求突破………………………………………………………57 14.以机制的力量,实现X建工作科学化………………………………………61 15.突破发展瓶颈 共享生态财富…………………………………………………66
2013年
— 2 — ★
16.发挥金融支撑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71
2014年
17.领“秀”江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常熟实践……………………………………73
2015年
18.在政协会上作重要讲话………………………………………………………77 19.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大会上的讲话……………………………………………81 20.以“四个全面”统领建设现代江南名城……………………………………86 21.干在实处谋新篇………………………………………………………………88 22.学习贯彻X章 恪守ZZ规矩…………………………………………………90 23.敢啃转型硬骨头………………………………………………………………92 24.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94 25.不折腾是一种境界 专访优秀县委书记惠建林………………………………97
2016年
26.在淮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103 27.坚守红线 筑牢防线 为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安全保障……………………119 28.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致辞: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崛起……121
2017年
29.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23 30.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32 31.在城建部门座谈会上的讲话………………………………………………134 32.在经济部门座谈会上的讲话………………………………………………136 33.在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39 34.在全市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142 35.在调整完善镇江高新区管理体制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53 36.在全市城市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159 37.在全市省级开发区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166
★ — 3 —
38.在全市省级开发区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转变发展方式营造亲商环境……………………………………………170 39.在《将改革进行到底》政论专题片学习讨论会上的讲话………………174 40.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179 41.以十九大精神指引镇江“强富美高”新实践……………………………181 42.在仕途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和交集…………………………………………185
2018年
43.在政协镇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89 44.在2018年春节军政座谈会上的讲话………………………………………193 45.合力奏响新时代镇江发展“最强音”……………………………………197 46.深度对标苏南,推动高质量发展……………………………………………200 47. 解放思想 把握集中统筹的方法论……………………………………………203 48.在解放思想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206
2019年
49. 全面贯彻新思想 改革开放再出发……………………………………………209 50.用初心和使命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14 51.在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初心……………………………………………………218
2020年
52.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奋力书写好“镇江很有前途”新答卷………………………………………222
2022年
53.初心如磐担使命 砥砺奋进谱新篇(新闻整理稿)……………………………227
2023年
54. 在省委统战部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新闻整理稿) ………………229 55. 在纪念中共中央发布 “五一口号” 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闻整理稿) ……230
— 4 — ★
开创管理新机制 构建和谐新平江
(2007年4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我们发展的后劲,关系到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平江的全局,对于富民强区,构建和谐平江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们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也应清醒看到,新形势下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未来十几年我们将面临“四大高峰”。
一是总人口高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独生子女都已适龄婚嫁,按政策照顾再生育一孩近年来已明显呈上升趋势。
二是劳动就业人口高峰。由于人口基数大,加之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是老年人口高峰。目前我区65岁以上的老人比例已高达18%,这表明老龄
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而整个社会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养老保障面临严峻压力。
四是流动人口迁移高峰。我区虽然自2001年以来已经连续6年实现户籍自然人口负增长,但外来人口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底,我区外来人口达10万余人,人口惯性和迁移势头强劲,带来人口压力。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区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会十分突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的人口形势,克服“麻痹松懈、关系不大”的错误思想,自觉地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摆到突出的位置。
二、抓好“四个坚持”,努力开创平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围绕学习贯彻《决定》,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平等理念,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力度,巩固发展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农贸市场建立计生少生优生幸福指导站,在生育文化“融入”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主动与流出地联系,认真落实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管理,
★ — 1 —
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建好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建好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做好做大计划生育“世代服务”品牌,进一步做好做实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政府实事工程,探索建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长效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努力构建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制度,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奖兑现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综合治理,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本着加强领导、保障经费、强化队伍、培养人才的原则,健全统筹保障机制,合力打造“条块联动”效应,在综合治理上求突破。
我们要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中央《决定》精神,更加自觉地认识人口计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为构建古韵今风新平江作出积极贡献。
— 2 — ★
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17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去年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任务,进一步提升政法工作水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刚才,崇华书记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5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实际,互相学习借鉴,认真抓好落实。
过去一年,全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矛盾纠纷排查、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扎实推进“平安常熟”、“法治常熟”创建,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为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我市政法队伍不愧是保障发展的中坚力量、维护稳定的中流砥柱。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当前,常熟正处于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冲刺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多发期。全市政法机关要切实增强ZZ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特征、安全稳定的新形势,准确把握社会管理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常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确保全社会法治建设满意率、公众安全感均达到90%以上。下面,我就政法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主动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社会和谐稳定,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持续增多,经济领域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叠加效应,不仅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而且会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化解不到位、应对处理不得当,不仅会使原有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激化,更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正常社会秩序,造成难以预测的负面影响。全市政法机关要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总要求,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认真
★ — 3 —
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职责,积极参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民生幸福等各项工程任务的落实,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高度警惕经济困难与社会矛盾叠加带来的风险,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有效保障宏观调控实施,积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广常熟法院服务小微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实施政法部门“服务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和律法保障,促进小微企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积极排查涉及经济领域的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由民间借贷、劳资纠纷、停产歇业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依法惩处各类诈骗、造假、传销、商业贿赂、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为全市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
二要认真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坚持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推进落实年”活动为抓手,以构建和谐稳定示范区和法治建设先导区为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细化操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力求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子上取得明显进展,确保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可控,社会ZZ大局稳定有序。当前,尤其要把为X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政法机关的首要ZZ任务,切实增强ZZ敏锐性,全面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形势的变化,依法稳妥处理各类可能出现的敏感事件,全力做到“三个坚决防止”:即坚决防止敌对势力插手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坚决防止由于工作失误在常熟发生影响全省、全国大局稳定的事件,坚决防止十八大召开前后发生有影响的进京非正常上访,全力维护常熟整体形象。
一是推进“平安常熟”建设。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对话沟通平台,使诉求表达渠道更通畅、接收更有效、行为更有序。继续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着重围绕医患、劳资、环保、消费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进一步充实调处机构,完善调处网络,健全调处体系,不断提高调处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企业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水平,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公共安全事故。健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
— 4 — ★
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努力做到出手快、控得住、处置得好,确保事件不蔓延、事态不激化。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制定实施“全市技防三年行动计划”,筑牢环市、环城、环镇三条治安防线,加快完善村、社区动态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将“黄赌毒”治安问题整治、重点地区和“三黑”整治、重点人员管控作为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打击涉黑涉恶、“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确保刑事犯罪发案率持续下降,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真正做到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建立健全以基层X组织为核心、基层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组织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架构,推进基层服务管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确保有组织管事、有人员干事、有条件办事。加大网络社会监控管理,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全面构建融人口信息管理、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大平台”,努力实现信息及时采集、情况动态掌握、服务迅速跟上、问题有效处理。加大基层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以实战型警务室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村(社区)综治办建设,统筹基层政法综治队伍、社会管理专业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政法综治组织战斗力。
三是深化“法治常熟”建设。按照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的目标要求,以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功能,推动社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创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治市,调整完善市镇两级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执法责任制,规范自由裁量权,严密办案流程,强化各项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增强执法公信力,提升群众满意率。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积极推进乡镇法治文化“五个一”工程,组织举办“法治文化宣传月”等活动,着力打造法治弦歌品牌,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养群众法律素养、法制观念结合起来,把解决群众法律缺失与解决群众涉法问题结合起来,推动群众更好地学法守法用法。广泛开展法治乡镇、法治机关、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创建,扎实推进“十大法治惠民”工程、“关爱民生法治行”等活动,规范开展法律服务,完善司法救助保障,真正使各类社会群体平等获得司
★ — 5 —
法保护,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三要全面强化队伍第一保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关键是要有一支ZZ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全市政法机关要把加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提高思想认识、提振精神面貌、提升工作水平上有新进步。强化以提高执法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政法干警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着力提升把握运用法律政策、依法管理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社会舆论引导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继续狠抓警风警纪,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公开、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执法司法权力比较集中领域、岗位、环节的监督管理,大力推动“阳光执法”,完善群众评议机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政法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广大基层政法干警常年奋战在一线,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各级X委政府和政法机关要从ZZ上关心、工作上爱护、生活上体恤,全面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激发政法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X的领导。各级X委政府要牢固确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各政法机关要自觉把服从X的领导、接受监督与依法行使职权统一起来,把执行X的政策与执行法律统一起来,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X委政法委作为X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增强管理政法工作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平安法治创建,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同志们,做好政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我市政法工作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X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6 — ★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重要基础
(2008年1月4日)
执政为民,重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城区的重要基础。为落实好十七大精神,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实现和谐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在加快发展中扩大就业空间,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衔接。健全区域劳动力市场,培育和规范职业中介机构,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逐步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储备制度。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就业援助机制,通过免费招聘专场等多种形式,帮助大龄、双下岗等重点援助对象实现就业。大力推进自主创业,加快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创业扶持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民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做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低保动态管理,规范应急、临时救助资金的使用。加快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慈善机构等平台建设,健全集中募捐等机制,进一步增强扶贫帮困工作的实效。
着力加强社区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引向深入。充分发挥社区X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区居委会、工作站、事务服务所之间运转“磨合”。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健全职责明确、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凝聚起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完善自治功能,建设民主法治社区。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群众增强社区“主人翁”意识,拓宽居民自治渠道,扩大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面。拓宽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社区居民事务服务所的职能作用,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市场化、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逐步完善服务门类多样、服务手段灵活、社会效益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打造新品牌、新亮点、新特色,加快创建和谐社区。各街道要整合资源,推出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在居民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积极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扩大和谐社区覆盖面。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坚持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方向,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到社区岗位工作。继续推行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计划,
★ — 7 —
重点抓好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居民的工作水
平。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探索平江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的有效途径。
着力优化人居环境。精心实施一批市、区实事项目,使老城区街巷、新村的整体面貌明显改观,更好更快地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实施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年度街巷综合整治任务,充分发挥“民心工程”的民生效益。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直管公房解危修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实事工程任务。继续加强城市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高效化。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认真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保问题。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城区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社区教育标准化。优化区域公共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对民办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引导和规范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公务员、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 8 — ★
努力实现三大跨越 加快建设“古韵今风新平江”
(2008年)
集老城区与中心城区为一体、融“古韵今风”于一身的苏州市平江区,在宏观经济环境日益趋紧、资源要素约束愈加明显、科学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保持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城区形象日益鲜明、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好势头。今年1—6月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8.2%。
当前,面对空前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肩负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使命,平江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夺取跨越发展的新胜利呢?
首先,要认清解放思想的时代内涵。
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突出“敢于”,就是要敢闯敢试,走出新路;那么,今天的解放思想就是“敢于”加“善于”。市委全会号召全市要做解放思想先行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以现代化国际化为标准开创苏州更加美好未来。这深刻表明,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就是要更加全面、自觉、深入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将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对平江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关键环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古城繁荣繁华和新城开发开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中,平江区要做到“四破、四立、四有”:破除小胜即满、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患得患失;树立放眼世界的宽广胸怀、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团结拼搏的大局观念;在科学发展上有胆识,在率先发展上有追求,在创新发展上有办法,在加快发展上有干劲。
其次,解放思想的现实针对性在于把握大势、寻找差距、树立标杆、积极进取。
从发展的大背景来说,机遇不容错过,差距不容忽视。一方面,城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市第十次X代会作出了全面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战略部署,一大批城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在平江区范围内实施,为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强大引擎;历史街区、道路街巷、老新村的改造整治等多项惠民工程密集开展,为优化人居创业环境、提升城区功能奠定了
★ — 9 —
坚实基础;社会事业领域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城区工作已经具备了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市的“大盘子”中,城区经济总量太小,科技创新能力偏弱,高素质人才缺乏。这与中心城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应担负的职责不相适应。城区要追求发展的新作为,就必须确立发展的新理念,寻求发展的新路径,构建发展的新机制。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推动城区发展跃上新台阶。
从发展的大目标来说,我们坚持“远的学上海,近的学园区”。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中,区位上离我们最近、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园区。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特别是加快城市现代化、推进新城开发建设方面,要深入、系统、全面地学习园区经验。要学习园区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精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发展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在发展境遇上与我们最近似的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他们挖掘自身潜力、消除资源制约,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心城区功能配套、功能完善、功能升级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他们今天的成果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如何把思想解放的成果体现在又好又快推进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就我们平江区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勇敢地承担起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心城区的崛起,向发展的高地迈进。具体来说,就是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工作主题,努力做好古城繁荣繁华和新城开发开放这两篇文章,加快实现三大跨越: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上实现更大跨越。突出“绿色平江,生态新城”主题,2008年全面实施十大生态工程,实现三大目标:全面完成元和塘以西拆迁,基本完成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性建筑出效果、出形象,加快将平江新城建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副中心。合力推进新火车站、轨道交通一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城区发展打造更高平台。大力实施观前商圈扩容升级、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西中市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改造和引入一批优质项目,带动现代商贸业、文化旅游业、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在区域经济高端化高质化上实现更大跨越。千方百计“调优存量”,努力拓宽“退二进三”渠道,加快闲资盘活进程。深入事窆掘
— 10 — ★
和利用好区域内一切现有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开发利用的专业化水平,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精心打造品牌和亮点,努力放大集群效应和关联效应,促进各种要素配置最佳化、各种资源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增强商务楼宇、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等载体的聚集发展能力。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在民生工作精细化效能化上实现更大跨越。在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政府自身建设等各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地实现发展富民、保障惠民、管理利民、服务便民,进一步提高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和谐度。
★ — 11 —
为全国深入交流搭建平台
(2010年11月3日)
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政府采购风险控制与规避·中国政府采购高峰论坛2010”。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常熟市委、常熟市人民政府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地欢迎。
常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之城、生机活力勃发的创新之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之城。综合实力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
2009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财政总收入190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79亿元。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常熟市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化。早在10多年前,我市就按照管采分离的要求建立了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和采购服务中心,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专管员、监督员制度,加强了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同时,积极启用政府采购管理业务综合系统软件,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透明化、规范化,增强了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10年间,政府采购累计金额达32.54亿元,节约资金4.57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2.32%。
龙芯电脑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大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我市在江苏省率先购买了1万台龙芯电脑,随后,江苏省政府首购龙芯电脑15万台,全力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本次论坛在常熟举办,为我市学习借鉴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全国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交流搭建了互动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与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
最后,祝“政府采购风险控制与规避·中国政府采购高峰论坛2010”取得
圆满成功。
— 12 — ★
通过完善机制提高X建科学化水平
(2011年11月22日)
提高X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是关键。健全的体制机制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推进工作。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从科学的工作理念、完备的制度体系、有效的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完善X的建设工作机制,不断提高X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引入和确立科学、现代的管理理念,是提高X建工作机制建设成效和X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前提。常熟市高度重视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把现代管理中的“过程控制”理念引入X建工作,提高了X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所谓过程控制,是指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进行操控,其核心是以标准化促规范化,变事后的检查考核为事前的有效监控和预防。常熟市将X建工作细化为若干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各个环节按标准化的要求规范运作,防止和避免不合格、不规范的做法,形成了X建工作“靠制度来落实、靠程序来规范、靠标准来提升”的新模式。
构建科学制度体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完善的制度体系是X建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着眼于提高X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常熟市坚持以“纲”统“目”,构建了一整套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了X建工作“纲举目张”、整体推进。一方面,把X委管X责任制作为X建工作之“纲”,进一步明确X委管X职责,从15个方面对X建工作作出刚性规定。 另一方面, 把五大配套制度作为X建工作之 “目” :一是X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与各级X组织逐级分类签订X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X内典型选树培育制度,通过规范选树程序、明确培育措施、严格优胜劣汰,形成一套X内典型“严选树、重培育”的工作办法;三是基层X组织规范化活动制度,明确X组织活动预告、指导、反馈等9条具体要求;四是基层X组织书记和X员述职评议制度,通过X员评议、群众评议进一步激发X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X内激励保障制度,设立基层X建专项资金,每年对X内先进典型予以奖励,对民营企业X组织负责人发放工作津贴,对每个民营企业X组织下拨活动经费等。
采取有效保障措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要使X的建设各项制度得
★ — 13 —
到切实执行,有效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常熟市从三方面着手狠抓制度落实,
解决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
一是实施X委书记抓基层X建工作专项述职,解决X委管X“责任下移”的问题。述职办法规定X委书记每年必须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进行专项述职,汇报自己履行抓X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并由干部代表当场进行点评。然后,实行“三步跟踪”:先将点评意见以文件形式下发,再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落实后进行“回头看”检查。
二是实施X委抓基层X建工作责任追究,解决X建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制定出台《基层X建工作问责制暂行规定》,根据X建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完成情况,细分对应责任,严格实施问责。
三是开发应用“X建GPS”(X建工作网络管理平台),解决年度X建工作跨度长,难以全程实时监控的问题。“X建GPS”充分体现“过程控制”理念,纳入了上述制度框架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和工作规范。在实际运用中,各级管理员根据X建工作各个环节的完成期限及具体标准,在规定时限内添加文字、图片等资料以说明X建工作落实情况。如果X委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相应工作,平台就会根据超时程度自动发出提醒或黄牌、红牌警告;如果X委开展X建工作不符合规范要求,则可以通过平台的实时监控及时进行导航、纠偏,从而确保X建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 14 — ★
创新求突破 奋勇创辉煌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12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X代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今年工作,部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各项任务,动员全市X员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拼搏进取,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讲四点意见。
一、更加坚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胜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又好又快,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运行稳健、质量提升、转型加快、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迈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健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0亿元, 增长1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23%。工业总产值4275亿元,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15亿元,增长19.1%。新增注册外资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净增民资(内资)注册资本240亿元,个私经济累计注册资本超过900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197亿美元, 其中出口136亿美元, 分别增长13.7%和16.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78亿元,分别增长21.4%和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亿元,增长18%。商品市场成交额1150亿元,其中服装城市场成交额800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0亿元,荣获“中国红色经典文化旅游名城”。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发展稳健,腾晖电力、三一重工、苏南重工、亨通电缆、中交天和、安博电子等重大项目基本建成,丰田研发中心、观致汽车、阿科玛总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27.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25.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1%,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两区两园” 创新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工业产值和GDP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35.9%
和21.5%。传统产业有了新的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21%,占GDP
比重42.8%;服务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额增长76%和34%;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
★ — 15 —
发展基地核心区获批设立。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超过1.5万件和6000件。常熟大学科技园顺利通过国家复评,入驻企业超过130家,建成研发中心8家;常熟科创园引进大学研究院9家,中关村科技城正式启动。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新增和累计数居苏州县(市)第一。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7人、苏州“姑苏人才计划”9人,引进“双创人才”团队42个。新认定国家级高新企业2家、省级高新企业28家、省高新产品227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总数增至17件。风范电力和亿通科技2家企业成功上市,总数增至9家。
——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城市化率70%。城乡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农宅置换商品房累计开工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一批重大交通、水利、供电、供水、供气等工程加快建设,三环路快速化改造、昆承工业园搬迁、琴湖拆迁有序推进。城乡大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推行“数字化城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新增绿化面积1.8万亩,完成疏浚整治河道1790条,关闭“六小一无”企业870家,改造城乡集贸市场88家,市容镇貌明显改观。新增“三大合作”组织60家,村级可支配收入增长19%;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挂牌,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万亩,高效农业占比超过80%,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环境保护从治污保洁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万元GDP能耗下降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绿地率、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43.9%
和15.1%, 成功创建 “国家节水型城市” , 入选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试点市” ,
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00元,分别增长14%和18%。新增就业岗位7.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19%。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低保标准全面并轨,全市养老保险覆盖率、社会养老保障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入率均达99%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面完成46万平方米老居民小区综合改造,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建成城市步行与公共自行车系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市一院滨江分院落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1400张。“文化常熟”建设力度加大,文明创建扎实推进,虞山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常德盛入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文化产业北京招商活动,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 16 — ★
——X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科学发展争一流”、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X员干部创新创优意识明显提高。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市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乡镇X委班子“公推直选”省试点,领导班子活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百村、千企、万户”大走访、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活动,X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出台基层X建工作问责制,开发应用X建工作网络管理平台,X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开展“银地共建”和“双帮双比”活动,非公企业X组织覆盖率达到92.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考核评估体系。加快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扎实开展市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不断深化X务政务公开,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民群众对X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得到加强,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推进,实现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五连冠”。市委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民主X派、工商联顺利换届,统一战线、老干部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南北挂钩和对口支援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X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干部群众的齐心奋斗,倾注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常熟市委,向在座的各位及百万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资源环境制约加剧,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区域发展还存在不平衡性,城乡一体化仍需加大推进力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创新意识、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省第十二次X代会明确要求,苏州市要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苏州的重要板块之一,常熟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这不仅是常熟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跨越,更是全市人民美好生活新的期盼。常熟有基础、有信心在明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小康相比,基本现代化要求更全面、内涵更丰富。其指标体系突出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城
★ — 17 —
乡统筹、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核心要求,体现着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统一、经济增长与普惠于民相一致、发展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融合的丰富内涵。就常熟而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内涵是: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体、服务经济为主导、技术创新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工业经济比重;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自主品牌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市民幸福感受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年实现倍增;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社会保障综合指数达到98%;科教文化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城乡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统筹资源要素,深化城乡对接,促进农民居住集中、农村产业集聚、农民向市民转变;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品质内涵进一步提升,形成城市形态新格局;节能减排基本达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林木覆盖率达到2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5%,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超过95%,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满意率超过70%。
——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和谐创建活动不断深化,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ZZ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社会管理新格局,社会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充满活力,X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超过80%,法治建设满意率、公众安全感均达到90%。
对照上述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我市已有28项达标,其中满分16项,但部分指标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固然不是遥不可及,但也绝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挑战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这些都对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带来很大考验。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发展信心。要大力弘扬“崇文、尚和、创新、超越”的常熟城市精神,把各方面创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把全社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开辟“第二个率先”实践的新境界。要“敢于争先”,强化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激励作用,发扬“不
— 18 — ★
用扬鞭自奋蹄,有了压力更争先”的精神,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始终保持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冲劲,紧扣目标不动摇,面对挑战不退缩,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发展之美,真正使落实现代化指标任务的过程成为提升发展水平的过程。要“永争一流”,始终把发展的参照系面向发达地区,把竞争的视野瞄向沿海城市,自觉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境界,确保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高、百姓生活更好。要“勇于担当”,大力提倡“勇担重任、敢担风险”的作风,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用担当精神看待和评价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我们每一个X员干部,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要“刚毅坚韧”,各级干部要发扬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作风,以锐意进取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拼劲、顽强拼搏的韧劲,在变局中把握机遇,在挑战中增创优势,做到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提振率先发展的“精气神”。
三、全面落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明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省第十二次X代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突出发展经济、民生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大重点,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民生保障、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六大工程,努力把常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绿色、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明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力争占GDP比重达到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现注册外资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净增内资注册资本200亿元,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这些目标任务的确定,无论从区域经济的竞争态势看,还是从基本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看,我们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并且要力争能超则超、能快则快。同时要看到,提出这些目标任务,市委已经充分考虑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对有些指标增幅作了适当调整。需要强调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里的“稳”,是指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和发展环境的稳定,绝不是发展上的“求稳”,更不是工作上的“四平八稳”。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基
★ — 19 —
调放在“求进”上,贯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方略,既要扩大总量,更要提升质态,确保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基本导向,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率先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的现代化。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走出一条具有常熟特色、体现现代化水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重点推进“六大工程”:
1 .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工程,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坚持新兴产业扩张与传统产业提升“两手并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努力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互动并进、量质齐升。
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布局调整,以优质增量投资带动产业升级,确保明年新兴产业投资和产值增长分别达到30%
和2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加快全市22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丰田研发中心、观致汽车、中交天和、UPM、腾晖电力、三一重工等重大项目,促进在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收益。更加注重优化产业层次,以引进培育旗舰型、科技型项目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产品,推动新兴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加快形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重型机械、新型电力电气装备等优势产业链,力争到2013年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提升传统产业。按照高端、高新、高效和低污染、低能耗、低用工量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现有规模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产业整合,推动产业集聚,落实支持鼓励企业资产重组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形成一批销售超50亿元、 超100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万和超亿元的企业集群。要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上市,明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有序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泗洪工业园、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常海工业园等对接,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生产环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生
— 20 — ★
产基地、资源基地,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发展服务经济。坚持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一手抓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占比提高。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服务业投资增长21%,重点发展与我市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数字动漫、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创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商务楼宇经济,着力引进企业营运总部、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力争引进和培育3家以上总部机构。加快推进常熟国际物流园、沿江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建设,科学利用岸线资源,提升港口功能水平。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完善商贸网点和专业市场布局规划,提升市场业态,构建综合商务平台,争取全年完成商品市场成交额1350亿元,其中服装城成交额920亿元。围绕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文化、商贸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古城文化旅游体验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
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和“蓝火计划”试点工作效应,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百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量和结构层次同步提升,明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着力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创园功能配套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三站一中心”等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50个,力争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4%。进一步强化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健全乡镇人才工作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进和培育苏州市级以上“双创人才” 20名、本市“双创领军人才”4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