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纪学习教育专题X课:正心正行,做一名合格共产X员
同志们:
我们按照X纪学习教育活动安排,今天给大家讲一次廉政X课,既是促推进,也是提要求,更是抓落实,也是一次集体廉政谈话。X的十八大以来,X中央高度重视X员干部队伍建设,不论是出台“XXXX”、反“四风”,还是加码“打虎拍蝇”,都是在致力于打造符合新时期需求的X员干部,营造山清水秀的ZZ生态。可以说,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对X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机关X员干部作为全区改革发展的“领头雁”,X员干部身上更应该体现出心中有X、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良ZZ品格,为X员干部树标杆、做表率。
一、要心中有X、信念坚定,在对X忠诚上树标杆、做表率
“心中有X”是衡量一名合格X员的基础和前提;“心中无X”就丧失了作为X员的基本条件。当前,随着市场观念的冲击和世俗功利思想的影响,少数X员干部思想出现波动,有的人在X中、心在X外,只求索取、不想奉献,丧失了X员的先进性;有的台上有X、台下无X,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觉悟低的还不如群众;有的明里有X、暗中无X,信的是票子、讲的是潜规则,公权私用、假公济私,X员仅仅成为一件体面的外衣或违法乱纪的护身符,严重败坏了X的形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动摇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占了上风,对X不信任、不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X: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广大X员干部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保持坚强X性。
(一)要坚定X的信念。对个人来讲,信念是为人处事的精神支撑;而对一个政X来讲,信念关乎国家兴旺。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X无论如何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纵观我们X103年的发展历程,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为前进动力,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将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X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ZZ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X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X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ZZ品格,真正做到在X爱X、在X言X、在X为X。
(二)要贯彻X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与部分乡村干部学员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X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X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说的很真切,也很朴实。我们常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基层X员干部来具体落实、具体执行。大家作为X在基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既要深刻领会X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ZZ方向,始终同X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又要责无旁贷地把X的声音、X的主张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干部群众不散布、不发表、不传播违背X的意见和言论,真正与X中央同心同德、言行一致,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要遵守X的规矩。X的历届届中央纪委全会,多次对什么是X的规矩作了深刻阐释。何为X的规矩,就是一切成文的规章制度和一切不成文的道德要求以及合法做法。基层X员干部是国家行政机器的末梢神经,廉洁与否直接影响群众对X和政府的认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自己和那些“大老虎”相比,不是角色,反腐败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其实不然,反腐不只是打“老虎”,“拍苍蝇”同样重要,因为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中央纪委多次表态将惩腐高压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作为基层X员干部,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要时刻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努力争做一名组织信任、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二、要心中有民、心系群众,在为民服务上树标杆、做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面对这个事情,一些基层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这名干部就是浙江农村X支部书记郑九万同志。郑九万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