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技日报/2024 年/4 月/11 日/第 007 版园区
贵阳高新区:产业向“ 新” 而行 发展质效齐升
李雯文 陈佳艺 本报记者 何星辉
日前,贵阳高新区召开 2024 年工作会,吹响了以奋斗姿态推进“ 强省会” 行动的冲锋号。传统制造业焕然一新、新兴产业聚集新势能、各类人才荟萃⋯⋯如今,贵阳高新区处处展现
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新兴产业聚集新势能
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现场,伴随嗡
嗡的机器轰鸣声,自动化车间将一粒粒黑色细小颗粒加工成制造锂离子电池需要的正极材料。
传统的正极材料像葡萄一样攒成一团。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 8 年时间,研发出一次颗粒大单晶材料。这种材料在产品的结构稳定性、高低温循环性、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经过 10 余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正极材料得到下游客户高度认同,成为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微宏动力、珠海冠宇等国内领先电池生产企业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 我们将进行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研发,不断提供优质产品,为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降低成本而努力。”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园区聚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贵阳高新区还聚集了弗迪电池、安达能源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链成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贵阳高新区将抓住贵阳打造全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重大机遇,用足“ 电动贵州”“ 电动贵阳” 政策,力争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 100 亿元。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在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贵阳高新区辖区企业贵阳顺络迅达
电子有限公司,正是通过制造向“ 智造” 转变,成为全国电感器生产研发的中坚力量。
走进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片式绕线电感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列、高速运转。车间员工通过手持终端扫描工单,一个个米粒般大小的电子元器件由“ 数字大脑” 指挥,自动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的加工。它们被绕上比头发还细的铜丝,最终变成片式电感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