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003 版综合
永乐店镇小务村:村庄治理用上大数据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小务村是永乐店镇的“ 大村”,村里共有 800 多户村民、3000 多口人。村委会工作人员只有几个,如何管理 3000 多人的大村?小务村推动网格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村里有了“ 金牌管家”
传统的治理模式往往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治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乡村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以其精细化、智能化的特点,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务村将村全域划分为 4 大片区、47 个网格。此前村里安装了 70 多个不同方向的摄像头。“ 安装摄像头后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出现问题时,比如这些摄像头拍到的画面有异常,我们只能来到监控室查看,出现什么事件以后,也只能跑回来翻查以往的录像,其实相当于事后追责,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宇深思道。
为此,欧阳宇充分发挥派出单位曾统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优势,主动与中国电信北京城市副中心分公司取得联系, 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分公司渠道运营部经理助理孟鹏飞根据需求,给出了建设大数据平台、补齐前端设备、架设视频宽带、端口统一收编、利用天翼云 AI 算力,实现定制化服务的解决方案。
孟鹏飞举例道, “ 比如在摄像头上绑定区域入侵功能,就特别适用于稻蟹种养区域、坑塘水域、电力设施、供水设施等特殊区域,这些地方平时是禁止入内的,一旦有人闯入,AI 发现后就会及时发出警告,网格员、村委会工作人员会同步收到提醒消息,通过摄像头内的音柱喊话提醒,如果闯入者不听警告,工作人员也能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实际情况,有效避免了各类事件的发生,起到了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目的。”
搭载上大数据平台后, 村里的摄像头由 70 多个扩充到 100 个, 不仅能实现 24 小时监控功能,还在智慧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区域入侵、音柱喊话、火情报警、AI 分析记录等多项功能。欧阳宇指着手机的摄像头画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