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4 年/4 月/18 日/第 009 版理论
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想ZZ理论课的路径探索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副教授 赵少华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格菁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能否与时俱进,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与情感需要,不仅关乎思政课程自身建设,更关乎育人质量。短视频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便捷的获取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新平台,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极高的效率传达信息和知识,同时也成为一种新兴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工具。短视频作为青年群体生活中的“ 精神家园”,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短视频平台上形形色色的内容,既有助于青年的个性表达,产生情感共鸣,也可能对他们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让短视频与高校思想ZZ理论课协调联动,既为短视频注入更多思政元素,又让思政课融入短视频这一创新形式,是当下思政课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内容维度方面,要注重挖掘优质内容,提升短视频质量。首先,要在短视频教学素材的选取上下功夫,挖掘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可以避免错误观念的传播,确保学生接收到的是经过验证、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的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选取传递国家政策、普及法律、解读传统文化等内容的短视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知识素养。 还可以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 包括不同民族的真实生活片段、各行各业工作者服务人民的感人故事等, 全面展示生活中的正能量,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情与共鸣,提升思政课堂亲和力。其次,深度的内容探讨和创新的表现形式是提升短视频内容质量的关键。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创新的视听手段,优质短视频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主体维度上,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增强学生辨别力。思政课教师主动提升数字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短视频时代,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被动的观看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作者。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环境十分复杂,网络上充斥着众多误导价值判断的内容,要想在良莠不齐的短视频中精准识别优质内容并抵挡错误思潮的影响,数字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匮乏会影响其与数字内容和教学的协同水准,从而使思政课教师在技术与人的不断较量中丧失思想ZZ教育的主导权。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积极参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