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4 年/4 月/21 日/第 A01 版
源头利用、“ 绿岛” 转运、“ 细胞” 培育⋯⋯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 无废城市”管理模式——
让城市“ 精致” 为发展“ 添绿”
本报记者 彭军君 刘璐
随着城市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与发展伴生的固废垃圾也逐渐增加,如何破题?“ 无废城市”应运而生。“ 无废城市” 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成本高, 处置企业缺少积极性; 部分固废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导致资源浪费;新能源产业崛起,“ 退役” 光伏组件何去何从⋯ ⋯ “ 无废城市” 建设所涉及的固体废弃物是环保领域“ 最难啃的骨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无废城市” 建设,成立由市长担任指挥长的“ 无废城市” 建设指挥部,市政府专题部署“ 无废城市” 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努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 无废城市” 管理模式。
新兴固废处置“ 变废为宝”
“ 退役” 光伏组件处理,是机遇还是难题?“ 一块废弃光伏组件上线后,经过系列工序,能分离出玻璃、铝块、硅料等材料。” 这是南通日弈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军给出的答案。
近日,走进公司车间,生产有条不紊。尹军透露,公司于 2021 年投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全工艺流程,真正实现大规模光伏组件资源再生量产的企业。公司的处置工艺处于国内外同行领先水平。2023 年 10 月份,公司完成设备升级改造,将年产能提高到 1.5万吨,随着光伏设备退役潮的到来,计划完成 5 条线陆续投产,实现年产能 8 万吨。升级后的生产线能耗低、污染小,回收率超 95%。
近年来,南通瞄准新能源赛道,追“ 光” 逐“ 绿”,发展形成以风电、光伏、储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全市有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 4 家,光伏发电企业 4 家,风电企业 10家。然而淘汰的废风力叶片、废光伏组件、废锂电池等三类新能源固废如何处理,怎样利用更恰当,才能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作为市属“ 新兴固废典型示范企业”,日弈新环保科技让我们看到一种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生根发芽。在南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新兴固废处理:江苏德之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废风力发电叶片,制作模板、木塑船板、污水管道、托盘、短切玻璃纤维等;南通北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废锂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电芯、湿法全组分回收、最终制备前驱体和正极核心原料,变废为宝⋯⋯
持续推进废风力叶片、废光伏组件、废锂电池三项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前,南通已具备 9万吨/年的新能源固废综合利用能力,还参与《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废风电叶片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等,不断强化技术支撑和创新。
散乱危废登陆城市“ 绿岛”
全域“ 无废” 点多面广,面对庞大棋局,“ 无废细胞” 成为南通落在棋局上的关键一子。
15 日上午,一辆危废专用收集车从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御江环保有限公司开出,
前往海门临江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的南通裕弘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危废收贮。
海门临江科创园内医药研发企业众多,企业运营过程中会使用各类化学试剂。园区管委会通
第 1 页 共 2 页
过南通市海门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先行先试,纳入御江小微收集体系,使用危废智能贮存设备
建立收集点,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暂存、转移到处置全过程规范化便捷化管理。
小微产废单位普遍存在危废转运困难、处置费用高、平台申报率低等问题,若处置不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