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九江日报/2024 年/4 月/18 日/第 002 版要闻
机制一变天地宽
——我市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改革新路径
本报记者 汪良红
2022 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契机,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资产“ 调查确权—储备赋能—整体评估—市场交易—监管保护” 全链条机制,着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建立健全调查确权机制,破解自然资源资产“ 底数不清、产权不明” 问题。摸清资源“ 家底”。全面调查国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等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况。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资产平衡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数据库。确定资产权属。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编制自然资源资产清单,明确市域范围内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资源等自然种类、履职主体、所有者职责和确立依据,科学统筹全市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确权信息数据库,实现各类资源资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构建监测系统。整合国土调查、地质矿产等现状数据,形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调查监测“ 一张图”。
建立健全储备赋能机制,破解自然资源资产“ 多头储备、开发无权” 的问题。整体收储。在市县新设自然资源储备机构,成立自然资源价值转化中心,按照“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的原则,探索各门类自然资源资产全要素储备新模式,整体打包形成“ 1+1>2” 的优质“ 资产包”。设权赋能。 创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 探索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 “ 两权分离”。统一规划。坚持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的理念,从源头上防止资源资产越权开发、过度开发、粗放开发。
建立健全整体评估机制,破解自然资源资产“ 估价无据、估值不准” 的问题。我市充分发挥试点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联合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全要素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破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