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4 年/4 月/22 日/第 006 版专题
纪念第 55 个世界地球日
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江苏画卷”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今年 4 月 22 日是第 55 个世界地球日。近年来,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更高起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 强富美高”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江苏省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全省国土面积 10.72 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均耕地 0.85 亩,以占全国 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超过 10%的经济总量。自然资源类型较为丰富,拥有国际重要湿地 2 处、 国家重要湿地 5 处, 林木覆盖率达 24%。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已发现各类矿产 133种,查明储量的有 69 种,但人均矿产占有量较少;小型矿床较多,大型矿床较少;非金属矿多,金属矿少。全省海域面积 3.75 万平方公里,共 26 个海岛。海岸线全长约 954 公里,沿海滩涂总面积 750 万亩,约占全国的 1/4。
在江苏大地上,江苏省自然资源部门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壮丽画卷。
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2023 年 7 月 25 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 《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 年) 》(以下简称 《规划》),作为“ 多规合一” 以来全国首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带位置分解下达至市县,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规划》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化“ 1+3” 重点功能区,构建“ 两心三圈四带” 为主体框架,全域一体、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我省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 1.82 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 0.87 万平方千米、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 0.95 万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包括了江苏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接下来还将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规划分区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环境准入标准,从体制机制上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范围,规范管控人为活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江苏提供规划引领与空间保障。
生态修复,筑牢美丽江苏的自然本底
近年来,我省以“ 国家山水工程” 等 6 个国家级保护修复项目为抓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进一步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底。印发实施《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 年) 》 ,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机制,科学开展土地、海洋、矿山、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入选“ 中国山水工程” 首批典型案例。国家矿山示范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 1.4 万亩,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入选自然资源部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20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和
16 个省级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推进“ 美丽海湾” 建设,盐城修复滨海湿地超 1550 公顷;“ 江苏省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 入选自然资源部 2023 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推动美丽江苏底色更“ 绿”。2023 年 6 月 8 日,连岛入选全国首批“ 和美海岛”。2023 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表彰
第 1 页 共 3 页
了“ 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条子泥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等 9 个第二届江苏省“ 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严格保护,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高效发展空间。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源技术换空间,以产业园区、工业用地等为重点创新举措,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与“ 三大工程” 统筹并进,努力以较少资源占用支撑更多优质发展增量。开展海域使用立体分层确权试点,率先构建海域空间的立体分层配置模式,合理确定养殖等各类用海标准,全面实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科学高效配置海域资源。“ 十四五” 以来,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 16.8%。成功创建 15 个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节地模式(技术)典型案例评选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节约集约利用江苏经验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牢牢守住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创新构建实施“ 责任+激励、行政+市场” 耕地保护机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省现有耕地 6150.7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5345.02 万亩。采取“ 长牙齿” 的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防止“ 非粮化”。加快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矿产和海域海岛资源保护,持续开展林地和湿地保护,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格局。严格保护国家和省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加大生态公益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有序推进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创建。
绿色蝶变,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加快探索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