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789
2024年5月
在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沙坪坝区教育学会副会长李龙均
(2024年5月13日)
本次论坛不仅是对各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历史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分享,也是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成果和智慧的展示,更是一次勇立潮头的教育工作者对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眺望和启航。2023年11月10日,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的专家学者、校长代表和沙坪坝区的校长们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探讨了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学会和学校的发展之路。
这次论坛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主题突出,内容集中,深入分享交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各位专家、学者、领导,饱含深情的精彩讲话、报告和分享,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大先生们教育理念的独到和学术造诣的精深,使本次论坛达到了全国基础教育思想和理论的高度,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怡,回味无穷。
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中,五强区教育学会的领导们讲述了各自区域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实践。
海淀区教育学会的闫顺林秘书长深刻阐述了五育融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并从五育融合的课程建设、专业研究机构的支撑、科研课题赋能、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多措并举切实推进了海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开区教育学会的刘向军会长讲述了天津中小学课程建设如何在公能理念引领下的规划设计,构建了三力合一的组织机制,进行了三学一堂的课堂探索,以及对教育深度变革的思考和瞻望。他们高度关注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把握课程建设核心矛盾,重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南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徐汇区倪志刚会长先是发人深省地提出传统教育强区发展三问:强区怎么来?现在怎么干?未来怎么办?面对今天的上海教育,再从区域协同,对外协作助力强区的传承和创新方向,以补长德育和劳懂教育的短板实现全面育人,以项目化学习引领全区教育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数字化转型,人事制度改革来对标区域战略等有力举措,实现了思行合一,汇聚了合力,推进了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武侯区李雪凤秘书长分享了成都武侯区教育学会的宝贵经验。他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为学校教育科研优服务;以成果推送为路径,为一线教师搭平台;以学术研究为本源,为学校成果做推广。积极发挥教育学会服务、引领作用,强力助推新时代蓉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沙坪坝区教育学会李协良会长从学会组织架构、对基础教育高质量的认识、学会的高质量使命等八个方面,系统、全面、立体地展示了我区教育学会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思考和作为,并发出五城区倡议,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南派北派,巴山蜀水的教育同仁们要互学互鉴,共创共享,携起手来扎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下午的分享交流中,五城区高质量发展代表性学校进行了经验分享。
北京杨宝华校长分享了学校构建和谐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制定家长学校章程,丰富家长学校课程等路径,构建起家长学习圈、家校共育圈,充分发挥了家校社协同联动优势,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天津田艳书记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她领导的五马路小学整体构建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保障五大体系,提高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树立了劳动价值观,带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评价方式、具体实施上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