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799
2024年5月
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致公X中央主席蒋作君
(本文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X中央主席蒋作君在3月22日上午上海、4月9日下午广西崇左、4月10日下午广西钦州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整合而成,内容有删减。)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目前我国已经部署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要坚持X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关键是在“提升”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面对新一轮“提升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深刻认识自贸试验区在X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将对外开放“试验田”发展提升成为高质量开放的“高产田”。下面,我谈几点想法。
一、开展深层次制度创新,筑牢高水平对外开放基础
(一)加强系统性制度创新
一是加强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强化自上而下的授权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同自贸试验区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探索之间的联动一体推进。二是理顺自贸试验区的集中归口管理和部门协调推进的关系机制,强化权责对应和归属主体责任担当,统筹各领域各部门资源要素和政策措施,高效联动创新。
(二)聚焦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性制度创新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前期改革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水平,重点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特别是继续合理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大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在更大范围实行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新模式。二是持续深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跨境资本流动、国际商事仲裁、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跨境金融、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
(三)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精准性制度创新
一是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和诉求,顺应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以问题导向、链条导向进行改革,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场景应用出发开展制度创新,破除市场准入的隐形壁垒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梗阻,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企业“请进来”“走出去”的重要跳板。二是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面临的普遍性和紧迫性问题,从政府职能转变、财税金融改革、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外向型产业聚集地等领域深入谋划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能力。
二、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于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一是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推动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制度体系的突破性再造和衔接配套。二是划定重点产业名录,选取生物医疗、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智能制造、文化产业等重点或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一揽子政策体系,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三是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重前瞻性政策制度设计,发展数字服务、专业服务、医疗健康、绿色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提升国际物流、医药研发、文化旅游等特色服务贸易,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及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更大力度谋划制度集成创新
一是围绕区内外产业布局,以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基础,研究制定跨区制度及政策接口,沿链形成跨区域产业对接体系。二是完善分工协作,构建区内研发、区外生产,区内维修、区外服务,区内配送、区外加工,区内展示、区外销售等多形态功能联动,放大自贸试验区对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乘数效应。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持续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推动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的自由便捷流动,提升自贸试验区集散和配置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外向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