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4 年/5 月/27 日/第 006 版采风
上海海事法院:奋楫扬帆四十年 争做海事司法“ 标杆”
本报记者 张巧雨 本报通讯员 宋威
1984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 。同年,上海海事法院成立。40 年来,上海海事法院见证了浦东新区由田间阡陌变成繁华的市区,见证了洋山港的建成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亦见证了北外滩的华丽蜕变。这是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 40 年,是海事司法大步向前的 40 年,也是上海海事法院奋楫扬帆的 40 年。历经 40年砥砺奋斗,上海海事法院走出了一条视野国际化、办案精品化、制度创新化的审判之路。
扬帆起航 大胆探索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1985 年 10 月 18 日,上海海事法院依法拍卖了巴拿马籍“ 帕莫娜” 轮,清偿有关债务。这一“ 拍”,开创了我国海事司法拍卖船舶的先例。
面对专业性强、涉外因素多、复杂程度高的海事案件,“ 先行先试” 成了上海海事法院建院之初的“ 关键词”:首例涉外籍扣船案——“ 帕芝” 轮案,发出了第一份扣押船舶命令,成功探索司法扣船程序;首例诉前扣押外轮案——“ 阿加米能” 轮案,率先表明我国海事法院可以采纳海事请求人在诉前申请扣押船舶(财产保全)的国际通例;首次引入听证程序、首例外籍船舶网络拍卖、首创船舶扣押预担保机制⋯⋯ 40 年来,上海海事法院用一次次探索和一个个“ 首例”,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对外开放保驾护航,也为海事审判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上海海事法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主动服务X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上海中心工作,上海海事法院深入研判、精心布局,不断健全海事司法服务网络。
在全国海事法院系统中率先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对涉上海自贸区海事海商案件进行集中统一管辖,同时入驻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将海事司法的触角延伸至对外开放的前沿,打造海事司法服务自贸区建设样本;设立长兴岛派出法庭,贴近一线港航企业,服务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国际海洋装备岛建设;成立北外滩审判工作站,嵌入式对接北外滩航运企业最新司法需求⋯⋯海事司法服务的精准布局,覆盖了上海周边航运最密集、司法需求最迫切的领域,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加快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海事司法服务保障。
乘风破浪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海事司法名片
2014 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历经五次开庭、横跨 26 年的“ 中威案” 在上海海事法院顺利执结。被执行人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根据上海海事法院限期履行通知书的要求,全面履行了生效民事判决确定的全部义务。“ 中威案” 是一起涉及日本企业的海事纠纷,案情和法律问题十分复杂、案件影响极大,社会各界以及境内外媒体均予以高度关注。该案通过扣押船舶,促使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履行我国法院生效判决,为该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威案” 的顺利执结,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