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法治报/2024 年/5 月/27 日/第 001 版
省第六监狱:解开平安监狱建设的密码
见习记者 俞可薇 通讯员 周超
在平安浙江建设 20 年的时间里,浙江省第六监狱交出了一份独特的平安答卷。
这份成绩因何而来,又将如何保持?近日,记者走进省第六监狱,探寻背后的平安密码。
文化润心
菊文化与启明一脉相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时间的指针拨回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钱塘江围垦而形成的肥沃土壤,和菊花插种养、生命力繁殖力旺盛的属性,让省第六监狱找到了两者的适配性。于是,民警和罪犯一起,栽下了第一盆象征着积极向上的菊花。之后,首届“ 金秋菊文化节” 应运而生,罪犯亲手培育的各种造型菊、盆景菊近 500 盆,在全监引起巨大反响。
2002 年,现任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徐海峰刚参加工作时,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菊艺节那团团绽放的菊花。老民警告诉他,这是罪犯一年中的大事,年初种下,等待参加菊艺节,心静了,有盼头了,改造也顺了。
彼时,徐海峰是监狱外国籍罪犯监区的一名管教民警,“ 我们文化差别这么大,沟通也很难,怎么让他们好好改造?” 监区民警或多或少都学了几种外语,“ 但也只能简单说几句”。
语言的隔阂成了最大的问题。菊文化在监内的成功,让民警关注到文化润心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监区。吉米,是因此改变的其中一个罪犯。对传统手工艺品产生兴趣的他,开始主动学习中文,还在监狱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 没想到学中文还能让我得到工作机会,非常感谢警官的帮助。” 新生后的吉米,如今是一名翻译。
现在的外国籍罪犯监区,有了定制的中文学习菜单,建立了中文教学实验基地,组织外国籍
罪犯参加汉语等级考试(HSK) ,走在了全国监狱系统前列。
文化的力量,在监狱扎根,一晃 30 年,菊文化迭代升级为“ 启明育人、菊韵修心、明理守
法、向善自新” 的“ 启明” 文化。
启明电视台里,有着政策宣讲解读、日常改造咨询和诉求反馈等内容,广播站也设置了多个
固定栏目,讲述罪犯关于忏悔、感恩和爱的故事。这些都基于“ 启明” 文化的“ 8+8+X” 体系,
8 个实施教育改造的主要载体、8 大文化社团,X 则意味着监狱和社会力量合作的无限可能。
新的教育改造方式,吸引了罪犯的广泛参与。以 8 大启明文化社团为例,全年开展超过 100场特色文化活动,吸引超过 5000 人次参加,有效实现了教育人、改造人、帮助人的文化育人目标。
内外联动
绘就大墙好“ 枫” 景
文化建设就像钉钉子,一锤一下,在时间的不断浸润中,慢慢开出绚丽的花朵。但确保大墙内外的平安稳定,还需要内外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平安建设落到实处,这也让“ 枫桥经验” 在监内有了最生动的实践。
监狱民警金文龙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不同罪犯的矛盾诉求:红色的“ 江某和李某因中午分菜发生口角,已初步调解,晚上需再跟进”;橙色的“ 张某因婚姻问题和妻子亲情通话后情绪低落,需及时开导”;黄色的“ 王某身体不好,调换铺位想法较强烈” ⋯ ⋯ 不同颜色是紧急程度的分级。金文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