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黑龙江日报/2024 年/5 月/18 日/第 001 版
省教育厅 构筑人才高地 激发创新势能
本报记者 赵一诺
人才是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创新之源。近年来,省教育厅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以贯彻《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 60 条》为主线,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发展为目标,倾心引才、精心育才、用心留才,切实把“ 第一资源”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 第一动力”。
创新机制打造人才“ 强磁场”
“ 诸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它不仅为我提供了科研创新的资源和平台,更为团队建设及学科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隋晓楠说。
8 年前,获得博士学位的隋晓楠接到母校人才引进邀请后,毅然回国,回归他的导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江连洲教授团队,继续从事大豆加工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近年来,隋晓楠带领团队突破大豆蛋白质分子构象演变机制、蛋白组分分离、蛋白功能基团修饰与加工等多项关键技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近 200 篇,总引用 5000 余次。
在被各大高校大量引进的青年人才中,面临科研经费、职称晋升等难题的不在少数。在此背景下,东北农业大学 2016 年启动首个人才“ 蓄水池” 项目,出台《“ 东农学者计划” 高层次人才支持实施办法》,设立“ 东农学者计划”“ 东农聚才计划”“ 东农奖励计划” 的创新人才“ 育引用”机制,对青年人才考核评价坚持专利、论文、奖项等“ 定量” 与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潜力判断“ 定性” 上双管齐下,对人才进行“ 发展性评估”,人才队伍内生动力充分迸发,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拔节成长。
近年来,省教育厅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揽天下英才频频出招。建设 12 个省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以制度先进性打造人才“ 强磁场”,让人才既能走好当下、又有长远未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梯队培育造就高层次人才的良好局面。
为打造优秀人才“ 蓄水池”,哈尔滨剑桥学院建立了技能型教师、教授、博士等人才引进计划,试行高技能人才引进和“ 直聘” 相结合、固定岗位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引聘办法。同时,向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偶就业等一系列暖心措施,努力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我们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 一人一策’ ,实行的项目引领、专家挂帅、团队合作等人才引进模式和系列重奖人才举措,充分激发了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硬核人才支撑。” 哈尔滨剑桥学院院长于越说。
激活创新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 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揭榜我省首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黑龙江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刘永立教授带领团队聚焦我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领域进行攻关,研发出适应极薄煤层智能开采的成套装备与智能化软件平台,推动我省采煤工作面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黑龙江科技大学充分激活创新链,打造企业申办、知识产权、财务、法务到融资等服务工作机制,为人才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效承接载体,在实现研发、转化、集聚、孵化等功能上加码赋能。同时,该校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打造“ 龙煤学院”,着力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累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