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5 月/9 日/第 003 版规划
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聚焦重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市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全国首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的城市。 为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重庆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92 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 23%),进一步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重构“ 三带四屏多廊多点” 总体生态安全格局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地面积占市域面积的 76%,江河水网密布,湖库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的 3.3%,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于“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019 年以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林业局及技术专班共同组成市级联合工作小组,统筹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了区县划定、市级联合会审、集中整改、成果汇总入库的工作机制,对用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矿产资源开采、旅游及乡村振兴项目等方面的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的空间布局关系理行全面协调。 经过多轮区县成果审查和三轮集中修改入库,重庆最终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红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强化跨区域、跨流域生态共治共保,构建重庆“ 三带四屏多廊多点” 复合型、立体化、网络化总体生态安全格局。
重庆的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分布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生态涵养带,保护好三峡水库国家战略水源地,提高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分布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四大生态屏障,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原生境保护,提高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分布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云雾山等 23 条平行山岭,大宁河、涪江、阿蓬江等 37 条次级河流以及达氏鲟等鱼类洄游通道,林麝、黑叶猴、川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种群迁徙廊道,加强河流生态管控和污染治理,提高景观生态廊道的系统性、连通性;分布在樵坪山、云篆山等 67 处重要独立山体,长寿湖、龙水湖等 200 余个大中型水库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斑块,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以技术手段强化常态化监管监测
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中,重庆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在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同时,提升常态化监管监测能力。
在编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程中,重庆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依法依规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重庆市“ 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 空间统筹协调和分类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基本单元确定重点生态功能区,逐步引导人口转移,鼓励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形成点状开发、 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按照规划,至 2035 年,重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小于 1.29万平方公里,占市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 67.46%。
2023 年,重庆自然资源部门与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实施
第 1 页 共 2 页
管理的通知》,对规范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认定、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意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作出明确规定。 通知提出,对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和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有限人为活动,经专家论证、市级部门会审通过后,报请市政府出具不可避让论证意见或有限人为活动认定意见。截至 2024 年 4 月,重庆已协调解决渝西高铁、成渝铁路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