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凉山日报(汉)/2024 年/5 月/15 日/第 005 版文旅周刊
凉山文旅:势头强劲 成果喜人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璇
八百里凉山,风情万种。彝歌嘹亮,藏家舞韵;傈僳风情美,摩梭船悠悠。与 70 余个 A 级旅游景区相对应,如今,凉山已认定 20 项国家级、138 项省级和 341 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经岁月沉淀,铸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风雅,在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岁月中酝
酿出迷人芬芳:
穿在凉山——凉山彝族服饰,被称为“ 民族艺术活化石”,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一针一线,无不体现着凉山的彝绣文化;一花一色,都蕴含着手艺人质朴的情感;
玩在凉山——凉山火把节,是名副其实的“ 东方狂欢节”。白天,可以欣赏盛大的选美活动,近距离感受“ 斗牛”“ 斗羊”“ 赛马”“ 摔跤” 等传统竞技比赛的热血激情;夜晚,参加一场盛大的篝火狂欢,与篝火燃情,再与五湖四海的宾朋举杯畅饮,开怀共乐;
倾听凉山——那出口成诗、一唱百和的彝族阿都高腔,低吟时如历史回响,高亢处似光芒绽
放,可穿透日月、直抵心灵;
触摸凉山——从璀璨手工银饰到艳丽彝族漆器,从古朴大方的会理绿陶到隐匿在秀美山水间的民宿⋯⋯极具生命力的非遗瑰宝正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述说着凉山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
新格局释放新活力
2023 年 11 月 17 日,凉山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为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也夯实了文旅融合发展根基。
随着近年来凉山大力发展全域全时旅游,加快全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 彝海结盟地· 五彩大凉山” 深厚内涵,着力塑造“ 夏季清凉· 凉山真凉”“ 冬季暖阳· 凉山不凉” 特色品牌,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盘活用好优质文旅资源,统筹做好景区提升、线路开发、产品培育等规划,高质量推进小相岭、龙头山、大风顶、冶勒湖、三江水电高峡平湖等优质资源开发,推动泸沽湖、邛海泸山、螺髻山、彝海等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环线,按照“ 东南西北中” 五线齐抓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利用大山大水增绿色、植彩林、建画廊,吸引八方游客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林、冬玩雪,做到一年四季皆美景、全域全时皆可游。
持续擦亮国际阳光康养旅游、民族风情旅游、航天研学旅游名片,深度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休闲度假、节庆赛事、特色民宿、航天体验等产业,打造全域全时阳光康养旅游走廊、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航天旅游目的地。
积极拓展融合发展业态,大力发展田园观光、乡村康养等产品,创新发展文博、文创、演艺、传媒等产业,持续办好凉山彝族火把节、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大凉山戏剧节、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等节会赛事,统筹抓好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实现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