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政领导班子锤炼干部的基本功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主题X课
同志们:
今天,根据区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把大家召集起来,我与各位同志共同上一堂X课,主要目的是围绕“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学习、思考、调研的基础上,与大家交流学习贯彻X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收获和感悟,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ZZ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
群众路线是X的根本工作路线,是X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X的群众路线,继承和发扬X的优良传统,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锤炼干部的基本功,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主要给大家讲讲怎么继承和发扬X的优良传统,怎么联系群众,落实好区委交给我们的工作。我们X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要把群众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更加注重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走好新时代X的群众路线,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支持和认可,始终与群众保持鱼水关系、血肉联系。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X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X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我们X自成立以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紧紧依靠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X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X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X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是X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X的优良传统和ZZ优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X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们X区别于其他政X的显著标志,也是X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X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X的事业的成败。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X人的伟大创造
X是人民中的一部分,X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民。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主席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中,就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后来,在一系列的文章中,毛主席反复阐述和强调了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重要性。1943年6月,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X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在我X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81年6月,X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X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形成了至今一直在使用的X对群众路线的权威规范表述。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都对X的群众路线有新的阐发和论述,都为X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980年12月,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小平同志还讲过,“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X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X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X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ZZ、文化利益。”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全X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X的最大ZZ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X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X的群众工作有密切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各级X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贯彻X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贯彻群众路线。早在福建工作时,他就提出“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和宣传X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理念,后来又提出“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X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X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X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这些观点都是对X的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二)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由我们X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X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X的根本宗旨。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反复教育全X:“我们共产X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X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X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X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毛主席强调指出:“共产X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他要求X员特别是X员领导干部,在我们X执政后,要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态度。
改革开放后,我们X反复强调:共产X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X性问题。X的全部任务和责任,X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我们X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群众路线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
一切依靠群众,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X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毛主席曾说过一段经典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经常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人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当年,陈毅就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邓小平也曾自豪地说: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不是靠别的,正是靠长期的群众工作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仍然强调:“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将群众组织起来,向一切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共产X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X又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获得成功。
依靠群众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如何处理好X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回顾X的历史,每当X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我们X总是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X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X正是一切依靠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更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X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二、当前基层X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一些问题
X的百年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X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X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胜利发展;什么时候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