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
同志们: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要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应急管理历史传统、现实要求、价值遵循的有机统一。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X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应急管理的历史传统
从历史的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X领导人民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历史经验。在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应急管理队伍秉承了中国共产X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一)X领导人民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光辉历程
作为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的马克思主义政X,中国共产X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对亟拯斯民于水火的历史责任,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X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领导人民成功地应对和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谱写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光辉篇章。
以防灾减灾救灾为例,中国共产X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经历了连年的灾荒,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X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在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等地积极发动群众,成功应对以旱灾、涝灾、饥荒、蝗灾为主的各种灾害。比如,1940年至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连续三年干旱,土地干瘪、庄稼绝收。边区政府提出“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的救灾经济政策,表示“在不妨碍抗战需要范围内,决定减轻灾区本年之财粮负担;并将调剂粮食,以供给民食;组织运输,奖励纺织合作,实行以工代赈;发放水利、纺织、救济各种贷款,以安置逃亡,籍维人民生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洪水、干旱、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1949年到1958年十年间,黄河、长江、淮河、松花江等几条主要河流都发生了大水灾。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地震频发,1976年唐山大地震等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共产X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生产自救的方针和全民动员的模式相结合,领导人民抵御灾荒、兴修水利、抗震救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共产X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彰显了X领导人民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X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X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X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及时、有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沉着、有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二)应急管理队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了中国共产X人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是X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应急管理队伍在守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消防队伍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竭诚为民的奋斗史。在一场场重特大火灾扑救,还有历次地震、台风、洪涝、突发事件等抢险救援中,消防指战员无不闻警即动、冲锋陷阵,逆向前行、舍生忘死,用赤诚和担当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怀揣着同样的为民之心,长期以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工作,实现了事故总量大幅下降、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目标,扛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地震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在防震减灾一线,为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坚守奉献、矢志不渝。改革开放40多年来,震害防御工作,实现了“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向“震情重”而“伤害轻”的历史性转变。历史上,应急管理队伍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虽然多次变更、调整,但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从来没有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应急管理队伍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