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专题X课: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专题X课: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力度大、举措实,将进一步统筹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推动《决定》提出的改革措施在我省落实落地,必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
一、坚持纵深推进,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新时代以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整体推进、积厚成势,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全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全省迈出坚实步伐。下一步,我们仍需加力,要学习贯彻落实好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一)推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推动市级分区管控成果更新,进一步完善细化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推动实现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减污降碳、园区管理等协调联动机制,深化细化环境分区管控在水、大气、土壤、噪声、地下水等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以我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二)推进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是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工作,是推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空间跨度大、覆盖范围广、矛盾积累多,涉及多个重大改革事项,关乎所有者权益维护、国有资产管理、自然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步稳蹄疾的工作原则,率先突破一批、集中完成一批、重点攻坚一批,为全面推进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奠定基础。要认真总结忻州、晋城、运城3个试点市对矿产和森林两类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经验,先行建立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6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
(三)推进完善我省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要健全我省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机制。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打好非法排污、临河运输、园区污染三大环境风险阻击战。要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完善上下游、跨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加强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强化电磁辐射环境监管。要严格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一键启动”机制,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要建立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预防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环境风险检测、识别、评价和监测,防治有害生物。
(四)推进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事权和职责划分,着力构建监测垂改后的新格局、新体制,实现全省生态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