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177
2024年9月
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2024年8月30日)
亲爱的2024级同学们,在山东烟台、海南三亚线下出席典礼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今年入学的9543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诚的祝福。9543名新生,是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9年来最大的招生规模。我们很高兴看到,2024级新同学中有很多感人故事,同学们怀揣梦想,怀揣为祖国强大而学习的梦想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特别是有若干对双胞胎姐妹、兄妹一起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还在同一个班级。我注意到,会场布置了4个字“禾下乘凉”,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两大梦想之一。袁隆平先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当前,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杂交水稻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试验试种和推广,而且成为许多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的重大科技成果。今年我在现场签发录取通知书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同学们说是因为在中学时学到了袁隆平爷爷为国家作奉献、为世界作贡献的事迹,所以要沿着袁隆平爷爷走过的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的磅礴力量。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也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袁隆平先生的孙女今年也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每年,学校都要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我听说,今天最早的同学5:30就起床,6:20从西校区出发,同学们非常辛苦,我建议学工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明年不再让同学们这么早出发。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典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标识。“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程序。“典”是标准,“礼”是仪式,“典礼”即标准仪式。今天,在座的同学们要提前到场,主席台的校领导们要穿上正装,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鲜明的文化标识,这正是中华文明五千余年延绵不衰的最大动力。《礼记》有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这是五千余年中华文明形成的优秀传统。我们之所以要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就是要在这样一种标准的仪式上,启航全体新生未来的求学之路。今年6月21日举行的学校毕业典礼上,我以“拥抱伟大的创新时代”为主题,为2024届毕业生做致辞。今天,在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上,我想以“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为题和同学们做个交流。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要紧紧拥抱创新的时代。在座的同学们则要开启求学之路,所以我想用“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与同学们共勉。我谈三个含义:一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二是世界迎来了科技创新爆发的时代,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三是对同学们如何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提出5条建议。
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两句话深刻阐释了科技在当今时代的重大作用,也是对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刚刚闭幕的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充分体现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方法。《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深化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肩负的历史使命十分光荣,面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基础的创新。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创新国家治理模式,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ZZ制度的基本格局。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民主制度的先驱,古希腊民主制度催生了其在科学、哲学、文艺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二是科技创新。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5次地理大位移,推动了5次世界科技创新,催生了3次产业革命。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都是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通过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即为相应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世界科学中心的5次转移,都体现出这一标准。同时,在每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之前约50-100年,这些区域都率先成为了世界教育中心。可以说,先有世界教育中心,再有世界科学中心,再有世界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