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586
2024年11月
在大成企业首脑沙龙上的讲话:重振信心逆势突围
黄孟复
(2024年10月25日)
大家好!每一年大成沙龙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分析经济形势,交流民营企业发展的观点和感悟,探找方向出路和增强信心。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当前民营企业家普遍对未来形势不乐观、缺乏信心,有的甚至“躺平”,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民营企业家都是经历了几十年市场经济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见识了多少成功与失败。他们在风风雨雨中成长,到现在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最优秀最顽强的,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这次沙龙确定了这个主题:“突围与融合—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民企战略选择”,不仅是要给民营企业鼓劲,还要帮助企业家认清方向,在困难的形势下如何突围、往哪里突围。
一、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民营企业要顺应大趋势,克服困难在国际市场中突围
1.民营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续保住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保住什么、舍去什么,要由市场来决定。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国际供应链转移的大趋势,选择出海,努力融入国际产业链。“走出去”不管是企业有意为之还是被迫为之,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体量后必然会经历的。中国最早走出去的是人,中国人在全世界各地跑,然后是中国产品出口到全世界,现在是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这就是大趋势。民营企业强大了、丰满了,就不一定只在中国发展,而要到全世界去寻找发展空间。
2.真正有竞争力应该是有本事赚全世界的钱。现在我们衡量经济总量通常都是用GDP,而GDP统计的是在一个国家境内创造的经济总量,中国GDP已是世界第二位。但我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指标其实是GNP,GNP统计的是一个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财富的能力,即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所创造的价值,不管你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各国,只要是中国人创造的价值都计算在内。我们不能小看日本近几年的发展,他们的GDP虽然在我们之后,排世界第三,但如果按照GNP计算,把日本企业在全球创造的经济总值加起来,中国不见得就是世界第二位了。所以,用全球的资源,赚全世界的钱,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是真正有竞争力。
3.中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逆全球化压力,要咬紧牙关挺过去。目前以美国为首,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达成了遏制中国的共识,联合起来打压中国,在新疆、台海、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莫须有的指责。这些西方国家从抵制国企开始,逐步发展到抵制科技含量高的民企,采取明和暗的手段来对付我们,这一现象有可能会越演越烈,相信很多高科技企业已经感同身受。同时逆全球化浪潮也迎面而来,中国在过去30多年是全球化的获利者,现在遇到了逆全球化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会通过逆全球化的策略和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目的就是阻止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10-20年,这就考验中国能否挺过去。所以中国企业要咬紧牙关继续发展和坚持前进,突出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优势,我相信最后西方国家还是会识时务,继续与中国合作,但是如果我们就此退缩,被打垮了,那就会沦为二等国家、世界的二等公民。我们坚信,严峻的国际环境和逆全球化浪潮是抑制不住中国经济成长的步伐,中国企业是不可能被压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