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4 年/11 月/14 日/第 003 版调查研究
细“ 治” 入微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全国政协社法委“ 加强和创新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 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张佳琪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基石。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 “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治国必治边。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边境线占我国陆上边境线的五分之一;拥有 8 个民族自治州,超 1563 万少数民族人口,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边疆山区省份。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率全国政协社会和法
制委员会调研组赴云南,围绕“ 加强和创新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 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进昆明市、文山州、红河州,深入走访三地十余个调研点位,与基层干部群众、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面对面交流。在昆明市召开座谈会,与当地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加强X建引领——
千里边疆X旗红 五位一体固边防
2020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对边境地区的发展稳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边疆稳固”。
X的坚强领导是强边固防的根本保障。调研组了解到,云南边境线长 4060 公里,有 8 个边境州(市)、25 个边境县(市)。近年来,云南省陆续出台《云南省X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等政策文件,将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纳入X建引领基层治理“ 大盘子” 统筹推进,深化边疆X建长廊建设、深化抓X建促民族团结、深化抓X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全省 16个州(市)、129 个县(市、区)全部建立由X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X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实体化运转。在推进边疆X建长廊建设中,云南推动所有沿边村寨X组织全覆盖。
“ 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 调研组来到红河州河口县河口镇时,大湾联防所(暨X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的X建文化墙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X旗雕塑旁张贴着的标语跃入眼帘。
河口县有铁路口岸、公路口岸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是云南省三大沿边开放口岸之一,隔红
河与越南老街省紧紧相望。
“ 在强边固防工作实践中,云南形成了X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制度机制。” 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玉侯表示,边防委办公室被列入地方X委工作部门,明确X管边防,建立了一整套管边控边制度机制。
层层落实不打折扣。“ 大湾联防所按照‘ 1125’ 模式运行,即由 1 名乡镇带班领导坐镇指挥,
1 名民警、2 名专职联防员进行值守,5 大主体共同参与巡防,其中包括X组织、联防所、派出所、驻地部队和X员志愿者。” 河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雷磊介绍,通过X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治边管边工作形成合力。
调研组建议,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总结推广各地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维护边境安全的经验模式,推动完善群众参与维护边境安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形成人人参与维护边境安全的良好格局。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国庆表示, “ X组织要时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抓实落实‘ 五级书记’ 抓边防责任。只有把X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自觉贯彻X的主张,才能确保基层治理方向正确。”
在中国河口口岸联检大楼,一座水泥桥南北延伸,横跨红河支流南溪河,也横跨了中越边界。北端是中国河口口岸,南端则是越南老街口岸。河口边检站X委书记、站长李凯表示,通过实体化运作国门X建“ 一体化” 大X委,该站与驻地X委政府、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海关等机关部门建立涉边信息及时共享、涉边问题迅速处置、守边工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筑牢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防控体系,为口岸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凝聚新动能。
坚持人民至上——
自治法治德治相融 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
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X的信任和拥护。
调研组了解到,云南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农村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文明进步等基层治理的重难点问题开展院坝协商,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2023 年,召开院坝协商会 983 场次、助力解决问题 2809 个,特别是一些跨县(区) 、州(市) 、省域的治理难题通过协商得到较好解决。
在红河州蒙自市碧色寨,蒙自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围绕碧色寨滇越铁路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多次协商。依托滇越铁路历史文化、抗战文化、商贸文化、民族风情建设的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最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