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4 年/11 月/5 日/第 005 版评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全国政协常委 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本报特邀评论员 周汉民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调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在加大开放上迈出新步伐,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为未来发展指明奋进方向。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勇当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咬定青山不放松”,向更深层次挺进,向更高水平迈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站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40 周年,从首批的 14 家到最新的 229 家,从分布于沿海 12 个城市到遍布 31 个省(区、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肩负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的使命。 坚持扩大开放, 深化改革创新。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 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7 万亿元,进出口总额 10.1 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 395 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均接近四分之一,聚集 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 500 强企业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超过 300 家。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外贸易结构也持续优化,在 2022 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 3 万亿元,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 30%,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的 27%,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四十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加强对国际经贸新规则先行先试,在填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