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4 年/11 月/1 日/第 005 版评论
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民建中央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 本报特邀评论员 王济光
我国在资源禀赋状况、地理区位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物流条件等方面具有极大差异性,
在实施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进程中需要统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在动力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是中共中央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再次强调,要“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这为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提供了遵循,为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科学理解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实质要义。我国是具有典型区域经济特征的大国,在资源禀赋状况、地理区位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物流条件等方面具有极大差异性,在实施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进程中需要统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在动力。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其实质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平台协调性。优化开放平台功能和空间布局,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各级各类功能性平台,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开放平台;二是注重通道畅联性。畅通联动开放通道和物流协同,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国际海运通道以及航空线路之间的有机衔接,为货物贸易、人员往来提供便捷支撑;三是注重环境协同性。健全完善开放环境和制度体系,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