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解放日报/2024 年/11 月/1 日/第 T44 版特刊
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探索“ 微格分色” 工作法,服务大民生
长风新村街道位于普陀区南部,面积 5.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1.5 万人,所辖 27 个居民区现有社工 227 人,平均每名社工服务 500 余名居民。不同居民群体对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有限的治理资源和过去粗放的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细化服务需求。
如何破解社区治理中“ 多与少”“ 粗与细” 的矛盾,提高治理效能?近年来,长风新村街道坚持X建引领,持续探索创新“ 微格分色” 工作法,用科学的力量配置回应不同群体的多元化诉求,将服务精准提供给“ 最需要的人群”,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便捷的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
微格:划出包干责任田
网格化管理更精细
长风新村街道遵循“ 规模适度、地域相近、无缝覆盖、科学高效” 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居民区社工按照“ 卫生、民政” 等业务条线的边界,将辖区内 73 个居住小区划分为 203 个微网格,由 203 名网格员专职包干格内大小事务,确保属地责任落实。
首批开展“ 微格分色” 试点的曹家村居民区把 3 个小区划分为 6 个微网格,由X总支书记郭颖担任总格长牵头管理,6 名网格联络员与X建微格长共同落实责任包干,每个微格内还包括业委会、物业代表、“ 第二梯队”、楼组长、民警、律师等,将各条线工作纳入网格,汇聚“ 多格合一” 治理合力。网格员每日在网格内开展巡查,做到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环境短板清、居民情况清。
“ 新装的垃圾厢房漂亮多咯,也没有味道,阿拉丢垃圾都成了享受。” 提起小区刚升级的垃圾厢房,黎金苑居民李阿姨赞不绝口。原有的垃圾厢房由四个垃圾桶和一个简易雨篷组成,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