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工业报/2024 年/11 月/11 日/第 010 版综合
发展存短板 我国需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安全应急装备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关键工具,对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在“ 2024 年度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区域行(湖北站)” 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而又扣人心弦的安全应急装备实战演练,展示了我国安全应急装备新利器的“ 硬核” 实力。湖北省应急救援中心特聘专家赵冰化认为,我国“ 以人为本” 的救援理念对后勤保障类车辆需求、对临时多功能场所需求、对群众自救保障需求越来越高,应急救援装备要依托设备更新行动,大力推进“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做到事前预备、事发响应、事中处置、事后恢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贯穿于应急管理全流程、全周期。
我国应急救援装备发展存在痛点
赵冰化认为,我国应急救援装备性能存在短板、救援技术存在空白、各自为战无法协同、“ 三断”(断路、断网、断电)通信保障亟待提升、缺乏学科交叉融合、缺乏认证和测试、与应用场景结合深度不够、存在战斗减员等痛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声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灾害风险高,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地球上几乎所有自然灾害类型都发生过。国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总监闫鹏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中心城市、城市群迅猛发展,人口、生产要素更加聚集,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人口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大量建设,导致城市内涝、火灾、燃气泄漏爆炸、拥挤踩踏等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
闫鹏分析,目前,我国消防救援装备难以开展水上救援、山地救援、空中救援、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管廊救援,以及扑救储能、光伏等设施火灾等专业性强的救援行动。部分地区消防队伍在应对危化品火灾、开展防化洗消等专业性较强的救援行动时存在明显的装备器材短板,甚至有些地区基层消防队伍的设备配置仅有消防车,应对一些极端自然灾害救援所需的重型救援装备和特种设备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另外,指挥信息化水平不高,主要是风险隐患早期感知、早期识别、早期预警、早期发布能力欠缺,缺乏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应急物资、应急通信、指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