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政局2024年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定领导下,民政局按照全市统一战略布署,立足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积极姿态担当使命,着力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坚决的治理手段和贴心的服务,确保民政领域风清气正,为城市的温馨底色增色添彩。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救助体系“精准织密”,兜牢民生底线。精准识别“靶向定位”。市民政局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核查机制,实现与公安、人社、住建等10个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定期核查低收入群体信息,精确锁定救助对象。全年累计核查数据15万条,新增纳入低保对象1000户3000人,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500户1500人,确保救助资源精准流向最需帮扶的困难家庭,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使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标准优化“动态提升”。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调整救助标准。今年,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上调至550元,农村低保标准同步提升至每人每月4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也相应增长10%,惠及全市低保对象8000人、特困人员2000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确保他们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共享发展红利。临时救助“及时雨润”。市民政局简化临时救助申请审批流程,精简不必要证明材料5项,并将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实现救助快速响应。全年实施临时救助2000人次,发放救助金500万元,救助资金平均发放时效缩短至3个工作日,为遭遇突发急难困境的群众及时提供帮助,第一时间解决其基本生活难题,避免因意外而陷入困境,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关键作用。
(二)养老服务“品质提升”,守护银发无忧。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强化养老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个,农村幸福院20所,新增养老床位500张,重点倾斜于老旧小区和偏远农村等养老服务薄弱地区。同时,加速养老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改造面积达5000平方米,覆盖无障碍通道增设、卫生间防滑处理及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项目,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服务规范“精细入微”。出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等系列文件10份,明确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20项养老服务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全年组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50场,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涉及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课程,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监管强化“严守防线”。建立养老机构综合监管机制,联合消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15次,检查养老机构80家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养老机构运营数据8000条;对服务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突出的15家养老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关停3家问题严重的机构,确保老年人安心、舒心地生活,让养老服务在监管中健康发展。
(三)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