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把握高校教师评价的根本之道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人才是根本。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则是三者的集中交汇点。师生是教学与科技活动的实践主体,教育科研则又成为人才成长发展的反应器和推进剂。其中,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承载者、服务国家战略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关键力量。因此,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高等教育评价毋庸置疑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评价改革事关我国科教发展方向和教育强国建设成败,它归根结底是要改革对人的评价。“破五唯”后,高校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牛鼻子”就在于改革教师评价,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可堪大任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立德树人任务全面落实。
改革教师评价的宗旨就是要使教师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把“四个面向”作为校准科研方向的指南针。这是高校教师评价的根本之“道”。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三牛”精神。
一是潜心育人,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根本。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与活力如何,是否切实起到道德感召、思想引领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策略与安排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能否为学生创造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这些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基石就在于评价体系有没有引导教师树立起甘为“孺子牛”的价值观。可以说,做不好孺子牛,就当不成乐教擅教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