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678
2025年1月
在2024“新工业时代文艺评论发展”会议暨广东文艺评论中心挂牌活动上的致辞
徐粤春
(2024年12月24日)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日,身在大湾区,感受到150公里以外的喜庆。今天还是冬至的前一天,用广东话来说:“冬至大过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有“国际制造名城”美誉的广东东莞,共话新工业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展。在此,我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对本次会议和广东文艺评论中心的成功挂牌表示热烈祝贺。
东莞我不陌生,13年前全国文艺评论工作会在东莞召开,那时候认识了很多东莞的艺术家和领导。“工业文学”这个领域我也不陌生,在疫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过两届全国工业文学大赛,我是这个大赛的评委,当时看了很多作品,有几十部上百部小说,看了上百万字,对工业文学的主体情况有所了解,后来在《文艺报》我也发了有关感悟,这次参加工业文学、工业文艺方面的研讨会,我很感兴趣,感谢主办方邀请。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和核心表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阶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成就举世公认。X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工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首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力推进强国建设中,新工业文学创作在题材、主题、表现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积极探索,以艺术的方式生动记录了新时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史和现代化进程,勾勒了历史长卷中的汗水和创新,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