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9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康藏高寒地区海拔通常在三四千米以上,当地藏民有喝酥油茶的习惯,但该地茶叶极度稀缺;而在内地,民间生活和战争所需的大量骡马,同样_________。因此,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一不可
B.供不应求
C.千金难买
D.难能可贵
2、经济学中“搭便车”的概念,大致是指,有人未支付成本却获得了由他人支付成本所带来的收益,或者支付较少成本,获得了与自己支付成本不对称的更多收益,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这种“搭便车”的现象可简单地理解为“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坐享其成
B.坐收渔利
C.守株待兔
D.以一奉百
3、香樟树就像那些正直而沉静的老实人,它们看似___________,内里却极为优雅,无论世道怎样杂乱,自身如何被____________被忽视,也没有放弃底线,只管静默生存,兀自风华,清冷而优美,沉静却光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迟钝排挤
B.平庸埋没
C.木讷压抑
D.沉闷误解
4、中国人在室内焚香,始自战国时代,此时期也开始出现铜制香炉。秦、汉之后,随着制香、用香日益普及,各种式样的炉具___________,其材质涵盖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这些不同材质、工艺的香炉,除了用于宗教祭仪,也成为文人墨客案头___________的赏玩之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稀松平常
B.独具匠心信手拈来
C.应运而生不可或缺
D.与日俱增不可多得
5、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___________,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___________,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趋势替代性
B.必然竞争性
C.方向优越性
D.途径倾向性
6、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不代表科学素养会提高,相反,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披沙拣金、澄清谬误的___________在增加。此外,科学传播的通俗程度不够。这些情况的存在,___________着未来应做好科学普及与传播工作,进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需要建立一套以人民为中心,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本提醒
B.风险警示
C.困难表明
D.障碍标志
7、我们喜欢向他人分享目标,好像寻求某种认可和鼓励,然而分享会给人一种___________的满足感,将空谈错认为___________。记下你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才更可能成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想象目的
B.即时结果
C.暂时事实
D.虚假实践
8、儒家贤能ZZ从人性本善出发,试图以人格“修齐”的方式实现道德ZZ,但往往因人性的善变而___________;而民主ZZ以人性本恶为立论前提,特别强调权力来源的正当性、权力行使过程的外部制约性,将法度、制度嵌于个人道德与合理的ZZ之间,这就使得ZZ运行及其结果成为一件可以___________的事情。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功败垂成监督
B.力所不及把控
C.不可端倪预判
D.难以名状干预
9、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已收获丰富的作品、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来自各方的关注。但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有关其价值及合理性的质疑也___________。综观网络文学整体,虽然不乏___________的佳作,但与庞大基数相比,精品数量依旧偏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琳琅满目
B.甚嚣尘上雅俗共赏
C.如影随形耳目一新
D.不绝于耳风靡一时
10、最早对莫高窟进行保护的前辈们,大都是从事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家,而非文物保护专家。面对破败凋敝的石窟、岌岌可危的壁画,他们意识到保护文物是___________的任务。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___________的保护理念,而常书鸿等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原状保护的原则,这与西方的文物保护理念___________,之后的修缮工作都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迫在眉睫明晰别无二致
B.刻不容缓先进殊途同归
C.举足轻重系统如出一辙
D.首当其冲成熟不谋而合
11、“简”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唐宋以来我国艺术(尤其是传统绘画)的一大审美追求。某位当代著名画家在谈到中西绘画艺术异同时曾说:“西洋画是加法,中国画是减法。”这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积淀的差异有着很深的联系。“减法”之喻,颇为巧妙地点出了传统中国画在意象经营和意境创构上追求“简”的审美个性。在古代艺术家看来,“画以简贵为尚”。究其渊源,这种以“简”为贵的思想,在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之骨干的禅、道、儒三家学说里已昭然可见。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唐宋时期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
B.中国传统绘画在意境创构上的特点
C.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的差异
D.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尚“简”精神的影响
12、国内创意产业园、主题乐园热衷于引进海外项目,或是复制国外的文化形象,看似是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实则反映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匮乏。各地对民族文化形象及其产品转换缺乏兴趣,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在于商家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他们试图以异域文化形象刺激大众。实质上,商家的选择基于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尚未找到同时获得大众和市场认可的表达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传统文化是国内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